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会考第一单元复习最新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398226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会考第一单元复习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经济生活会考第一单元复习最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经济生活会考第一单元复习最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经济生活会考第一单元复习最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经济生活会考第一单元复习最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会考第一单元复习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会考第一单元复习最新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考复习,重点考点分析,必修1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神奇的货币 (1)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纸币的发行规律、外汇和汇率 b (2)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c 2、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b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c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c (4)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b 3、多彩的消费 (1)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c (2)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c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b (3)理性消费践行的原则 c,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货币,商品,纸币,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1、什么是商品,构成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商品,一是劳动产

2、品,二是用于交换,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使用价值:,2、商品的基本属性: P5,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社会属性),(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于商品中,二者缺一不可,(2)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自然属性),1人们在市场上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时,首先关心的是质量好不好。这说明人们消费注重( )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使用价值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货币的产生 P4-5,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作用 P5-7,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基本职能 :,其它职能

3、:,货币,物物交换 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 (标价、价格)流通手段(现金购买),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赊购赊销中支付债务,或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在国家之间转移财富,P7,2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了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小张支付40元购买商品,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商品流通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B,考点突破深度剖析,

4、命题探究,对点精练,核心考点一,核心突破,辨别货币的职能,4、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 (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纸币,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P7-8,纸币),注: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 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发行太多,会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纸币发行太少,使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通货膨胀(需求过旺),通货紧缩 (需求不足,物价下

5、跌),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P8,信用卡与支票 P9-10,2、经济往来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1)信用卡 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优点: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2)支票 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3、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 A.支票 B.汇票 C.信用卡 D.电子货币,外汇和汇率,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国际间结

6、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汇价) P10 (1)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对消费者不利,对消费者有利,对我国企业有利,对我国企业不利,原来:100美元820元人民币,现在1:100美元830元人民币,说明了什么?,外币升值,外汇汇率(外汇对人民币)上升。 或本币贬值,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对外汇)下跌,现在2:100美元810元人民币,说明了什么?,外币贬值,外汇汇率下跌。 或本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3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出国留学旅游; 不利于吸引外资,有利

7、于对外投资。 不利于就业、失业增加,二0一一年冬季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4.2011年1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准价为649.97, 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准价为649.90(人民币外汇牌价的标价方法为人民币元/100外币)。从这一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元汇率升高 美元汇率跌落 美元升值 人民币升值A. B. C. D.,D,2009年夏季学业水平考试 5据估算,自2005年7月21日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我国人民币升值已达20%之多。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A同样多的外币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B同样多的外币兑换较少的人民币 C同样多的人民币兑换较少的外币 D外汇汇率升高

8、,B,(2)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表现为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1、供求影响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值决定,价值规律,供 求,价格,基本内容:,供 求,价格,价格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表现形式:,价格,价值,(卖方市场),(买方市场),由社必决定、等价交换,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

9、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1) 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方面:供求关系变动会影响价格 一方面: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供求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注意:等价交换是指商品价格与价值在总趋势是相符合的,不是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交换。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不能说“供求”“质量”决定价格。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注意:价格是由市场形成的,不能说政府定价。,(会考说明)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改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盈利就应该 A.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B.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

10、劳动时间 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7冬季来临,经常买菜的人会发现冬天青菜价格普遍高于夏天的价格,这其中最主要因素是 ( ) A冬天青菜供应数量比夏天少 B冬天青菜需求量比夏天大 C冬天青菜生长时间比夏天长 D冬天生产青菜成本比夏天高 8市场上的智能手机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甚至数万元价格不等。造成它们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不同 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C不同手机的性能功能不同 D不同手机的市场定位不同,D,A,9、2012年冬季,山东等地白菜大丰收,但白菜价格却一路狂跌,田地里的白菜甚至低至6分钱一斤,仍无人

11、问津。造成白菜价格一路狂跌的主要原因是 A需求量减少 B需求量增大 C供给量减少 D供给量增大,D,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需求),价格 供 求,对生产(供给),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供 求 价格,一种商品:价格 ,需求量,生活必需品(影响 ),高档耐用品(影响 ),大,小,相关商品,替代品A价格 ,B需求量,互补品A价格 ,B需求量,不同商品,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这就是需求法则,考点突破深度剖析,命题探究,对点精练,核心考点一,核心突破,反向变化,正向变化,练习: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还会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影响,增加,减少,减少,增加,10.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11年

12、4月7日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00元和400元。油价上调会对汽车销售带来不利影响,因为汽油和汽车是 A.互补商品 B.互为替代品 C.生活必需品 D.高档耐用品 2010年夏季学业水平考试 11当猪肉价格上涨且居高不下时,很多家庭会更多地选择购买牛羊肉,引起牛羊肉需求量加大。这种现象说明 A单位猪肉的价值量增大 B生产牛羊肉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C猪肉与牛羊肉互为替代品 D猪肉与牛羊肉是互补商品,A,c,12下列关于图示的表述正确的是 ( ),只有在C点时,才是等价交换 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的获利可能会增加 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一定会亏本 在A点时,形成的是卖方市场,A B C D,C,1

13、3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有关原理,若要下面的流程图正确反映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则应为 ( ),A某商品供过于求 扩大生产,社会资源进入 B某商品供不应求 缩小生产,社会资源退出 C某商品供过于求 缩小生产,社会资源退出 D某商品供不应求 扩大生产,社会资源进入,C,14、如果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当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后,所产生的影响是 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 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 A. B. C. D.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2、消费的类型,3、消费结

14、构,4、消费心理,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因素,消费类型,收入,当前收入 ,消费,未来收入 ,消费,收入差距 ,消费总水平,物价,物价 ,消费,经济发展,钱货两清,贷款,租赁消费,生存,发展,享受,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保,分配制度,保持物价稳定,交易方式:,消费目的:,15、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A,(2)恩格尔系数 = 食用支出额 / 消费总支出额,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P18衡量消费水平的指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观,从众心理(偶像,潮流),具体分析,求异心理(展示个性),具体分析,攀比心理(夸耀盲目),抵制,求实心理(讲求实惠),提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滞后适度超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