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古代诗词定稿 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366160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古代诗词定稿  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诗词古代诗词定稿  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诗词古代诗词定稿  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诗词古代诗词定稿  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诗词古代诗词定稿  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古代诗词定稿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古代诗词定稿 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得和颜悦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大意】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大意】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意】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开始立志于学问,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不会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

2、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时就能随心所欲,任何想法都不越出规矩。”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大意】孔子说:“君子是用道义来团结人,而不是为私情勾结拉拢人,小人是为私情勾结拉拢人,而不是用道义来团结人。”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大意】孔子说:“处于上位却待人不宽厚,举行仪礼时却不恭敬认真,参加丧礼时却不哀伤,这样的人,我还有什么可看的呢?”,古代诗词备考二轮专项复习 怎样读懂诗歌,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考题剖析,一、时代分布2012年所选择的18首诗歌,唐代6首,宋代7首,金代2首,元代2首,明代1首。其中选诗最多的是宋代,

3、其次是唐代,再次是金代、元代,最少的是明代。金、元两代作品今年考了4首,为历年来之首。所选诗词年代最远的是唐代,最近的是明代。唐宋诗词约占70%,显而易见,唐宋诗词仍然是考查的重点。,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考题剖析,二、诗词的体裁所考诗词中,诗共13首,词共5首。诗的比例约占70%,词的比例约占30%。从诗词体裁而言,选择了5首七言绝句,6首五言律诗,2首七言律诗,5首小令。命题者选择短小精悍的诗词来考查,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突出重点,又能综合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考题剖析,三 、作家的情况18首诗歌涉及17位作者(其中有两首作者同是杨万里)。考生稍微熟悉的诗人有贾岛

4、、温庭筠、秦观、晏几道、杨万里等5位;可能有印象的是张九龄、晁补之、元好问、李益、张耒等5位;完全不熟悉的有金銮、修睦、曹伯启、钱珝、白珽、王寂、李纲等7位。总体来说,可谓“半生半熟”。这符合了诗歌鉴赏考查的对象是一流作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流作家的一流作品的大趋势。,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考题剖析,四、所选诗词的题材从题材看,咏物言志、山水田园、送别感怀、边塞战争、 羁旅思乡、抑郁失意等都有涉及。 五、分值较稳定2012年最高分值为北京卷17分,与2011年持平,是近年来分值最高的诗歌鉴赏题。此外,分值比较高的还有全国新课标卷、辽宁卷,为11分;江苏卷与前两年持平,为10分。最低分为6分,分别为

5、重庆卷、福建卷;绝大多数省份的分值在8分左右。,题目常常是切入点,它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和主旨。 如:陶渊明 归园田居王昌龄 送柴御史王 建 雨过山村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1读题目,back,1读题目,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题目是“登科后”,结合内容,理解此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在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成语?,春风得意 走马看花,题李凝幽居 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高考题: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闲

6、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结合题目,谈谈这一项为什么不恰当。,“幽居”是僻静的居处。“少邻并”是指“很少有邻居紧挨着作伴”。,1读题目,(1)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倡导建功立业!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式微,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南宋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靡,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2)看作者的创作风格。 一是主体风格: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豪放派婉约派,2、读作者,back,Go 1

7、5,二是个体风格: 曹操诗豪放磅礴 渊明诗淡远闲静 昌龄诗雄壮豪迈 太白诗激越豪放 少陵诗沉郁顿挫 居易诗平易浅近 王维诗恬淡优美 李贺诗奇诡谲幻 杜牧诗旷达绰约 商隐诗含蓄典雅 贾岛诗清寒峭瘦李煜词颓蘼伤感 晏殊词明朗疏淡 永叔词清丽明媚 希文词苍凉悲壮 柳永词婉约缠绵 东坡词雄浑豪放 少游词小巧真切 清照词委婉清新 姜夔词清峭秀远 稼轩词雄奇奔放,3、走近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遭遇、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back,Go 15,台 城 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

8、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用对比的手法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2读作者,赤 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咏史诗,诗歌后两句借用三国“赤壁之战”中的有关的典故来议论,借以抒发什么样的情怀?,通过对周瑜侥幸成功的议论,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3读尾联,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 江南好风景,落花

9、时节又逢君。【注】李龟年是开元、天宝年间著名的音乐家。,读尾句,你能读懂杜甫这首诗的内容吗?,“落花时节” 反衬离乱的时势和两人的飘零身世。朋友的相逢本来是应该高兴的事情,但偏偏是落花遍地的暮春三月,用花落春去的自然背景表明诗人心情的黯然和个人处境的悲凉,也映射盛世的衰微,形成昔盛今衰的对比。,3读尾联,4读意象,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美人 神女 灵修 杜鹃 磁针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白雪 玉壶 冰心,离别、游子,凄凉悲愁,高洁隐逸,国君,坚贞,思乡,音信、书信,高洁,梅花绝句(其三) 陆游闻

10、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注】坼(h):裂开。,怎样理解“雪堆”这个词?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雪堆”是比喻。比喻梅花像白雪一般(布满四周山中),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笑傲寒风的梅花的爱慕心情。,4读意象,(宋诗)送 春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子规”(杜鹃)在古诗中一般通常作为怎样的意象?这首诗中“子规”的形象与通常的有什么不同?,“子规”在古诗中通常是孤寂、哀愁的意象,而在本诗中却是对一个美好事物执著不懈的追求的形象。,4读意象,夜 雪 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

11、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这首诗哪一个是关键词?作者借这一关键词表达了内心什么样的感受?,关键词是“重”字。“重”显出雪下得猛,下得久,所以才有下句的“折竹声”。这一“重”字表现了诗人谪居江州时内心的孤寂(寂寥)、沉重。,5读关键词,“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5读关键词,(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总 结,要读懂诗歌,注意以下的几个角度 :1、读题目2、读作者3、读尾联4、读意象5、读关键词,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