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 第09章 三羧酸循环(07级)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40610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 - 第09章 三羧酸循环(07级)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生物化学 - 第09章 三羧酸循环(07级)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生物化学 - 第09章 三羧酸循环(07级)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生物化学 - 第09章 三羧酸循环(07级)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生物化学 - 第09章 三羧酸循环(07级)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 - 第09章 三羧酸循环(07级)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 - 第09章 三羧酸循环(07级)ppt培训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九 章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乙酰CoA,TCA循环,2H,呼吸链,H2O,ADP+Pi,ATP,CO2,营养物在生物体内氧化的一般过程,第 一 节 三羧酸循环的概念及其发现史,Concept and Scientific History of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一、TCA循环是以形成柠檬酸为起始物的循环反应系统,TCA循环(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由一系列酶促反应构成的循环反应系统,首先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3个羧基的柠檬酸,经过4次脱氢、2次脱羧,生成4分子还原当量和2分子C

2、O2,重新生成草酰乙酸,构成一个循环反应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还原当量(reducing equivalent )一般是指以氢原子或氢离子形式存在的一个电子或一个电子当量。FADH2 、NADH+H+,Krebs正式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学说,故此循环又称为Krebs循环。,二、Hans Krebs创立了“TCA循环”学说,1905年, 英国的Harden 和 Young开始研究糖酵解; 1933年,德国Gustave Embden (7月去世)生前最后一次报告提出糖酵解途径; 1938年,确定最后一步反应,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酸解决:6C的葡萄糖 3C 的

3、丙酮酸未解决: 3C 的丙酮酸 CO2+H2O,1911-1920年,40种有机物参与肌肉组织的氧化; 1935年,Albert Szent-Gyorgyi 等发现动物肌肉组织中 4碳二羧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和草酰乙酸)能刺激氧的消耗。,琥珀酸 延胡索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COOH C=O CH2 COOH,COOH CHOH CH2 COOH,COOH CH2 CH2 COOH,COOH CH CH COOH,Krebs利用鸽子胸肌组织悬液,测定不同有机酸作用下,丙酮酸氧化过程中的耗氧率。第一项重大发现:4碳二羧酸:6碳三羧酸:柠檬酸、顺乌头酸和异柠檬酸5碳二羧酸:-酮戊二酸可刺激丙

4、酮酸的氧化过程。,第二项重大发现:丙二酸对丙酮酸有氧氧化的抑制作用,丙二酸抑制丙酮酸有氧氧化时,会有柠檬酸、-酮戊二酸和琥珀酸的积累。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这表明柠檬酸和-酮戊二酸通常为琥珀酸的前体。,根据上述实验观察和一些其它的证据,1937年,Hans Krebs首次提出符合化学逻辑的序列排列的,丙酮酸氧化途径的假说:柠檬酸顺乌头酸异柠檬酸-酮戊二酸丙酮酸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延胡羧酸 琥珀酸后来Zynen证实丙酮酸乙酰CoA.,TCA循环最初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推理假说。酶的研究:证实并阐明了该循环的细节。同位素标记代谢物研究:证实TCA循环,如:丙酮酸或乙酸酯分子中特定碳原

5、子的13C或14C标记等同位素示踪实验公认为营养物分解代谢的必经途径。1953年Krebs获得诺贝尔奖,第 二 节 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其调控 Reactions and Regulation of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一、三羧酸循环由8步代谢反应组成,三羧酸循环由8步代谢反应组成,柠檬酸异柠檬酸-酮戊二酸琥珀酰CoA,1. 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的合成,乙酰辅酶A(acetyl CoA)与草酰乙酸(oxaloacetate)缩合成柠檬酸(citrate);反应由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催化。,2. 柠檬酸经顺乌头酸转变为异柠檬酸

6、,此反应是由顺乌头酸酶催化的异构化反应; 由两步反应构成,(1):脱水反应;(2):水合反应。,3.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转变为-酮戊二酸羧,异柠檬酸在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作用下,氧化脱羧而转变成 -酮戊二酸( - Ketoglutarate)。,NAD+,NADH+H+,4.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 CoA,在-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下-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succinyl-CoA); 该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及催化机理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类似。,5. 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琥珀酰CoA的

