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x片教学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382260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214 大小:17.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x片教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呼吸系统x片教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呼吸系统x片教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呼吸系统x片教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呼吸系统x片教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x片教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x片教学ppt课件(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系统:目的要求,了解呼吸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 掌握呼吸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掌握呼吸系统的基本病变X线表现 了解肺炎、肺结核及原发性肺癌的典型X线表现及CT、MRI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概述,呼吸系统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常见病多 X线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有效的诊断方法 应用广泛,但也有限度,需密切结合临床 资料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影像学检查的价值,X线摄影:胸部具有良好的自然对比,有利于诊断 CT检查:密度分辨力高,无前后结构重叠,对小病变及对病变细节易发现及显示 MRI检查:对纵隔肿瘤定位定性有诊断价值,MRI的流空效应,使心血管成像,能了解纵隔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 USG检查:对胸腔积液及

2、纵隔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介入放射学:在CT引导下对肺内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影像学检查的限度,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是肺部病理生理及病理解剖的反映,不能直接反映组织学的改变。在诊断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才能的出正确诊断,X线检查方法,透视 摄影 体层摄影 支气管造影、血管造影 其他检查:CT检查、穿刺活检、MRI、USG。,透视,胸部透视优点:方法简单、经济、应用广泛。缺点:是不易发现细微病变和无永久性图像记录 透视前应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并参考病史和过去的胸片报告; 除去体表异物,以免影响透视 。,透视,方法一般取立位,根据情况可用半卧位或卧位;应对肺野、肋膈角、肺门、纵隔及心脏大血管等作全面观察;

3、让患者深呼吸,以观察肺野透明度,摄片,后前位片:是常规胸部适用位置,取立位。 侧位片:患侧胸壁靠片。 前后位片:适用于不能站立的患者,取仰卧位,X线自前方射入。 前弓位片:用于显示 肺尖部及与锁骨、肋骨重叠的病变。 侧卧水平方向后前位。,体层摄影,确定空洞、洞壁及引流支气管情况; 较准确显示肺内肿块、空洞等病变形态、结构、部位及毗邻关系; 显示肺部病变与支气管的关系以及支气管本身有无狭窄、扩张、受压、中断及缺损; 显示肺门增大的淋巴结、纵隔内病变及其与大血管的关系。,高千伏摄影,X线穿透力强,减少胸壁软组织及肋骨等对肺内病变的干扰,并可使肺纹理显示清晰,对比较好,气管及肺门区支气管显示较清楚

4、。 对中心型肺癌、纵隔病变以及尘肺等诊断有帮助。,造影检查,支气管造影: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使肺或某肺叶支气管显影的方法。可用于支气管扩张,狭窄及梗阻等。多用于支气管扩张需手术治疗者 血管造影:肺动脉及支气管动脉造影。用于检查肺动脉瘤、肺动静脉瘘、肺发育不良及不明原因咯血者,CT检查,普通扫描(平扫):不加特殊条件,定位后直接扫描,通常作全肺扫描从肺尖到肺底 增强扫描:通过静脉快速注射对比剂后再进行扫描,用于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鉴别血管性病变、肺门增大的原因,明确纵隔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以及鉴别良恶性病变 高分辨力CT扫描:扫描层厚(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象。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

5、及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具有突出效果 螺旋CT扫描:回旋扫描,在球管连续旋转,床位连续移动的情况下,进行全面扫描。仿真内镜软件的应用,可获得与支气管内镜类似的图象,MRI检查,通常取仰卧位,用体部线圈,采用自旋回波序列,常规作T1WI横断面及冠状面成像和T2WI横断面成像,必要时作T1WI矢状面成像 肺内含大量空气,其MRI信号强度极低,以及检查时间长,呼吸心搏可产生伪影 MRI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力,又有流空效应可显示心脏及大血管,纵隔肿瘤和心血管病变的鉴别及诊断,USG检查,只用于胸腔积液及纵隔肿瘤的检查,正常X线表现:胸廓,软组织 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 女性乳房及乳头 骨骼肋骨:后

6、肋、前肋、肋间隙、软骨钙化肩胛骨锁骨胸骨胸椎,胸廓解剖示意图,正常胸片X线表现,正常胸片X线表现:软组织,正常胸片X线表现:肋骨,胸廓:胸膜,胸膜:分为壁、脏层胸膜 叶间胸膜:斜裂胸膜及水平裂胸膜 叶间裂变异:奇叶副裂,正常胸膜X线表现,肺野,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两肺的透明度相同,吸气时透明度高,呼气时则透明度低。两肺中下野表现明显。肺尖部含气量较少,故较不透明。 肺野划分内中外三带;上中下三野,这是人为地划分便于标明病变部位。,肺野划分,肺门,肺门影组成 两肺动、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的总合投影,肺动、静脉的大分支为其主要组成部分。 肺门影位置 后前位上,肺门位于第2-4前

