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sy)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401310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sy)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sy)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sy)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sy)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sy)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s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复习(sy)(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世界 文化的 多样性,二、文化 在交流 中传播,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多样性,3.尊重文化多样性,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作用; 原因(文化的民族与世界性),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原因(作用+意义),要求,重要途径,主要手段及其特点作用,推动文化交流的要求,意义,构建课题知识网络(依据课本),要求,维护,2009辽宁、宁夏 在菲律宾马克坦约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

2、一块有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机驱离宿务苍,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央这里打走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12分),2009辽宁、宁夏 从这座奇特的纪

3、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12分)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2010山东) 材料: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5分) 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

4、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世界各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 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2010山东潍坊模拟)2009年温家宝在开罗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 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 “在多样中求同一

5、,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6分)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分)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1分);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2010山东潍坊模拟)2009年温家宝在开罗访问了阿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6、、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6分),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

7、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2010届北京市东城区综合练习)2010年首届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为中国的岁末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 “条条网络通北京,你我都能上春晚”的立意、由网友推选节目创意、演员、导演和主持人的广策略吸引了全球华人的参与,最终出现在“网络春晚”的演员和节目形式,都是网友和观众票选而出的结;晷。在全球的互动播出平台上,用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网络特有的节目形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网民献上以“七天看春晚,天天过大年”为主题的“新春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概括网络传播方式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播中

8、的作用。 1)特点: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 2)作用: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具有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2008潮州模拟)自从1992年麦当劳在北京腹地王府井开设了第一家分店之后。走当劳已经成为美国文化 的象征之一被中国的广大年轻人接受;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开设的“孔子学院”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远播到世界的许多角落。 辨题: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就是为了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 (1)文化交流,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互相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活动。 (2)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传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频繁密集,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

9、互促进. (3)开展文化交流,既是为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促进本国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也是为了主动推动本国文化走向世界。传播民族文化,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问的理解和信任,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因而,上述观点对文化交流的理解是片面的。,【2012增城模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展馆各有特色。世博会必将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的窗口。通过世博会我们可以加深对世界文明的了解,弘扬世界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知识,说明文化交流的

10、意义。(11分)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分)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中华文化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4分) 加强文化交流可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所以我们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分),第四课,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传统文化面面观,2.传统文化在今天,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

11、.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作用(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 正确态度,具体措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重要因素,教育的作用,构建课题知识网络(依据课本和考点),【揭阳2011模拟】西关是老广州的缩影,西关骑楼建筑在广州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也领略融会了广州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基本精神和以“利”为重的市井文化特征。骑楼建筑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奠定了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其中突出的是“商”和“住”。西关的骑楼建筑与西关的商贸、饮食、人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骑楼文化具有浓墨重彩的商贸文化个性,与西关饮食文化相得益彰,演绎着别具风情的人

12、居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2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2分)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骑楼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它的保护和发展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6分)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起消极作用。骑楼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6分) (评分说明:学生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

13、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12分。),【广东佛山一中2012模拟】展现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博会、博物院等。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今年以来,却连续被爆出“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等事件,引起了民间要求保护故宫的一片呼声 请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回答,为什么民间会要求保护故宫?(9分) 故宫属于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3分)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

14、展的精神纽带。保护故宫,有利于激发全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3分)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或: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保护故宫,有利于继承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发展.,(2009广州一模)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 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2002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6年来,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万跃升到目前的1000万左右。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息,于生者有益。 运用文

15、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试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尊重和怀念情感。 对待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不但要注意其形式的变化,更要注重其蕴含的文化精华的内容,不断为传统的民族节日丰富新形式,增添新内容,做自觉的

16、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2009.山东测评)2009年2月9日至2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举办。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材料: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加强保护已刻不容缓. (1)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6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17、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每要点2分,(2009.山东测评)材料二: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7分) 继承与创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创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2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做好传承和保护工作,坚持批判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适应时代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3分) 甲的观点没有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因而是片面的;而乙认为应彻底抛弃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