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406070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血安全管理培训,汉阴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安康市中心血站 李宏,安康市临床输血督导检查内容解析,培训目标,1、对医院创等达标、复审有一定的帮助,能找出医院在临床输血管理方面还存在的不足; 2、促使参与输血过程的所有人员,在各自的环节上做得更加规范; 3、给医院质量管理部门(或者是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监管临床输血工作提供了方法,知道如何去监管。,,2.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或者血库并配备与输血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5.制定应急用血工作预案,保证应急用血。,3.建立血液接收、发放、输血核对、临床用血申请管理、输血信息系统管理、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

2、训、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等。,4.制定临床用血计划并在年内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1.医疗机构应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者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负责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每年举行两次以上输血相关内容的培训。,6.医院禁止将用血量与经济收入作为输血科或者血库工作的考核的指标。,一、组织机构及制度管理,检查方式:查阅文件、资料和记录,第1、2、4、5、条各1.5分,第3、6条各2分。,(一)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3、 (三)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 (四)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 (五)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 (六)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存在问题,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责,1、有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组织,但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无会议记录,无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几年都未开展活动,人员早已做了调整但委员会的成员还是原来的。),关于临床输血培训的问题:造成部分医师输血观念滞后、技术落后的原因,目前,医学院校使用的涉及输血内容的教材并没有完全将输血医学发展的成果完全总结进来,许多观点与做法都不同

4、程度地存在缺陷,甚至是错误的。,多数医院对培训不够重视,培训的质量不高,内容不接地气,形式单一,只是流于形式,培训的记录不全面,为什么我们要求对员工要进行每年两次培训?我们每年都有新员工加入,最主要的是我们现在的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到最新的临床输血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走上工作岗位的临床工作者对输血技能重视不够,主要精力用在自身专业的学习和发展方面,认为输血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东西,忽视了对输血医学的再学习。,存在问题,2、大部分医院都是依托在检验科,配血和输血管理人员不固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输血管理带了隐患。(全市有独立和相对独立的输血科仅有5家),输血科硬件建设没有跟上医

5、院发展的步伐。有的医院连最基本的储血冰箱、血小板保存箱、融浆机、卡式配血设备、洗板机和酶标仪等实施设备都没有,输血科的用房也难以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存在问题,4、无计划用血现象普遍,对于本单位的用血没有进行分析,存在用血的盲目性,3、在输血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度不全完全借助别人的,不符合自己单位的实际版本陈旧,与新的法律法规不一致新版老版制度共存,旧的没有及时归档或销毁未装订成册,单单片片的现象比较普遍,存在问题,5、有些单位没有应急预案,有的也是不全或者抄袭其他单位的,真正遇到应急情况无章可循。(至少应该包括发生紧急用血、严重的输血反应、输血相关的传染病等情况时的应急预案),6、有的医院

6、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给输血科(组)下发了经济完成指标,由于输血科本身没有什么盈利,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待遇低,导致了没有人愿意到输血科工作,使医院的输血科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带来安全隐患。,1.医疗机构应指定医务人员负责血液的收领、发放工作。,2.接收血站发送的血液时,应当对血袋标签的主要内容进行核对,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血液应入库,做好登记,并按不同品种、血型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有序存放于专用储藏设施内。,3.储血设施运行有效,全血、红细胞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6,血小板的储藏温度应当控制在20-24.储血保管人员应当做好血液储藏温度的24小时监测记录。,二、血液接收、入库、储存

7、要求,检查方式:查阅文件、资料和记录,第一条占2分;第2、3条各占4分。,存在问题,1、由于设施设备的不足,血液储存的温度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有的医院用家用冰箱来替代储血冰箱。,3、冰箱温度记录,特别是手工记录的,存在问题较多,有的没有按时记录,有的记录了有明显的造假嫌疑。安装了自动温控的也存在不定时查看,温度发生失控也不知道。另外,用于测量冰箱温度的温度计没有进行计量校准。,4、储血冰箱没有定期清洁、消毒和除霜。,2、血液接收和入库的时间不符合要求(无详细的时间)。,3、血浆的使用主要用于止血、血浆置换和烧伤病人,检查方法:抽查10份病历,每1份病例不符合规定扣2分。,三、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

8、症,1.手术及创伤:Hb100g/L可以不输, Hb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数50109 /L一般不需输注,血小板数 10-50109 /L可考虑输注,血小板数 5 09 /L 立即输注,存在问题,1、还是存在某些病人的适应症把握不好,HB超过100g还在输血,特别是有些手术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很少,但还是输了血。,2、血浆的应用普遍存在滥用的情况。,3、部分医院的医生还不知道如何应用血小板和冷沉淀的情况。,红细胞输注的适应症,血液成分的应用,血小板输注的适应症,血液成分的应用,血浆输注适应症,1、凝血因子缺乏 2、严重肝脏疾病 3、香豆素药物过量 4、大量输血 5、血栓性血小板减