7、高能硫酯键水解与GDP磷酸化偶联,生成琥珀酸、GTP和辅酶A。 这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直接生成高能磷酸键的反应。,6. 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琥珀酸脱氢酶催化,辅酶是FAD,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酶。,7. 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苹果酸酶催化此步反应。,8.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苹果酸脱氢酶催化此步反应,辅酶是NAD+。,NADH+H+,NAD+,NAD+,NADH+H+,GTP,GDP+Pi,FAD,FADH2,NADH+H+,NAD+,柠檬酸合酶,顺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琥珀酰CoA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延胡索酸酶,苹果酸脱氢酶,目 录,消耗:1分

8、子乙酰辅酶A 生成:2次脱羧:2分子CO24次脱氢:3分子NADH+H+ 3 x 2.5 =7.5 ATP1分子FADH2 1 x 1.5 =1.5 ATP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1分子GTP 1 ATP合计: 10 ATP,TCA循环总反应式:,CH3COSCoA + 3NAD+ +FAD + GDP + Pi + 2H2O2CO2 + HSCoA + 3NADH + 3H+ + FADH2 + GTP,二、1 次TCA循环生成2分子CO2,三、TCA循环的中间产物本身并无量的变化,底物: 乙酰CoA; 产物: CO2, H+, ATP 中间产物: 催化剂作用,本身无量的变化;不能直接在三羧酸循

9、环中被氧化为CO2;乙酰CoA不能通过三羧酸循环直接合成草酰乙酸或三羧酸循环中其他产物;,表面上看来,草酰乙酸在三羧酸循环中是不会消耗的,但实际上它可被反复利用。,例如:,TAC中的中间代谢物能够转变为其他物质,借以沟通糖和其他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草酰乙酸的来源如下:,草酰乙酸必须不断被更新补充。,草酰乙酸的主要来源G丙酮酸,机体糖供不足时,可能引起TAC运转障碍,四、TCA循环受底物、产物和关键酶活性调节,TCA循环的速度和流量主要受种因素的调控:,底物的供应量:乙酰辅酶A、 酶的反馈别构抑制:催化循环最初几步反应 产物堆积的抑制作用:ATP,(一)TCA循环中有个关键酶,TCA循环中催化

10、个不可逆反应的酶:,柠檬酸合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酮戊二酸 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Ca2+, ATP、ADP的影响, 产物堆积引起抑制,循环中后续反应中间产物别位反馈抑制前面反应中的酶,其他,如Ca2+可激活许多酶,三羧酸循环的调节,(二)TCA循环与上游和下游反应协调,在正常情况下,(糖)酵解途径和TCA循环的速度相协调; 氧化磷酸化的速率对TCA循环的运转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五、TCA循环中的多种酶以复合体形式存在于线粒体,代谢区室(metabolons)TCA循环中的酶在线粒体中是以多种酶组成的复合体形式存在,这种酶复合体被称为代谢区室。

11、作用:具有高效介导中间产物流通的功能,将代谢中间产物从一种酶传递给另一种酶。,第三节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Physiologic Significance of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一、TCA循环是一条“两用代谢途径”,TCA循环在大多数生物中是分解代谢途径; 多种生物合成途径也利用TCA循环的中间产物作为合成反应的起始物。,(一)TCA循环参与合成和分解途径的组成,TCA中间产物,(二)TCA循环中间产物是合成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前体,1. TCA循环中间产物可以异生为糖,草酰乙酸,异生为葡萄糖,氨基酸,乙酰CoA,2. TCA循环中间产物可为脂酸合成提供原料

12、,合成脂酸,柠檬酸-丙酮酸循环,-酮戊二酸 + NH4+,3. TCA循环中间产物可为非必需氨基酸合成提供碳架,谷氨酸,谷氨酸脱氢酶,NADH + H+,NAD+,(三)添补反应补充TCA循环中间产物,添补反应(anaplerotic reaction):参与其他代谢途径而消耗的TCA循环中间产物必须及时补充,才能保持TCA循环顺利进行。这类反应被称之。 最重要的添补反应是由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的,从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二、TCA循环在3大营养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生理意义,(一)TCA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的最终代谢通路,(二)TCA循环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产物生成、中间产物变化和生理意义。 熟悉: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了解:三羧酸循环的概念及其发展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