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的制定及应用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4399830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工时的制定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标准工时的制定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标准工时的制定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标准工时的制定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标准工时的制定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工时的制定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工时的制定及应用(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標準工時的製定及應用,2,時間研究,1.時間研究的定義科學地解剖與分析工作,無非要取得得最經濟最有 效率最低成本最輕松的工作方法,而這些方法最終還 是以時間來衡量.取得進一步的工作改善並制定標準時間 就是時間研究. 2.時間研究的目的(1)作業改善.通過時間的研究,運用流程分析、作業簡 化、動作研究、動作經濟原則等技法來改善工作.(2)標準時間制定對于已較完善的作業進行標準時間 的制定則是管理上一種重要的方法.,3,時間研究,3.時間研究的準備要想時間研究能取得效果,在進行時間研究之前,對下 列的事項應先了解及準備.(1)工廠的布置方法.(2)產品的過程分割狀況.(3)各工序的作業方法.(

2、4)材料及零件的供應品質是否穩定.(5)人員流動狀況.對上面5項先做了解,尤其管理制度不佳的工廠應針對 問題進行改善,加上下列的工作準備,時間研究才易生效.,4,時間研究,(6)時間研究方法及用具的決定.(7)時間研究的觀測方法.(8)作業要素的辨別.(9)觀測中的記錄方法.(10)記錄整理.(11)改善項目提出之方法.(12)制定標準時間的方法. 4.觀測工具-秒表法(Stop Watch)一般作業測定大致分成直接法與間接法兩種.直接法 有秒表法攝像機法等;間接法有PTS(Predetermined Time,5,時間研究,一般作業測定大致分成直接法與間接法兩種.直接法有秒 表法攝像機法等;

3、間接法有PTS(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法WF(Work Factor)法MTM(Method Time Measurement)法等.其中以秒表法應用最廣.秒表法是運用秒表“連續”地“真接”地測定作業的方 法.連續而直接地觀測作業,對稍有IE基礎的員工,如利用 IE的觀念及手法,容易發現不合理的工作,進而改善.但是 對于短時間的作業或作業內容不固定的作業就不太合適.使用的工具:秒表觀測板記錄紙,記數器.(1)秒表.大致上可分為機械式和電子液晶式兩種.秒表計時單位一般使用“分”,有1/100分計及1/60分計,6,時間研究,兩种.100分一般稱為1DM(Deci

4、mal Minute),也就是1分鐘= 100DM,1DM=2AU=0.6秒.(2)觀測板.觀測板的作用只是夾持記錄紙.(3)記數器.市面上的手押型記數器,用來計行產數用.(4)記錄紙.時間研究用紙. 5.作業要素分割先要對作業要素有個了解,然后加以合理分割.將構成一個作業的一連串的動作分割成適當的單位稱 為要素作業.一般要素作業是指比“單位作業”要小,比“動 作”要大的作業單位.但在實際中分析單位應該盡量取小的 較適宜.,7,時間研究,分割要點如下:(1)把作業分割成數個要素作業時盡量細分化,但必須 是能夠觀測到的程度.(2)必須區分主要目的的要素與次要目的的要素.主要目的的要素-書寫切削分

5、解等.次要目的的要素-取部件放置部件走至機器旁 拂拭切屑作業切換等.(3)在小組作業聯合作業方面,作業者單獨進行的要 素作業必須分開.(4)必須區分作業者要素與機械要素.(5)盡量區分作業目的不同的要素作業.,8,時間研究,比如,應區分加工移動檢查等待等不同的要素 作業.(6)區分規則的要素與不規則的要素.規則的要素-每一作業或一道工序的周期中都要發 生的要素: 把部件安裝至機械; 把部件從機械上卸下.不規則要素-可能在某一作業中是必要的,但與規則 性或基本要素的發生周期間隔相比,以較少規律性發生的 要素作業. 以測定器測定(產品)尺寸;,9,時間研究,清掃刀頭上的切屑; 用磨刀石研磨刀頭.