7、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1-2厘米。,肺门:正常结构,肺门影:两肺动、静脉,支气管及淋巴组织的总合投影,肺动、静脉的大分支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后前位上,肺门位于第24前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12厘米。 肺门解剖:正位、侧位,肺门解剖,上 上肺 V 、 A 及下肺A回归支 右下 右下肺A干组成,其宽不超过 15mm。 正位上 左肺A弓左下 左下肺A及分支侧位 两肺门大部重叠,右肺门偏前。前缘为上肺V干后上缘为左肺A弓,肺门解剖,正常肺门X线表现,肺门:病理改变,肺门增大血管扩张、淋巴结增大、肿瘤 肺门缩小血管变细(心血管疾病) 肺门移位肺不张(上叶不张肺门向上移位,下叶不张肺门向下移位) 肺门密度增高与

8、增大同时存在,肿块、肺门血管及支气管周围间质内病变、炎症、水肿。,肺门增大,肺门移位,肺纹理,组成:肺动、静脉、淋巴管组成,主要 成分为肺动脉分支。 分布: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从粗到细至肺野外带看不见,走行自然。 肺野内带:主要是肺动脉1-2级分支 肺野中带:肺纹理是肺动脉3-4级分支 肺野外带:5级以下的肺动脉构成 肺纹理多少、粗细、分布,有无扭曲变形等,结合临床分析,对多种心肺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肺叶、肺段,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叶间裂水平裂、斜裂 左肺:上叶、下叶;叶间裂斜裂 先天性变异:奇叶、下副叶 肺段 肺叶由2-5个肺段组成,有单独支气 管,正常时不显影。当在病理情况下,

9、单独受累,才能看到肺段的轮廓。,肺 段,肺 段,肺 段,肺 段,肺 段,肺 段,左上尖后段,左上前段,肺 段,肺 段,肺 段,肺 叶,肺 叶,肺 叶,左下叶,肺小叶和腺泡,每一肺段有许多肺小叶组成,其直径约1-2.5cm,中心有一支小叶支气管伴随小叶动脉进入。小叶之间有 疏松的结缔组织间隔小叶间隔,其中有小叶静脉和淋巴管。 每支小叶支气管分出3-5支末梢细支气管,每支末梢细支气管以远的肺结构称腺泡肺部病理改变(实变)的基本单位,直径4-7mm。当发生实变时,表现为类圆形结节状致密影称腺泡结节样病变,X线所能识别的最小单位 末梢细支气管继续分出呼吸细支气管,以后再分为肺泡管、肺泡囊,最后为肺泡。

10、,腺泡,气管、支气管,气管:起于环状软骨下缘,长11-13厘米,宽1.5-2厘米 。 在胸5-6平面分叉为左、右主支气管。 分叉角600-850。 右侧为200-300,左侧为300-450。,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断层,两侧支气管的分支形式,气管、支气管造影,气管、支气管造影,肺实质与肺间质,肺组织由肺实质与肺间质组成。 肺实质为肺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包括肺泡与肺泡壁。 肺间质是支气管和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及脏层胸膜下由结缔组织所组成的支架和间隙。正常情况下,肺间质不显示,当有病理组织积聚可显示,正常X线表现:纵隔,1.位置:胸骨之后,胸椎之前,界于两肺之间,上为胸腔入口,

11、下为膈两侧为纵隔胸膜和肺门。 2.组成:心脏、大血管、气管、食道、主支气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及脂肪等 3.划分九分法 4.生理改变:立卧、呼吸有关,小儿胸腺。,纵隔,纵隔的病理改变,移位:a.向健侧移位胸腔压力增高b.向患侧移位胸腔压力减低 增宽:炎症、肿瘤、增大淋巴结、食道极度扩张、椎旁脓肿等。 纵隔摆动:常见于支气管异物及早期肺癌。纵隔气肿:气体进入纵隔在两侧边缘出现透明气带影。,纵隔增宽,正常X线表现:膈肌,组成:隔胸、腹腔的一块扁肌,有中心腱和周围肌性部分组成。 膈孔:膈肌上有三个裂孔 主动脉裂孔:位于腰1前缘水平,其中有主动脉、奇V、胸导管和内脏N 胸膜裂孔:是位于膈肌肋部和腰部

