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方向简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400455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方向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方向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方向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方向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方向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方向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方向简介(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专业方向选择简介) 赖万昌,2007年 秋,2,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沿革 非动力核技术简介 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专业的特色 我国核技术的发展与人才需求 专业方向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沿革,20世纪50年代创建(前苏联模式)8个 核反应堆工程、核动力装置、同位素分离、核材料、核物理(包括实验核物理、理论物理、辐射防护、加速器物理及核电子学)、核化工(包括前处理、后处理和同位素分离)、核地质、核矿冶。 核地质放射性地质、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 1986年教委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基本延续)8个 铀矿地质勘查、同位素分离、核材料、核反应堆工程、核动力装置、加速器、

2、核电子学与核技术应用、核化工,一、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沿革,1998年教育部调整本专业(合并)核工程与核技术 将与核物理相关方向合并到“物理学”下的“等离子体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学科; 将与核地质铀矿冶相关学科合并入“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学及水资源”、“采矿工程”等学科。 一级学科:核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四个):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2006年国防科工委建议“国控专业”41 核动力、核燃料、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物理,5,什么是核技术 核技术的分类 历史上的划分 目前的分类,研究和应用与“核”有关的技术,核武器、核能源、

3、核动力、,军用核技术、民用核技术,核武器核变(裂变、聚变) 及生化效应 核能与核动力(核工程)反应堆、热工 核技术(非动力核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二、非动力核技术简介,6,非动力核技术(按技术特征划分),同位素示踪技术 核成像技术 核分析技术 核检测技术 辐射工艺 核年代学 支撑技术,7,非动力核技术(按领域划分),核医学 核农学 核分析 (工业)核检测 辐射加工 食品、卫生 其它,8,1.同位素示踪,定义:将可探测的放射性核素添入化学、生物或物理系统中,标记研究材料,以便追踪发生的过程、运行状况或研究物质结构等的科学手段。,9,1.同位素示踪,G. de Hevesy 1911年, Hev

4、esy在英国卢瑟福实验室工作期间,因怀疑女房东总是把剩菜改头换面之后给他吃。于是,他在剩菜中放上微量的放射性钍,然后在下一次的菜中检验是否有放射性,结果他每次都能准确地判断出他所吃的菜是剩菜还是新菜。,10,1.同位素示踪的应用,化学反应过程; 在分子水平上,动态、定量地研究生命现象; 免疫化学、疾病的诊断。 工程问题 地质科学,11,2.核成像技术,世界上第一张X光照片,X射线断层扫描(XCT) 核磁共振CT(NMR-CT) 正电子发射CT(PET) 同位素单光子发射CT(SPECT) 康普顿散射CT(CST) 穆斯堡尔效应CT 工业CT(ICT),12,核素扫描机,13,相机,14,SPE

5、CT,15,PET,16,CT/PET,17,2.核成像技术,核成象技术的共同原理:利用与核有关的物理量在被测对象中的衰减规律或分布情况,获得物体内部的详尽信息,通过电子计算机对这些信息作快速处理,最终重建被测物的内部图象。 它们的数据获取部分,从物理原理到具体结构均可相距甚远;但它们的数据处理部分则都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图象重建技术。,18,3.核分析技术,X射线荧光分析(ED、WD、TR) 粒子诱发荧光分析(P、e) 微束(微区)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 粒子束分析 背散射分析,19,4.核检测技术,20,5.辐射工艺(辐射加工),食品保鲜:g 辐照灭菌 辐射消毒: g 辐照灭菌 辐射育种: g

6、 辐照导致遗传基因变异。重离子辐照 辐照治疗:放射性治疗 辐照交联:辐照活化 辐照降解:辐照活化 电子脱硫、脱硝 辐射加固,21,6.核年代学(同位素测年),地质时代 考古 文物鉴定,三系的发展沿革,“三系”是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于1956年创建于原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是我国当时在重点学院中组建的重点系。组建该系的目的是培养勘查发展核武器的核原料(铀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内唯一。,放射性地质 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 稀有分散元素地球化学,三、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的特色,三系的发展沿革,1960年,三系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65年,该系整建制迁入当时的原成都地质学院。 1978年,“放射性

7、地质与勘探”获得首批招收研究生资格, 1981年, 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1982年,“放射性地质与勘探”首批获得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 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 成为当时我国为数不多的能授予相应学科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学科点。,三系的发展沿革,1992年,“放射性地质与勘探”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1994年,又获准为地质矿产部部级重点学科。 1995年,获准建设“地学核技术”四川级省重点实验室。 1998年,“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归并为“矿产普查与 勘探”二级学科专业。 申请获批准“核技术应用”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2年,新增“辐射防护”硕士学位授权点, “核勘查工程”博士点

8、。 2005年,获准“核技术应用”博士授权点。 2006年,新增“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 2007年,申报“核技术”本科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专业发展沿革,1956年-1965年,面向核工业领域 1972年1986年,从放射性矿产拓宽到非放射性矿产 1987年1997年 从地学拓宽到非地学 1998年-,以核信息获取与处理为支撑,在检测技术和自动控制方向上得到发展,三系发展沿革几个重要转变,X射线荧光技术 堆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测氡技术 核辐射检测技术 热释光测年技术,核技术工程系的特色,1972年1986年,从放射性矿产拓宽到非放射性矿产 金、锡、锑、铜、镍、铬、重晶石等矿产勘查 找

9、水 工程地质评价,三系发展沿革几个重要转变,29,四、我国核技术的发展与人才需求,1993年,美国核技术的非动力应用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达到2570亿美元,是核电的3.5倍,占美国GDP的3.9,并创造了370万个就业岗位,是核电的3.5倍。 2004年,中国核技朮总产值400亿元人民币。今后5年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并长期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速度。 到2020年,核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目前仅为600万千瓦),30,四、我国核技术的发展与人才需求,2005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人力资源部通过调查,对用人部门及核电发展到2020年各年度人才需求情况预测表明: 到2020年核科技工业需要核专业

10、本科以上人才约13000人,其中到2010年需要6000人左右,从2010到2020年需要7000人左右。总需求量中本科生约占60%;硕士生约占30%;博士生10%左右。 按专业需求分析,到2020年需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情况是:核工程专业需要约6600人,核技术应用及基础学科专业(含核地质与铀矿冶)需要约6400人。而由于全国只有10余所院校有核类专业,加之毕业生就业已经市场化,实际输送到核工业系统就业的学生每年不到核专业毕业生数的20,即不足200人! 因此,核工业人才缺口巨大。,31,五、专业方向选择的基本原则,符合国家与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市场的需求 符合个人兴趣与特长 符合本校的专业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