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证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405218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病证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生儿病证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生儿病证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新生儿病证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新生儿病证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病证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病证ppt培训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病证,胎 黄,【概述】,定义:胎黄是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尿液皆黄为特征。,胎黄又称胎疸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胎疸候胎黄活幼新书:“有婴孩生下便见遍体俱黄,唯两目弦厚如金色,身发壮热,名曰胎黄”。,范围: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血清胆红素增高的一系列疾病,如溶血性黄疸,胆道畸形,胆汁淤阻,肝细胞性黄疸,败血症等。,病因病机,胎禀不足,生后感邪,湿热内蕴,脾阳虚弱,熏蒸肝胆,先天不足,湿热黄疸,寒湿内盛,阻滞肝胆,寒湿黄疸,禀赋虚弱,邪毒炽盛,湿热久蕴,内陷厥阴,气血瘀滞,瘀积黄疸,内阻肝胆,胎黄动风,神昏,抽搐,衰老红细胞 80%,血红素,间接胆红素(未结合),旁路胆红素20%,白蛋白,

2、Y、Z 蛋白摄取,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直接胆红素(结合),胆道,肠道,直接胆红素,细菌,胆素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入血,肾,尿胆原,尿胆素,-葡萄糖醛酸苷酶,间胆,肠肝循环,脂溶性 血脑屏障 尿中排出,水溶性 血脑屏障 尿中排出,血红素加氧酶,粪胆素,粪胆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1、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 2、转运至肝脏 3、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作用下,将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水溶性结合胆红素。 4、结合胆红素 胆管 肠道 细菌 水解尿胆原、粪胆原。,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1.胆红素生成过多:新生儿: 8.5mg/kg/日 成人: 3.8mg/kg/日,其

3、原因是: 1)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红细胞大量破坏 2)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血红蛋白分解速度是成人的2倍 3)新生儿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中红细胞前体较多。 2.转运胆红素能力不足。,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3.肝功能不成熟: 1)新生儿肝脏内摄取胆红素的Y、Z蛋白含量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差。 2)形成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肝细胞内二磷酸葡萄糖醛基转移酶(UDPGT)含量低,活性不足 3)排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差,易致胆汁郁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4.肠肝循环特殊: 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 新生儿肠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上述原因使新生儿摄

4、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1%-2%,极易发生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加重因素,饥饿:由于葡萄糖不足,缺乏与胆红素结合的葡萄糖醛酸; 缺氧:胆红素的结合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需要氧; 便秘:胎粪排出延迟可使其中胆红素经肠壁吸收增多而加重黄疸,新生儿黄疸加重因素,失水:血液浓缩使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 酸中毒: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能力与血pH成正比; 体内出血:红细胞破坏后所产生的胆红素被吸收而加重黄疸。,新生儿黄疸分类:,生理性胎黄: 出现时间:婴儿出生后 2 3 天出现, 4 7 天达高峰, 消退时间:能自行消退,足月儿 10 14 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 3 4 周, 一般无其他症状,眠

5、食良好。 总胆红素:足月儿小于 205.2ummol/L ( 12mg/dl ),早产儿小于 257ummol/L( 15mg/dl )。,病理性胎黄 出现时间:黄疸出现或早或迟,有在生后 24 小时之内出现,也有生后 2 3 周方见, 程度较重,发展快,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 常伴有萎靡,纳呆,以及相关的病症。 总胆红素:足月儿大于 205.2ummol/l ( 12mg/dl ),早产儿大于 257ummol/l ( 15mg/dl )。,任一下列情况均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24h内) 2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大于205.2mol/L(12mg/dl);早产儿大于 257

6、ummol/l ( 15mg/dl )。 3.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黄疸退而复现,原因,l.感染性 (l)新生儿肝炎 大多因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通过产道时被感染。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较多见。其他如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奇和EB病毒、李斯特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 一般起病较慢,常在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粪便颜色随黄疸轻重而变,黄疸重时,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黄疸轻时,粪便色深,尿色变浅。通常不发热,部分患儿可有厌食、呕吐,肝轻至中度肿大。,l.感染性,(2)新生儿败血症 细菌由脐部侵入引起者多见,大肠杆菌多于金葡菌。可因中毒性肝炎、溶血而发生黄疸,一般有感