9、少性紫癜(TTP)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7、抗凝血酶(AT)缺乏 8、烧伤 血浆输注剂量: 首次剂量1015ml/kg, 维持剂量510ml/kg 大出血时,最大可达5060ml/kg,血液成分的应用,冷沉淀输注适应症,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 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DIC、严重肝病和尿毒症等。 3、纤维蛋白原缺乏: 严重创伤等。 4、与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配合应用、纠正凝血障碍。,冷沉淀:每袋由200ml血浆制成。含有:因子80100单位;纤维蛋白原约250mg;,血液成分的应用,急性失血的输血指征及剂量,2018/9/12,18,输血治疗前,医师

10、应当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检查方式:抽查10份病历,每1份病例未做到或记录内容不全扣0.4分。,四、输血前告知,存在问题,1、知情同意书缺失,2、知情同意书填写的内容不全签字不规范,3、知情同意书版本不规范,没有采用国家卫计委要求的版本,必须填写输血前感染四项或感染八项结果,如果没有感染四项结果应注明“感染四项标本已抽,结果待检”,应有规范的配血和输血医嘱。,检查方式:抽查10份病历,每一份记录不全扣0.3分,五、

11、输血医嘱,存在问题,1、个别医院的医生配血、输血合为一个医嘱,写成“输配xx血”,2、医嘱的描述不完整或不准确。如应该输注AB型Rh+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2个单位写成“输AB型红细胞2个单位”或者写成“输AB型红细胞400ml”,3、存在找不到输血医嘱,但在病历中可看到配发血单、输血记录等,主要出现在手术病人,4、存在护士执行配血、输血医嘱为同一时间,应有输血原因或输血指征、血液品种、输注时间等记录。,检查方式:抽查10份病历,每一份记录不全扣0.5分,六、输血前病程记录,存在问题,1、输血过程在医生的病程记录中找不到任何输血的相关信息,2、普遍存在输血病程记录不全,特别是输血原因缺失或描述不准

12、确现象突出,病历中输血前评估描述示例,患者诉头昏、全身乏力、气短等。查体:双眼睑、口唇苍白等,患者昨日检查血常规今天回报结果显示RBC1.45x1012/L,Hb53g/L。患者贫血严重,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输血治疗,故今日申请配输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2个单位以纠正贫血。,(一)严格执行用血管理制度,除急救用血外,应执行以下规定: 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

13、,方可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七、用血申请管理,(二)、临床用血申请单应包括以下内容: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门急诊号/ 住院号、科别、病区床号。 2、疾病诊断,输血史、妊娠史、输血反应史。 3、相关检验(Hb、HCT、PLT、WBC、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Anti-HCV、Anti-HIV1/2,梅毒和总蛋白等)。 4、输血目的。 5、输注血液品种与数量、血型(已有红细胞ABO血型与RhD血型必

14、须填写备案) 6、申请日期、输血日期、输血地点、申请医师、科室主任及医务部门批准人全名签字等,检查方式:抽查10份病历,每一份病历未执行规定之一或记录不全的扣0.4分,七、用血申请管理,存在问题,1、部分医院的科室输血报备制度不够完善,大量输血时没有报医务部门审批,紧急用血后也没有及时补办审批手续,2、几乎所有医院的输血申请单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输血申请单上患者的基本信息不全,甚至病人是哪个科室都没有填写; (2)患者的重要信息不全,特别是输血史、妊娠史、血常规检查等内容的缺失,输血科对配发血的判断有很大的影响; (3)输血目的部分要么不填,要么就填写成“

15、补充血容量、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治疗用等”严重违背输血原则; (4)血液需求的品种不填全称,计量单位填写不准确,如红细胞的数量写xxml (5)申请科室的签字不规范,有的连申请医生都不签字。,1、现场有血液标本采集的,查看采集过程:应由2名医护人员(至少有1名注册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在病床旁核对患者有关信息后,采集血标本。 2、现场没有血液标本采集的,抽两名护士进行提问:标本采集的程序、和患者或亲属(意识不清的患者)核对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床号、血型)、标本的采集量(成人5-10ml不抗凝剂的血液,儿童至少4-5ml,新生儿至少3ml)等。 3、采

16、集患者血标本后,采血医护人员应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全名。 4、 患者血标本及“临床输血申请单”应由医护人员或经培训的专门人员送交输血科或血库。,检查方式:1、第1条或第2条两项操作不规范或提问回答不全每1条扣3分。2、第2条、第3条和第4条未做到各扣1分。,八、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存在问题,1、许多医院的护士回答督查人员的提问不完整,相关的基础知识缺乏,2、个别医院标本的采集未体现双人核对签字,3、在输血申请单上发现个别医院采标本的时间早于申请血液的时间,1、检测项目:1)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2)对患者红细胞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包括正定型和反定型)3)必须复查血液的ABO血型(包括正定型和反定型)4)必须进行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包括主、次侧试验)5)对既往有输血史、妊娠史或反复输血患者等情况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