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研讨活动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389287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研讨活动1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研讨活动1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研讨活动1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研讨活动1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研讨活动1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研讨活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研讨活动1(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考纲中考 2012年中考物理复习研讨,物理组2012年3月25号,中考物理复习策略的几点思考,一.课标和考纲二.考纲解读三.试题特点及复习对策,课标与考纲,课标是教学的最低要求 考纲是考试的最高要求,标准:确定了中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 程学习后应达到的要求。,纲要:明确了中考的要求和范围。例1 例2,解读一:命题依据,本纲要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初中毕业物理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内容是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规定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命题指导思想,“四个有利于”: 有利于贯彻义务教育政策,推进素

2、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利于发挥中考的积极导向作用,促进教与学方式的优化,推进初中物理课程改革; 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健康地全面发展; 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能得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命题的原则,正确导向 重视基础 强调能力 全面考查 科学规范,正确导向,就是要发挥中考物理试题对全省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推进作用,对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促进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通过中考检测的模式和方法,把学生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让

3、学生自主、快乐、主动地学习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重视基础,就是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要求的知识内容和技能,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坚决避免繁、难、偏、旧的试题,回避市场上销售的各种资料中的成题、套题。使评价成为初中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够达到的毕业学业水平。,强调能力,是中考物理命题一贯坚持的原则之一。以能力立意,注意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和评估的能力等作为考查的主要内容。,全面考查,主要体现在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的考查上,既重视对

4、三维目标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注重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还把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渗透在试题中。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背景素材的选取面广,能力考查全面,综合应用是命题的特点。,科学规范是对试卷的质量要求。主要表现在背景素材一定要真实可靠;考查的知识点要落实在课程标准中;语言文字流畅、规范,试题表述简捷、准确,图表、图片明快、清晰,绝不能出现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解读二:水平要求,“知道” (A)相当于“了解”和“认识” 。 注:了解指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认识介于了解与理解之间 。 “理解” (B)能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

5、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会” 是对实验技能的要求。相当于“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注:体验性要求是过程和情感领域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已经内含在下表中关于水平要求的描述之中。在学业考试中,对于过程和情感领域等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将会努力通过试题提问的角度、学生答题的要求和答题形式等各个方面的合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如:知道导体、绝缘体的规定;能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常见材料中哪些是导体、绝缘体等。,(07 安徽)11.如图所示,先用导线把电源、灯泡连接起来,再依次把铅笔芯、塑料线、玻璃棒、瓷棒等接到M

6、、N之间,其中能使灯泡发光的是 ( )A铅笔芯B塑料线C玻璃棒D瓷棒(10 安徽) 12下面各组材料,均为导体的是【 】 A塑料和铁 B盐水和铜 C铝和煤油 D空气和石墨,如: 理解机械效率的普遍意义,并能根据公式=W有/W总100%进行一般的计算。,(07 安徽) 22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盘山公路可看成是斜面如图所示,一辆客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假如客车质量为7000kg,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30000N不变。 行驶了2000m的路程时,客车升高了300m在此 期间,求:(1)牵引力做了多少功?(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注:该试题以盘山公路为试题背景,考查机械效率的普遍意义。将

7、知识的考查包含在具体的实际问题当中,使人感到自然、可信,引导学生关注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2010安徽)5现在地震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加固维修房屋,常常可以看到图示的场景。假如该工人通过滑轮把50的水泥缓缓提升4m 到房顶,所用拉力约300N。该机械的效率约为_。,(2011 安徽) 18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

8、、B两点上升的距离为h1、h2。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 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查了测杠杆的机械效率的原理和影响实验结果因素的分析,角度新,立意高,考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概念才能写出正确答案,如:会规范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大小。能利用实验器材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一般物质的密度。,(08 安徽)19科学家研制出来的新的合金材料越来越多

9、,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密度的方法来大致了解材料的物质组成。现有一小块不规则的合金材料(不溶于水),请你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将测量其密度的过程较为详细地补充完整。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附砝码)、水、量筒、细线等。 (1)把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最左边,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 (3) ; (4)用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该材料的密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核了基本的实验仪器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密度的测量,也考查了学生是否具有用科学规范的科学语言描述探究过程的能力。从知识内容本身考虑,这些都是初中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实验,并且这些实验也是考纲中要求在“理科实

10、验操作考试”中考察的实验,实验的器材简单基础,应该说即便是农村偏远学校也有条件让学生动手体验,从而既体现了命题的公平性,又能够引导一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基础实验,尽可能形成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体验的意识。,(2010安徽)18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l)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_g。 (2)把金属块放人装有60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cm3。该金属块的密度是_kg/m3。,命题分析:本题考核了基本的实验仪器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以及密度的测量。,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11、;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进行实验(包括电路中的连接、量程选取、调零、读数等),(2009安徽)20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提供的器材包括:小灯泡(2.5V,0.5A),电源(电压为3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将图a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正确的操作是: ,最后利用公式求出额定功率。 (3)某次实验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4)实验要求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测量,这样做是为了 。,第20题图a,理解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理论依据

12、(即二力平衡条件),并能对该实验的过程和结论等作出正确的说明。B(会),(2011安徽)20某物理小组在一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填选项前的编号)木板的质量m1,滑块的质量m2,砝码的质量m3,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_。,【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力

13、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以及本实验的原理:二力平衡。考查这道题的装置到了高中仍然将会遇到。,如:例如: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08 安徽)18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请你认真思考以下的实验方法和过程,然后回答问题:a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经过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b除a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

14、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c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或从较近的位置逐渐远离),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烛焰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d与c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 它做法相同。以上探究过程与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填标号)。,评注: 18题还原了在平时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种不科学的探究方案,改变了侧重记忆性的考查方向,重点考查学生对探究方案是否科学的判断能力,而这种能力只有在教师真正实施了科学探究的教学后才能让学生真正具备。,(2010安徽)5现在地震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加固维修房屋,常常可以看到图示的场景。假如该工人通过滑轮把50的水泥缓缓提升4m 到房顶,所用拉力约300N。该机械的效率约为_。,命题分析:本题以加固危房为背景考查了机械效率的计算,渗透了安全意识。,(2009安徽)1神舟七号飞船进入运行轨道后,飞行员翟志刚出舱进行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如图所示),若以地球为参照物,翟志刚是 的。(2009安徽) 3为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入,防疫人员在小区内喷洒消毒液,一会儿在小区附近也能闻到药味,这一现象说明 。生活中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实施物理降温,这是因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