6、6.觀測次數一般來說,作為改善用的觀測次數不少于3次,作為標 準用的觀測次數要比改善用的增加. 7.觀測對象之選定假定是以改善為目的時,最好選擇一個最熟練和最不 熟練的員工.熟練的員工,往往是熟能生巧,他的一些細微 動作,可能給我們許多啟示;不熟練的員工容易讓我們觀察 到問題的所在,了解工程容易發生一些什么問題.,10,時間研究,假如是以制定標準時間為目的,則選取的對象最好是 效率在整體水平平均值以上或擔任該項作業的時間6個月 至一年的員工. 8.觀測的作法(1)將觀測板挂在左手腕,且支持在左胸前,被觀測者 的動作部分與秒表成一直線,以確保準確性.(2)觀測者最好是在被觀測者前方1.52.0M

7、為宜,為了 避開對被觀查者的干擾,在其動作能清楚分辨的前提下,也 可以采用斜后方觀測.(3)記錄作業要素時間,一個作業的總時間為一個周期.(4)在計時器觀測過程中,如出現非正規之作業要素或,11,時間研究,不正常之數據,應剔除不計入.(5)在初期觀測時,一個人觀測會比較困難,最好兩個 人同時合作,一人負責觀測作業者的動作,一人負責掐表記 錄.,12,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1.什麼是標準時間標準時間(Standard Time)指的是適于從事某項特定 作業的熟練操作者,在特定的工作環境條件,用規定的作業 方法和設備,以持續工作數量而又不感覺到疲勞並在給予 必要的寬放時間的情況下,完成規定的工作數

8、量和質量所 要的時間.,簡單地說,就是以正常速度,按照標準作業方法,完成規 定的一個單位工作時所必需的時間.,該定義包括以下條件:(1)標準的作業條件,13,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 使用規定的設備工具夾具. (2)標準的作業方法 按照規定的操作方法. (3)標準的作業能力 適合此項工作要求; 一般熟練程度的員工. (4)標準作業速度 以正常的身體,精神的努力度進行工作,沒有勉強; 包含一定的寬放量. 2.標准時間的來源,14,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就概念而言,標準時間源于泰勒的“公平的一天工作 量(Afair Days Work) ”的理論.泰勒在研究企業科學管 理,提高生

9、產效率過程中為了制定員工的操作標準以使實 行有差別的記件工資制度(即按操作標準工作的員工其計件 工資的單要高于不按操作標準工作的員工).他主張以“最好 的工作方法”“平均水平的操作者”“正常的度”為前提的 “公平的一天工作量”作為客觀的工作標準,從而產生了標準 時間的概念.作為生產工廠,廠內生產部門有無建立標準工時,或標準 工時适用性的高低,几乎可衡量這個工廠的管理水平.因為 管理落后的工廠,對于工作人員的績效往往缺乏一種標準的,15,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衡量工具而取決于主管的好惡.而標準工時的制定,則可打 破人為的偏見,把績效的量建立在一個合理公平的制度之下. 3.標準時間的意義標準時間是

10、科學管理的基礎.凡欲對某一領域某一過 程的時間序列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都不可避免地要確立 相應的標準時間否則無法進行比較分析定量考察.因 此,不能簡單地把標準時間理解為時間方面的標準,而應把 它看作科學管理的基本因素,是一切科學管理的出發點和 終點. 4.應用領域標準時間的應用領域是非常廣泛的,就企業經營管理,16,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范圍而言,它主要体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工作計划 編制生產作業計划; 估算成本; 確定銷售價格; 工序設計(工程設定); 計算設備需要量; 計算所需職工人數; 確定一天的工作時間. (2)日常管理 對生產和工作狀況的監督指導;,17,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

11、預算控制 成本管理; 研究和改進工作方法; 提高設備利用率; 對員工進行操作訓練. (3)進行評價 評價作業方法(進行比較改進或選擇); 評價生產設備和工藝裝置的設計和選擇; 評價工作者的勞動效率; 評價整體勞動生產效率. (4)制定工作標準,18,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5.標準時間的作用 (1)作業方法的比較選擇.對于不同的作業方法可以通 過時間研究,選擇最好的作業方法.(2)工廠布置的依據.對產品過程作了解,每個作業制 定了標準時間,即可測算每個作業(部門)的負荷,依據負荷 測算所需的作業空間,可達到更為流暢的工廠布置.(3)可預估工廠負荷產量.工廠空間一定,過程上有了 新的標準時間,即可

