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67760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关的关 系系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民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最有价值的观念,这种观念与马 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融合一体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党 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 为本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含义又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群 众观的精髓,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一、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是一脉相承的 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 人为本中的人,首先

2、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即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以人为本就是为广 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并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时起,就将为人民服务鲜明地写在 自己的旗帜上。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 讲话深刻指出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 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 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 为本在当代中国就是以人民为本。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

3、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认为社会实践主体 是广大人民群众,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即劳动群众的 历史,并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科学结论,肯定人民群众 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结束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长期统治,恢复 了人民群众作为世界历史创造者的本来面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 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力 量。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继承了马 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精神,突出地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的利益同历史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人民群众的历史活本文由.收集整理动构成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推动 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以人

4、为本发展观的要义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 为谋求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断 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倡 导的以人为本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 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彻底地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心一意谋发展,代表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一哲 学基础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之一。其基本 内容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

5、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的全面 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性和 根本宗旨最生动、最直接的概括和表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作为无 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群众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一哲学 基础。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 的创造者的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共产党能否正 确认识和自觉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 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既是一个根本立场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党的 性质、宗旨和盛衰兴亡的政治原则问题。历史活动是人民的事业, 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事业来自人民的参与和实践。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无一不

6、是人民的努力和创造。现在,我 们党和国家正处在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我们党 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我们党只有更 好地领导和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的权力,充分调动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才能完成这一 伟大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摆在发展的第一位,把满足 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 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相信人民,我们党就能获 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困难。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系统展现了党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

7、前进的决定性力量的科学认识。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刻揭示了我们党以实现全体人民利益 为目标的群众史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政党。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 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 奋斗的党。党的一切政策和措施,都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 利益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谋发展,促发展,就是要求我们要把人民的 利益、愿望和需求作为执政、施政的出发点,把努力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目

8、的,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正确地服 务于人民。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切实保障人民群 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切实维护、发展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和长远利益。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展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 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具体运用,是我们党的 根本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必然要完全以人民的意志为出发点,必然要从群众 中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必然要完全靠人民的行 动来实现,必然要到群众中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观,要求我们从人民的根本利

9、益出发谋发展,这是从群众 中来;要求我们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到群众中去。 党的根本出发点决定了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党的基本领导方法体现 了党的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深刻反映了 政党与群众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只有根植于人民 群众之中,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才能巩固执政地位,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自觉地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凝聚广 大人民群众一道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努力 做到在思想上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代表

10、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 决策上以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为依据,让人民成为社会发展成 果的受益者;在贯彻中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调动群 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作风上努力培养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自 觉强化谋事想民的责任意识,关心民生,体察民情,忠实实践三个 代表,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三、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 (一)以人为本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 观的产物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 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 一切为了解放人和发展人,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主动

11、性和创造性。中国共产 党人以人为本思想,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看作历 史的创造者的思想,完全尊重和依靠群众。以人为本思想是与马克 思历史唯物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 现。以人为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面,是遵 循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必然结论。 (二)以人为本发展观是马 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最新理论成果 1.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谋求社 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从满足人民的需求与发展出发,实现好、维 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要求和体现。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谋发展、促发 展,就是要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必须考虑人

12、民群众的实际承受力, 领导者的决策应充分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只有真正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发展才能获得持久的动 力。 2. 人民群众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是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要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离 开人民群众这一发展主体,再好的发展思路和方案也难以实现,只 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社会 的快速发展。 3. 利益标准是检验社会发展成果的根本标准。 是否有利于人们需要的满足和自身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

13、益,是衡量改革、发 展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得失成败如何,就是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 到不断提高,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维护,看是否促进了人的 全面发展。 4. 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人民不仅是创造发展的主体和手段,而且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 仅是发展的实现者,而且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一切发展都必须依 靠人民,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这是群众路线观的精髓,也是科 学发展观的精髓。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民主法制目的是不 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政 治生活需要。我们党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生动地诠释着马克 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获得了更加丰富而又带有 鲜明时代特征的理论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实质上就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