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中考新题)浙教版第课时力(ppt)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4370418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中考新题)浙教版第课时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中考新题)浙教版第课时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中考新题)浙教版第课时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中考新题)浙教版第课时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中考新题)浙教版第课时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中考新题)浙教版第课时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中考一轮复习科学精品课件(含中考新题)浙教版第课时力(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时 力,第10课时 力,浙江教育版,第10课时 中考解读,中考解读,浙江教育版,选择、简答 和分析计算,第10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1 力,(1)力是_对_的作用。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 (2)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能改变物体的_,力能改变物体的_。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主要体现为_、_的变化,任意一项改变就意味着运动状态的改变。 (3)力的三要素:力的_、_和_。,物体,物体,相互的,形状,运动状态,大小,方向,作用点,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4)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

2、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力的作用点和力的_,不表示力的_。 (5)测量力的工具:_,实验室常用_,其制作原理是_。 (6)力的单位:_,符号是_。,提醒要点 一个物体发生了形变或者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会存在力的作用。,方向,大小,测力计,弹簧秤,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牛,N,第10课时 考点聚焦,【针对训练1】 2010烟台 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_。(只填序号),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点拨 不相互接触的

3、物体也能发生相互作用,如磁铁吸引铁质物体;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会有力的作用,如两个物体并排接触,其中一个物体拿走后,对另一个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则两物体没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此,力的存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没有力,原来运动的物体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2 弹力 重力,(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重力的方向总_。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_,g9.8牛/千克(g表示_。) (3)作用点:物体的重心。,提醒要点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重力不属于物体的属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但质量不与重力成

4、正比。,地球,竖直向下,Gmg,质量为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牛,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D,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A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B称量时钩码的重力势能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C弹簧秤的示数为1.0牛 D钩码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点拨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重力不是物质的属性,前者不随位置改变而改变,后者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根据Gmg ,可以说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但不能说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考点3 摩擦力,(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正在发生_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

5、碍相对运动的力,这就是_力。 (2)分类: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_时所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影响因素:a._; b_。 静摩擦力:其大小要根据静止状态时_来分析;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_时所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相对运动,摩擦,滑动,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二力平衡,滚动,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_;_;_。 (4)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_;_ _;_ _。,提醒要点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不

6、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许多时候,摩擦力可能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如用传送带传送物体。,增大压力,使接触面更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减小压力,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B,第10课时 考点聚焦,浙江教育版,点拨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把滚动改为滑动。给自行车加润滑油会使接面变得更光滑,摩擦力会减小;自行车脚踏板上有花纹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力增大;给木箱装上轮子,把滑动摩擦改变成了滚动摩擦,摩擦力减小;磁悬浮列车行驶时,通过磁场力的作用,列车会浮起稍离开轨道,摩擦力减小,速度变快。,第10课时 综合突破,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第10课时 综合突破,浙江

7、教育版,(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填选项前的编号) 木板的质量m1; 滑块的质量m2; 砝码的质量m3; 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_ _。 (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_ _。,m4g,第10课时 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点拨 根据二力平衡,当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拉力,产生拉力的物体是托盘和砝码。因此拉力大小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相等。不过实验时,托盘和砝码由于重力作用加速向下运动。要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困难

8、。,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二力平衡等知识,同时还考查实验评价的能力。体现科学探究、能力立意、关注实验的命题思想。,第10课时 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50,10,第10课时 综合突破,浙江教育版,点拨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贴在墙上的物体,物体所受摩擦力与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与对物体的压力大小无关。在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第10课时 跟踪演练,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1(4分)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表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

9、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A,点拨 滚动轴承把原来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目的是减小摩擦力。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旅客被气流推到铁轨上带来生命危险,因为火车运动速度快其周围的气流运动速度也快,气流流动速度越快气压越小。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A,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A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仍然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B图中投篮时,篮球脱手后在空中下降的过程中,福娃对篮球不再做功 C图中击出的羽毛球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 D图中用桨向后划水

10、,皮划艇会前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点拨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受到重力作用但没有脚的踢力,篮球下落主要是重力做功。,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3(4分)小明用图106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 图106,D,点拨 实验需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大小均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4(4分)2010绍兴小敏在观赏2010年世乒赛时,对乒乓球和球拍产生了下列四种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 )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

11、惯性 B乒乓球改变运动方向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C乒乓球给球拍的力和球拍给乒乓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接触时,乒乓球先给球拍一个力,球拍然后也给乒乓球一个力,B,点拨 惯性是物体一种属性,与其运动或是静止无关,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主要包括其运动速度大小或运动的方向。乒乓球对球拍的力与球拍给乒乓球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5(4分)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 A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B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 C旱冰鞋底装有滚轮 D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D,点拨 轴承中的滚珠和旱冰滚轮的作用都是把

12、滑动变滚动减小摩擦力,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目的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压力来减小摩擦力。,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D,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点拨 牙刷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力为手对牙刷的拉力和刷毛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点拨 力的图示要体现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规则物体重力的作用点在一般在其重心上,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答案 如图所示:,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1)比较图109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 _。 (2)图109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相同。 (3)图109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3、是_牛。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_摩擦力;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_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_实际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压力大小,2.2,大于,小于,小于,(5)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因而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确保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你的做法(画图或文字说明):_ _。,做法如图所示,或用电动机牵引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其他方法正确的同样给分),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第10课时 跟踪演练,浙江教育版,点拨 甲、乙两图变量是压力,控制变量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乙、丙中木块与铜块叠放可保证压力大小相等。弹簧秤读数要从“0”开始,当拉力大于摩擦力时木块会做加速运动,小于摩擦力时将做减速运动。固定弹簧秤手拉木板更容易让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用机器代替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