7、染中毒表现。,2.非感染性,(l)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指母婴血型不合。胎儿由父亲遗传获得母亲所不具有的血型抗原。即母亲为 O 型血,胎儿为 A 或 B 型血。,(2)胆道闭锁 胆管炎、胆管纤维化和胆管闭锁;若管壁薄弱则形成胆总管囊肿。出生时胎粪可为正常,甚至在生后4周粪色始转白。黄疸常在出生2周后进行性加深,常呈黄绿色。,(3)其他,母乳性黄疸: 发生率:0.5%2%,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 血清胆红素可342mol/L(20mg/dl) 。 胆红素在停止哺乳1-3天后即下降,3天仍不明显降低者可除外母乳性黄疸。,遗传性疾病: 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南方多见,可

8、黄疸很重而贫血不明显,核黄疸发生率较高,药物性黄疸 如由维生素K3、K4(10mg/日) 新生霉素 樟脑丸(萘)等,【诊断】,(一)诊断要点: 1.黄疸出现早(出生24h内),发展快,黄色明显,也可消退后再次出现,或黄疸出现迟,持续不退,日渐加重,肝脾可见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2、血清胆红素显著增高、黄疸指数显著增高。,【诊断】,(一)详细询问病史: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应考虑新生儿Rh或ABO溶血症或宫内感染。 2、黄疸出现在第23天,多为生理性黄疸。 3、黄疸出现在第45天以后,应多怀疑有败血症或围产期病毒感染;另外,也可能因胎便排出延迟所致。 4、生理性黄疸

9、期已过,若黄疸持续加深,应考虑母乳性黄疸、感染性疾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二)体格检查 1. 首先观察黄疸的分布情况,估计黄疸的程度。 2皮肤、粘膜黄染的色泽:如黄疸的颜色较鲜明呈橘黄或金黄色,应考虑为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如黄疸夹有暗绿色,考虑为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3 查患儿有无贫血、皮肤有无出血点、头颅血肿、肝脾有无肿大。特别注意有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警惕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三) 辅助检查 若为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应做血型、Coombs试验、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检查。 Coombs试验阳性者,进一步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确定是Rh溶血病或是ABO溶血病。

10、Coombs试验阴性者,若红细胞压积增高,临床考虑为红细胞增多症; 若红细胞压积正常或减低,检查红细胞形态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后二者正常时,考虑有以下情况:血管外出血;母乳性黄疸;胎便排出延迟;围产因素所致黄疸;早产儿;糖尿病母亲的婴儿等。 红细胞形态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异常时, 考虑为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缺乏(G-6-PD缺陷症)等。,结合胆红素增高时,考虑为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结合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升高时,多为新生儿败血症或围产期病毒感染。 超声波检查在胆道闭锁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CT检查在胆道畸形方面的诊断优于超声波检查。,(二)鉴别诊断,生理性黄疸: 1.黄疸出

11、现时间:生后2-3天。 2.黄疸程度:轻度到重度黄疸,呈浅杏黄色或黄红色带有光泽,进展缓慢。 3.高峰时间:生后4-7日, 4.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一般小于205.2Umol/L,早产儿小于257Umol/L,5.黄疸消退时间:一般在生后10天左右,足月儿最长不超过2星期,早产儿不超过4星期。除黄疸外,无贫血或肝脾肿大等症状,一般情况良好。,病理性黄疸特点: 1、黄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进展快,呈进行加重, 3、足月儿超过205.2Umol/L,早产儿超过257Umol/L, 4、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星期,早产儿超过4星期,消退延迟。 5、生理性黄疸退后复现,病理性黄疸一般