12、肌束间的三角形裂隙 胸骨旁裂孔:是位于胸骨部和肋部肌束间的三角形裂隙 胸膜裂孔和胸骨旁裂孔是横膈的薄弱区,好发膈疝,膈肌,膈肌,形态:左右两叶圆顶状。 位置:第九、十后肋高度相当于第六前肋。 高度:右高于左1-2厘米。 运动:正常时运动对称。 肋膈角:前、后、侧肋膈角,心膈角 正常变异:局限性膈膨升,波浪膈。,膈肌,膈肌,膈肌的病理改变,膈上升腹压增加或胸压减低:腹水、肺不张、肺纤维化膈下降胸腔压力增加:肺气肿、气胸及液气胸、胸腔积液 膈膨升一侧膈肌发育不良 运动减弱胸腹部炎症 矛盾运动一侧膈膨升,膈神经麻痹,基本病变X线表现,胸部可发生多种病变,不同病因的疾病所共有的X线表现基本病变的X线表

13、现,熟悉掌握,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才能正确诊断。 呼吸系统基本病变X线表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支气管阻塞及其后果,肺过度充气与肺气肿 1.局限性阻塞性肺过度充气 2.代偿性肺过度充气 3.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肺不张 1.一侧性肺不张 2.肺叶不张 3.肺段不张,肺过度充气与阻塞性肺气肿 1.局限性阻塞性肺过度充气,阻塞原因:腔内肿瘤、异物、血块、分泌物腔外肿瘤、肿大淋巴结压迫所致 发生机制:支气管部分阻塞活瓣作用。空气吸入,不完全呼出,该支气管所分布的范围肺泡,含空气量增多,产生肺泡过度膨胀肺气肿。 X线表现:肺野局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变细。早期肿瘤、支气管异物可出现纵隔摆动。,肺过

14、度充气和阻塞性肺气肿 2.代偿性肺过度充气,肺切除后或肺不张后胸腔负压增加,邻近或对侧肺被动性过度充气以代偿失去的换气空间。 X线表现:与对侧比较,代偿部位的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纹理分散、稀疏。,肺过度充气和阻塞性肺气肿 3.慢性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机理:广泛小支气管不全性阻塞形成活瓣性呼气性梗阻,则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肺泡过度充气并有肺泡壁破坏。如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尘肺等 X线表现:(1)双肺野透明度增强,不随呼吸而改变。肺内可发生肺大泡。 (2)肺纹理纤细,稀疏,变直,双侧膈肌低平,运动减弱; (3)桶状胸,肋间隙增宽,纵膈狭长,侧位片胸骨后间隙增宽; (4)严重者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及肺心

15、病,阻塞性肺气肿 右侧肺,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多种原因引起支气管完全阻塞,肺内气体逐渐被吸收减少,肺萎缩,体积缩小肺不张。 原因:先天性少见,后天获得多见:肺压迫及纤维化,支气管腔内阻塞与腔外压迫。 发生机制:支阻后,肺内气体多在1824h内被循环的血液所吸收,肺叶萎陷,肺泡内可产生一定量的液体。 后果:并发肺炎或者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不张:X线表现,一侧性肺不张:患侧肺野均匀致密,纵膈向患移位,肋间隙狭窄。健侧肺可有代偿肺气肿。 肺叶不张:各肺叶不张的X线不同,其共同点是:A、肺叶缩小,密度均匀增高;B、叶间裂向心性移位;C、纵膈及肺门可有不同程度向患侧移位。D、邻近肺叶可出现代偿性肺气

16、肿。 1)右肺上叶不张;2)右肺中叶不张较为常见;3)左肺上叶不张;4)下叶不张。,阻塞性肺不张:X线表现,肺段不张(较少见):单纯肺段不张,后前位一般呈三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门,肺段缩小。 小叶性不张: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及支气管肺炎,未稍细支气管被粘液阻塞。X线表现:多数条纹,片状影,其周围可有透明的气肿带。,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不张:右上叶,阻塞性肺不张,右下叶肺不张,左下叶肺不张,肺部病变 :渗出与实变,渗出机体的急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是渗出。 X线表现:密度不太高的较均匀的云絮状影,边缘模糊,与正常肺组织无清楚界限。 实变:肺部急性炎症进展至某一阶段,肺泡内的气体被血管渗出的液体、蛋白及细胞代替,形成渗出性实变。病理性液体可以是炎性渗出液(肺炎,渗出性结核),血液及水肿液(肺出血、肺水肿)。,实变的X线表现,a、小叶实变:单一的片状致密影,边缘模糊; b、小范围的实变随病变进展成为大片实变; c、大叶实变:其中心区密度高,边缘区较淡,常以叶间裂为界,形成肺段或大叶形阴影。 d、支气管气像: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则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的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支气管气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