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与节能政策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39979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与节能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与节能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与节能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与节能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与节能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与节能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与节能政策(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与节能政策,长期能源政策制定的基点 应对的问题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污染严重、效益不佳 政策基点保障供应、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 以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 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 以法治为保障,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健全法规,完善政策,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宣传 加强管理,逐步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和社会自觉节能的机制 加快建设节能型社会,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优先 明确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

2、方针,改变了只重视供应,轻视对能源需求合理性的管理的传统做法。 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实施节能优先的高能效战略 全社会树立资源忧患意识 设定全社会的能源消费控制目标 加强节能政策引导,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设定全社会节能目标,建设节能型社会 调整产业结构,在产业发展规划上要充分考虑能源制约 鼓励节能技术的研发、引进和产业化发展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引导合理的生活方式 用价格政策促进节能 建立节能基金,加大节能投入 建立终端用能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化,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规划原则 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 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

3、。 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 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参与。,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遵循原则-1 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单纯依靠外延发展,忽视挖潜改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遵循原则-2 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加快发展第三

4、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高效的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加强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遵循原则-3 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制定法规标准,加强政策导向和信息引导,营造有利于节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自觉节能的机制,推动全社会节能。,遵循原则-4 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增量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辅以政策支持,从源头控制高耗能

5、企业、高耗能建筑和低效设备(产品)的发展。存量要深入挖潜,通过政策激励和信息引导,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遵循原则-5 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对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要严格依法管理,明确目标措施,公布能耗状况,强化监督检查;对中小企业在严格依法管理的同时,要注重政策引导和提供服务。交通节能的重点是新增机动车,要建立和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及配套政策和制度。建筑节能的重点是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加强政策导向。商用和民用节能的重点是提高用能设备能效标准,严格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用户和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遵循原则-6 坚持全社会共同参

6、与,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参与。企业和消费者是节能的主体,要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依法履行节能责任;政府通过制定法规政策和标准,引导、规范用能行为,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中介机构要发挥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节能目标 总量目标201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年均节能率:2005-2010年:4%左右 节能能力: 2003-2010年:4亿吨标准煤 产品单耗目标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2010年:总体达到或接近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中型企业达到本世纪初国际

7、先进水平;2020年: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2010年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汽车、电动机、家用电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宏观管理目标2010年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宏观指标,节能1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硫2100万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 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目标说明,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主要产品(工作量)单位能耗指标:20

8、10年总体达到或接近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中型企业达到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2010年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汽车、电动机、家用电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节能的重点领域 重点工业 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 煤炭、机械工业 交通运输公路运输、新增机动车、城市交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农业、渔业机械 建筑、商用和民用 建筑物、家用及办公电器、照明器具,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简述,重点工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电力 高效清洁燃烧,大型、高参数机组,淘汰落后,多联供、电网经济运行

9、钢铁 淘汰落后,技术装备的大型化、连续化、高效化 有色金属 矿山,铜熔炼,氧化铝,电解铝,铅熔炼,锌冶炼 石油石化 油气开采、石油炼制、燃料油替代 化学 大型、小型合成氨,烧碱,纯碱 建材 水泥,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 煤炭 淘汰落后,建设大型矿,高效设备 机械 淘汰落后,发展高效节能机电产品,交通运输 公路运输 淘汰老旧汽车;提高柴油车比重;改善道路质量;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减少单车单放空驶现象 新增机动车 制定和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及配套的车辆燃油税费政策和相关制度,促进汽车制造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引导消费者购买低油耗汽车 城市交通 合理规划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加快发

10、展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抑制私人机动交通工具对城市交通资源的过度使用 铁路、航空和水运 铁路:发展电气化铁路;严格机车柴油进、存、发管理;降低铁路运输燃油消耗。航空:购置节油机型,提高运输周转能力。水运: 制定船舶技术标准,逐步淘汰老旧船舶;采用新船型和先进动力系统;发展现代化运输组织方式;优化船舶运力结构,提高船舶平均载重吨位 农业、渔业机械 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淘汰落后农业机械;推广少耕免耕法、联合作业等先进的机械化农艺技术;在固定作业场地更多的使用电动机;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应用。渔业:淘汰落后渔船,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渔业油耗,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商

11、业和民用 建筑物 新建采暖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要求。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建筑面积25%,中等城市达到15%,小城市达到10% 采用中央空调及蓄冷、蓄热技术,减少分散空调 建筑物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家用电器 开发和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 照明器具 开发和推广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器,减少普通白炽灯使用比例,逐步淘汰高压汞灯,实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保障措施 坚持和实施节能优先方针 制定和实施统一协调促进节能的

12、能源和环境政策 制定和实施促进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 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 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 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 推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1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经过努力有可能实现,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宏观决策部门提出途径和思路,各地方及行业部门因此制宜实施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经济、产业、财税政策引导调整经济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对高耗能行业,通过标准、法规进行规范,提出最低能耗标准以及经济、财政手段 加强节能管理、监测、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13、,完善能源统计方法 重视能源供应结构的优化,比如发展可再生能源 发挥资源税和环境税的作用,能源企业应承担资源环境成本 考虑建立节能专项基金 政府节能潜力大,以行政指令进行 建筑及交通部门尽快完善推行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并推进体制改革 对重点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开展研究,落实20%的节能指标,对宏观节能目标的讨论,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 着力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 完善节能保障机制 加强节能法制建设 强化节能队伍建设和基础工作 推动政府机构带头节能 加大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 切实加强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实现宏观节能目标的作法,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十

14、大重点节能工程的节能目标,1、燃煤工业锅炉(窑炉)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以燃用优质煤、筛选块煤、固硫型煤和采用循环流化床、粉煤燃烧等先进技术改造或替代现有中小燃煤锅炉(窑炉),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到2010年: 中小燃煤锅炉运行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节煤3000万吨 燃煤窑炉效率提高1-2个百分点,节煤1000-1500万吨,2、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在中小城市建设以循环流化床为主要技术的热电气三联供 以洁净能源作燃料的分布式热电联产和热电冷多联产 对现有分散式供热小锅炉改造为集中供热到2010年: 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35% 新增热电机组3500万千瓦 工业集中供热新增

15、热电机组1100万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20%,年节能7000万吨标准煤,3、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冶炼(焦化)行业实施干法熄焦、高炉炉顶压差、全高炉煤气发电改造,转炉煤气回收 油田、石化、有色企业放散气回收及余热利用 建材行业中低温余热利用“十一五”期间: 钢铁联合企业年可节能266万吨标准煤 日产2000吨以上水泥生产线建设中低温余热发电装置30套/年,形成年节能能力100万吨,4、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电力、石油石化、冶金、建材、化工和交通运输行业通过实施以洁净煤技术、天然气替代燃料油(轻油)等各种节油措施,节约石油,发展替代产品“十一五”期间: 节约和

16、替代石油3800万吨,5、电机系统节能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推广高效节能电动机; 在煤炭、有色、电力、石化等行业实施电动机拖动风机、水泵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十一五”期间: 使系统运行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节电200亿千瓦时,6、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在冶金、石化、化工等行业实施系统能量优化,实现能源系统效率达到同行业最高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十一五”期间: 可降低企业综合能耗10-15%,6、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在冶金、石化、化工等行业实施系统能量优化,实现能源系统效率达到同行业最高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十一五”期间: 可降低企业综合能耗10-15%,7、绿色照明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是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体育场馆、居民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系统,对高效照明电器产品生产装配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十一五”期间: 可节电290亿千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