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成功企业管理技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40766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成功企业管理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国际成功企业管理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国际成功企业管理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国际成功企业管理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国际成功企业管理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成功企业管理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成功企业管理技巧(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成功企业管理技巧,主 讲: 余立仁,第一章、国际企业概述 第二章、进入国际市场方式 第三章、国际企业的投资理论 第四章、国际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五章、国际市场拓展 第六章、在国际市场上依法反倾销 第七章、国际商务简介 第八章、案例分析,第一章、国际企业概述,一、企业国际化的含义 1、 企业超越国境的市场及生产活动。也可以说跨国境的一切商务活动。 2、国际企业的定义: 凡在两个以上的国家有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二、国际企业经营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1、中国到海外的商务活动,例如,输出、海外生产、提供专利技术等主要三种。 2、外国到中国进行商务活动,例如,输入、引进技术、独资、合资等。

2、 3、在不同阶段 可分以下几个类型:出口型、国际公司、多国公司与跨国公司,随着经济全球化,这些商务活动出现越来越多的变化形式,它包括几乎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商品、劳务、技术与资本的国际转移。,第二章、进入国际市场方式,国际企业经营方式有多种第一不享有国外管理权的经营活动;第二享有国外管理权的国际企业经营活动。对进入方式的选择可说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层次性,还受企业目标及环禁境制约。,1、国际企业的产生:,国际企业是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二次大战后,国际分工兴起,方便了国际经营活动,而目前国际企业的最高阶段是跨国公司。 2、国际企业发的四个阶段: (1)企业初级国际经营阶段

3、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分间接出口、直接出口两种,较小的风险。,(2)技术交易(技术贸易),技术交易包括工业产权交易,即许可证贸易与非工业产权的技术交易,它是无形商品,也称无形贸易。,A.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技术、商权、著作权等,有相关法律保护。 B.非工业产权包括专有技术,也称技术诀窍、技术秘密,英文称 “Know-bow”,靠合同法保护。,(3)服务贸易,1994年4月15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的“乌拉圭回合”成功达成服务贸易总协定,规范了国际服务贸易内容。,A.分以“生产”为核心的服务“制造业服务化”。,B.其它服务: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如:航运、通讯、工程建筑监理等;技术、知识密集型服

4、务贸易,如:银行、信息等;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如旅游、宾馆等。,服务贸易特殊性、复杂性,各国、各行业有差异。,(4)对外投资,对外投资分两类:间接投资与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股票、债券等,不具有经营权,仅资本流动。 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企业,拥有一定控制权,跨国经营的高级形式,不仅注入资本、技术、物质,输出管理、经营内容。风险在几种形式中风险最大。,(5)企业国际经营方式比较,以上四种形式,随着进入市场程度加深,投入资金不断增加,其收益也在不断增加,控制程度在不断加深,与此同时风险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而灵活度则在减少。,3、国际企业经营特点,(1)不同市场环境,不同需求,即市场基础环境不同。 (

5、2)不同国家政治,军事制度不一样。 (3)文化与语言不同,企业运作不一样。,第三章、企业国际经营理论,1、 国际生产综合论,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慨括为三种优势,并把优势拥有程度来判断国际企业经营方式选择 的依据与条件,即(1)所有权优势;(2)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2、国际分工,(1)专业化发展 随着现代化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各国向着专业化协作的水平分工发展,集中力量形成真正优势,形成国际分工。例如:“R-1800”载重汽车,发动机是瑞典提供的,控制设备是德国生产的,底盘、弹簧是美国生产的,车身是意大利生产的,而整车的装配则在英国进行。 (2)国际经营本土化,第四章、国际企业需要考虑的几

6、个问题,国际经营最简单的回答是人、财、物的移动,不同的国际经营方式,移动的方式也不同。不管何种移动,最实质的是以下几种:,1、移动方式,(1)情报资源的移动 经营资源移动,例如:技术、管理、经营等是看不见的资源移动。管理者考虑的问题是要正确掌握转移的程度,其次考虑国家安全保障问题。对方面最欢迎这种形式,但影响本国实力。,(2)附加价值的移动,经营组织所产生的价值的移动,即所得利益移动,选择不同经营方式,附加值移动方式也不一样。 (3)文化的转移 随着经营资源在两国转移,文化也转移,异文化之间摩擦会影响两国之间活动。,2、如何选择国际化场所,(1)选择个别场所原则 A.国家的发展性 要对该国政治

7、、经济、社会进行宏观、历史性分析。 B.竞争力 在本国具有竞争力基础后,才考虑向国外转移。,C.效果,对本国及其它国家经营带来什么促进效果。 D.国家风险 在选择国别时,要考虑该国政治、经济中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即国家风险,包括: a.政治风险。 b.外汇风险。,3、经营资源转移中注意问题,(1)转移重点 A.在竞争中,关键情报资源是什么?成本是 竞争中的关键。 B.哪些情报资源容易转移:硬技术、软技术、 人件技术。,人件技术是体现劳动者与机械设备及生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处理技术,例如:标准化、分配法最难转移,这是与人或集团运作方式的文化密切相关。,(2)转移方式,A.以容易理解,便于转移