12、測算工廠產能.(4)生產計划的基礎,利用標準時間,生產管理部門可 以更精確地做生產計划,如在過程進度控制上有了新問題, 也可依標準時間來做人力調整.,19,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5)可作為人員增減的依據.制造什麼產品?計划產量 多少?每日計划工作時間多少?有了上面的資訊再加上有了標準時間,即可計算所需 的人力,有準備地進行增補或調整.(6)可作為新添設備的依據.依據機器產能(換算標準 時間)可得知生產量起伏時所需要之機器數量.(7)保証流水線生產的平衡.一條流水線有很多工序 ,可依各工序的標準時間來配置人力,使生產線平衡流暢.(8)可決定人工成本.對制造成本及外加工之費用可以 標準時間為基礎

13、來估算.(9)效率分析的基礎.在多少時間內,完成多少產品,有,20,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了標準時間,就可計算效率.(10)績效分析的基礎,在多少時間內,完成多少產品, 有了標准時間,才可得正確合理之效率,通過計算每日的工 作績效,並反映在獎金上,易于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11)減少管理難度,可通過標準時間量化工作,並以此 為基準進行評價考核,提高管理透明度的同時,還降低了管 理的難度. 6.建立標準時間的方法生產方法可運用流程分析工作研究等技法,並運用管理 循環PDCA一直獲得改善,不斷地尋求最大效率,最低成本.當 然標準時間也就不斷地跟著改變.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工廠管,21,標準時間的概念

14、和起源,理缺少標准化制度化,因此建立標准時間從基礎做起,再逐 步改善修訂.(1)現狀標準時間.以現有的狀況條件先建立標準時間.(2)期望標準時間.所謂期望應該是: 機器設備良好狀態; 工作環境良好狀態; “按標準”的作業方法; 使用穩定品質的材料零部件. 標準時間依現狀先予以建立,然后每年因不斷地改善 而作修訂,成為一個新的標準.,22,標準時間的結構,標準時間由正常時間和寬放時間組成,正常時間由觀測時 間修正后得出,即:,標準時間=正常時間+寬放時間正常時間*(1+寬放系數) 正常時間=觀測時間*評定系數一定期間的寬放時間 寬放率= *100%同期的實際時間,23,標準時間的結構,標 準 時

15、 間,正常 時間,主要作業 時間,準備時間,人員寬放 時間,非人員寬 放時間,寬放 時間,主體作業,輔助作業,身理寬放時間,疲勞寬放時間,作業寬放時間,車間寬放時間,24,標準時間的結構,1.寬放時間表示因各種原因發生的遲延的補償時間.通常有作業 寬放(組織性寬放技術性寬放) 個人需要寬放休息寬 放機器干擾寬放獎厲寬放等.其中作業寬放多需直接 測定,其它寬放可根據已有資料計算.(1)作業寬放.是對不規則的非周期的作業,不能納 入標準時間的作業和對不可避免的作業中斷(滯后)所給予 的寬放.如給機器涂油不定期清理切屑整理工作場所 交換工具因誤用了不良品而耽擱工作機器再調整等. 如果是沒有規律地發生

16、1次的要素,可將其五分之一的時間 分攤各周期,作為正常時間的一部分.,25,標準時間的結構,(2)個人需要寬放(生理寬放).它是與作業本身無關的 針對人們心理要求所給予的寬放.它受溫度濕度到飲水處 和所的距離作業條件人種地域水土等的影響,一 般每個車間都給同一比率.但對特殊作業則必須一項一項 測定.(3)機器干擾寬放.當一人操作多部機器時,員工在調 整工具或機器時,另一部機已加工完畢,等待員工來更換加 工材料,這種性質的機床停頓時間即為“機器干擾時間”.相 反,在機器工作時員工空閑的時間,則稱為“員工干擾時間”. 這些干的發生順序資數時間如果是穩並可測時,即可編入 標準作業方法,列入正時間;如果這種干擾的發生是不穩定,26,標準時間的結構,2.評定就是為了把觀測時間變成正常時間,即把觀測者經過 訓練,在頭腦中構成的標準作業速度同被選擇作為觀測對 的作業速度進行比較,然后給予定量評價.(1)評定系數.是為了將從特定條件下的實際作業得到 的觀測時間,變換成符合標準時間定義的標準時間的系數. 例如,若用8分鐘完成了正常時間是10分鐘的作業,則評定系 數應為125%;若用12.5分鐘完成的話,則評定系數為80%.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