12、常伴有贫血,肝脾肿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灰白色等症状。,1. 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超过下述临界值者可致本病:足月儿342mol/L(20mg/dl);早产儿257mol/L(15mg/dl);极低体重儿171mol/L(10mg/dl)。 2. 多在生后212天出现症状,早期症状轻,有厌食、睡眠差、精神萎靡、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病情发展加剧出现尖叫、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心动过缓、惊厥或角弓反张等,甚至死亡。,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辨证论治 】,1.辨证思路 阳黄:病程短,肤黄色泽鲜明,舌苔黄腻 阴黄:黄疸日久不退,色泽晦暗,便溏色白,舌淡苔腻;或肝脾肿大,肚腹膨胀,腹壁青筋

13、显露,或有瘀斑瘀点者即瘀积发黄。 胎黄脱证:黄疸加深,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胎黄动风:黄疸明显,伴尖叫抽搐,角弓反张。 辨寒湿阻滞证与瘀积发黄证:四肢欠温,大便溏薄等脾阳虚象多属寒湿阻滞;肝大质硬是瘀积发黄;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者为寒湿阻滞,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是瘀积发黄。,2.论治方法: 阳黄:清热利湿退黄为法,以清热利湿、清热解毒、利胆退黄。 阴黄:温中化湿退黄,配合理气利尿之品,可加强退黄作用;,气滞瘀积:化瘀消积,配合利尿退黄,如瘀滞日久,黄疸持续不退,导致气虚,可加益气活血药。,分类证治,一、湿热熏蒸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

14、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 清热利湿。 方药 茵陈蒿汤加味 ,常用药物:茵陈、山栀、大黄、黄芩、金钱草、郁金、泽泻、车前草,加减: 热重加虎杖;湿重加猪苓、茯苓、滑石;呕吐加陈皮、半夏、竹茹;小便少而黄加车前草、泽泻;腹胀加枳实、厚朴莱菔子;气血不和,加柴胡、青皮、枳壳、当归、赤芍调和气血。 病去七八分可用白术、陈皮、生麦芽、焦山楂等健脾和胃。,二、寒湿阻滞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精神萎靡,四肢欠温,便溏,面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多见于黄疸持续较久,或早产儿,起病缓, 治法 温中化湿,益气健脾。 方药 茵陈理中汤加味。 茵陈化湿利胆、退黄,干姜温中祛寒,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健

15、脾益气化湿。,加减:湿重呕吐加陈皮、半夏、薏苡仁、泽泻;寒重肢体不温加附子、吴茱萸、桂枝;大便溏加白术、山药;食少纳呆加砂仁、神曲;肝脾肿大,脉络瘀阻加三棱、莪术、紫丹参。,三、气滞瘀积 证候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而晦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斑点,苔黄,指纹青紫。临床以阴黄多见,瘀积痞块,黄色深而暗为其特征。 治法 化瘀消积。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枳壳、桔梗、甘草调理气机,疏通肝胆之郁;当归、桃仁、川芎、赤芍、红花、牛膝、生地理气活血,使胆汁得以循经输化。 加减:小便黄短,大便干结加茵陈、山栀、大黄;黄疸日久加金钱草、莪术;纳差加

16、焦山楂、炒谷芽;大便清塘加党参、白术、山药补气健脾。,四、胎黄动风 证候 面目黄、身黄如金,且逐渐加重,泪水、尿液也黄如橘色,神萎嗜睡,阵阵尖叫,口角抽动或全身抽搐,指纹青紫。以抽搐、面目皮肤深黄为特点。少数患儿在短期内可出现黄疸脱证之濒危证候。 治法 利湿退黄,平肝熄风。 方药 羚角钩藤汤加减,西医处理,病因治疗 1 胆红素脑病时,患儿可出现尖叫、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心动过缓、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应及时给予吸氧、镇静、止痉药物。 2 溶血性黄疸:产前处理;新生儿采用换血疗法、光照疗法、使用酶诱导剂、输血浆或白蛋白等。 3 新生儿肝炎重症者,给予抗感染、激素等治疗。 4 胆道畸形、闭锁者手术治疗。 5 肝细胞性黄疸:保肝、利胆药物。,其他治疗 1、纠正酸中毒和补充葡萄糖,有利于胆红素运送和肝内结合。 2、直接胆红素增高,黄疸持续时间长者,给予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