8、方式进行。 B.注意人与机器与系统的关系介绍,做好资料总结。 C.现场研修。 D.输出要以输出国地域相结合。,(3)国际问题处理,国际经营有三个主要问题: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管理效率。前两个是属外部问题,后一个是企业内部问题。,第五章、国际市场拓展,1、进入海外市场的几种类型 (1)不享有国外管理权的经营活动,包括进出口贸易,证券投资,对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技术授权、合同安排、国际租赁、国际咨询、OEM.,(2)享有直接国外管理权的国际企业经营活动。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国际服务经营,工业合作。 企业各种方式的选择,反映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层次性,而且受制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东道国环境制约。

9、,2、海外市场特点,(1)不可抗因素组成的外部环境复杂与多变, 由简单变成了多元的多维环境。 (2)商务环境的变化及国际惯例。 商务环境包括国际贸易惯例,外汇汇率的变化、资本流动。 (3)风险性大:难以把握东道国环境,、如何进行海外市场的企业经营,(一)对环境的管理 1、国际一般环境,东道国环境了解。 2、选择适合企业的进入方式:不同方式,不同风险。 3、把握经营风险:外汇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二)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开拓国际市场,主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细分市场;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 标准:社会经济、地理、心理、行为等 B、选择目标市场; 无差异市场、差异市场、集中性营销

10、C、进行市场定位 是指国际市场本企业与竞争者在目标市场上的所处位置。,() 国际产品策略中,有三方面的内容: A、出口产品改变策略 B、产品生命周期的改变及运用 C、国际目标市场确定与产品定位。,()国际渠道策略 它指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流通途径的实物形态的运动路线,商品运动的交换的结构形式。 国际渠道三个环节: A、本国分销渠道; B、国外分销渠道 C、国外办事处,()国际市场的定价策略 定价是国际市场中最为敏感的决策。一般市场考虑三种因素:成本、竞争、需求,国际市场还要考虑: 国际性的制约; 公司内部价格冲突,()国际促销策略 是企业与国外用户的一种信息沟通方式。 主要形式: 广告

11、、公共关系、营业推广及人员推广等,(三)竞争手段,、制造竞争缓与手段: 、减少竞争对手 对进入市场竞争者进行控制 例:银行、证卷、电力等,政府起到了重要作用。 制造技术壁垒 例:彩色胶卷的技术 初期投资大成为参入障碍 例:半导体、化妆品,、减少竞争对手之间的敌对行动 、发现市场间隙 顾客有需求,企业没满足 完全没发现顾客需求 顾客本身没有需求 例:电子音乐的新市场 、差别化战略 顾客的选择 例:的软件在市场上优势 谁是竞争对手 例:数控机床可进入不同市场 在哪方面可以维持优越性,四、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对管理者与员工的管理的两个方面。但由于国际企业存在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

12、景的交叉现象因而使人力资源管理较复杂。 、管理者的管理 ()国籍策略管理人员母国化管理人员当地化管理人员国际化 ()选拔标准适应能力业务能力责任心 、员工的管理:以本国员工为主,注重东道国与母国劳动力存在着差异。劳动力素质不同劳动力稳定性语言障碍各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同,第六章在国际市场上依法反倾销,1、倾销 (1)什么是倾销? 成员国以地于本国市场价销售产品,进入另一成员国的行为,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典型形式。,(2)分类,持续性倾销: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垄断性 倾销 掠夺性倾销:低于成本价或低于出口市场价, 进行销售 偶然性倾销:偶尔低于出口国价在进口国销 售,2、反倾销,(1)什么是反倾销 进口国

13、反倾销调查当局依法对造成进口国产业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2)反倾销的法律步骤,A.界定:价格、造成的损害、进口商与损害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B.操作程序:各国有差异 C.措施:临时措施、价格承诺、证收固定反倾销税,第七章、国际商务简介,1、国际商务:现代企业功能组成部分 2、国际经营意识:现代企业管理必 备知识 3、经营意识与观念的转变,后工业时代概念: 汪丁丁教授以其睿智的历史目光与独特的经济学视角,对后工业时代经济形态的性质、一体化的全球资本主义世界里企业家的重要性、跨国公司本土化、网络经济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由移民问题,与这些问题相互之间的逻辑关

14、系做了全面、丰富、深刻、生动且富有启迪性的论述;藉此,一幅精致的、全景般的未来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我们正处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折点”,这一判断对中国而言大致不错。工业生产的核心特征是“标准化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后工业生产,至少就目前已经看得见的趋势而言,是“个性化服务基础上的规模经济”。,这一特征在网络经济里面被称为“mass customization(大规模定制)”一个似乎有些自相矛盾的概念,却非常真确地表现了后工业时代“规模经济”的形态,既是为客户“量体裁衣”,又是价格足够低廉的“大规模”服务。当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覆盖了足够广泛的经济部门(生产,分配,交换),从而自动化生产线专

15、门为单个客户生产。,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 对人的要求的变化,对个人的期望如今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针对工作场所的必备能力的问卷调查,他们的描述几乎都是相同的。 1、能够有效地交流沟通(你做的怎么样?)。2、有足够应变能力。 3、能够在团队中工作。 4、灵活的人际关系。 5、乐于解决难题。 6、有分析与概念化的能力。,7、能够承担责任。 8、有自我反思的能力。 9、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10、有创造、革新与批评的能力。 11、 有随时随地学习新事物的能力。 12、有跨越不同行业的能力。 13、有跨文化流动的能力。 作为个人,还必须为不确定的前景与不安全的现状做好充分的准备,许多事情往往是事前无可逆料的。,上述这些能力特征是对社会各个行业普通提出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在以前只是针对领导人员的要求,但现在却适用于所有一线工作者;以前属于少数知识分子的能力特征,现在已变成对大多数人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