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4409098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早(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4,陈艳玲,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3.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自学建议,匾 砚酿 朴 墨寿 哪 默 瓣,检查自学,书塾 朴素 哪里 默默严厉 花瓣 润泽

2、韵致笔墨纸砚 冰清玉洁,近义词 朴素 严厉 韵致反义词 朴素 严厉,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新台门石桥三味书屋后园,理清脉络,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3.体会并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品读,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南墙上-匾东面正中-画画前面-先生座位四面-学生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鲁迅为什么在书桌上刻一个“早”字?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3、?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是啊,的确要早。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1、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2

4、、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说说鲁迅与梅花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质疑,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颜色美,形态美,品格美,二十四番花信风古人认为,应花期而来的风,其来有信,所以称“花信风”。由小寒到谷雨共8个节气,120日,每5日为一候,计24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小寒节三信:梅花、山茶、水仙;大寒节三信: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节三信:迎春、樱桃、望春;雨水节三

5、信:菜花、杏花、李花;惊蛰节三信:桃花、棠棣、蔷薇;春分节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节三信:桐花、麦花、柳花;谷雨节三信:牡丹、酴蘸、楝花。因为梅花在二十四花信风中排在第一,所以课文中说“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返回,借花喻人,用腊梅花开得早及其冰清玉洁的品质,比喻鲁迅时时早,事事早。,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笨鸟先飞早入林, 笨人勤学早成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学习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总结,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冰心奶奶在写儿童时用了大量笔墨写花儿,其目的是:( )。早这篇课文,作者在写三味书屋时写到了后园的梅花,写梅花是为了( )。,拓展,1、说说课文为什么以“早”为题目? 2、还可以用什么作为课题? 3、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延伸,作者通过“早”,将腊梅花与人的品格自然而然地联系并融合了起来,统摄全篇。用“早”为题目,给人以警策,印象深刻。,梅花开得早,板书,鲁迅时时早,事事早,以花喻人,1、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场所。2、搜集鲁迅先生的名言及其他的一些小故事。,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