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实务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4357787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实务考试试题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07年实务考试试题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07年实务考试试题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07年实务考试试题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07年实务考试试题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实务考试试题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实务考试试题答案解析(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11,1,2007年实务考试试题答案解析,材料工程发明审查部 010-62084729 祁建伟,2018/9/11,2,试题内容,一 无效实务题1. 针对无效宣告请求撰写一份意见陈述书。2. 修改权利要求书。3. 简述法、细则以及指南中关于无效期间修改的有关规定。 二 撰写实务题1. 根据客户提供的技术说明、并考虑对比文件所反映的现有技术,为客户撰写一份权利要求书。2. 如果所写的权利要求书中包含两项以上独立权利要求,简述可合案申请的理由;若认为该申请的一部分内容应当作为分案申请提出,应予以说明,并撰写出分案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2018/9/11,3,一、无效实务题,试题背景

2、: 某请求人针对专利权人拥有的、名称为“包装体”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07年6月4 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同时以对比文件1和2作为支持其无效理由的证据,随后,请求人又于2007年7月12日提交了补充意见和对比文件3。专利权人委托应试者所在代理机构办理无效事务,应试者受该代理机构指派,针对无效宣告请求书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意见陈述书,必要时可对权利要求书进行修改。,2018/9/11,4,专利申请日 2001年10月11日,2018/9/11,5,2018/9/11,6,一、 无效实务题,1、对实用新型专利的理解(事实A59) 认识自我 2、对无效请求书和补充意见的分析(证据和理由)

3、 -认识对手 3、前景的分析(针对性和前瞻性) -认清结果,2018/9/11,7,1、对实用新型专利的理解,权利要求书(A59)1. 一种用于封装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体包括由不透气材料构成的不透气性外包装层和由透气性材料构成的透气性内包装层,可吸收或产生气体的物质封装在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带状部件。,2018/9/11,8,1、对实用新型专利文件的理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和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粘接在一起,所述包装体通过密封口封住,所述带状部件粘接在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

4、的外表面上,所述带状部件与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之间的粘接力大于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与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之间的粘接力,当沿着与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外表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牵拉所述带状部件时,可使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撕开,使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2018/9/11,9,2、对无效请求书和补充意见的分析,1. 对无效理由和证据的初步分析(两个理由)A22 A26.4 R65.2,2018/9/11,10,对比文件1(证据1)中国专利公开说明书的附图 优先权日: 2000年11月8日 申请日: 2001年11月7日 授权公告日:2002年4月17日 E类文献,2018/9/11,11

5、,对比文件2(证据2)中国专利公开说明书的附图 公开日:1999年1月9日 现有技术,2018/9/11,12,对比文件3 2007年7月12日补交的证据 中国专利公开说明书的附图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超出举证期1个月,2018/9/11,13,2、对无效请求书和补充意见的分析(新颖性),权利要求1相对于证据(1)或(2)无新颖性证据(1)或(2)分别披露了权利要求1的全部技术特征。 权利要求2或3相对于证据(1)或(2)有新颖性 证据(1)或(2)均未披露权利要求2限定部分的技术特征(有关带状部件的技术内容) 证据(1)或(2)也都没有披露权利要求3限定部分的技术特征(带状部件的位

6、置及连接关系)。,2018/9/11,14,2、对无效请求书和补充意见的分析(创造性),证据(1)E类文献 不能评价创造性,不予考虑。 证据(2)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2和3的结合相对于证据(2),区别特征是带状部件和该带装部件与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的连接方式(实质性特点) 其解决了“能方便地撕开外包装层”这一技术问题,产生了有益效果(进步性) 有创造性。,2018/9/11,15,2、对无效请求书和补充意见的分析(其它),A26.4权利要求2和权利要求3分别仅引用了权利要求1,在权利要求2中新增加的带状部件未写明与独立权利要求1中出现的技术特征的关系(缺位置关系),权利要求3中进一步限定的技术特征带

7、状部件在权利要求1中未出现过(无引用基础),2018/9/11,16,3、对前景的分析(针对性和前瞻性),证据(1)或证据(2) 影响权利要求1的新颖性 权利要求2和3不符合A26.4的规定的理由能够成立。因此若不对权利要求书采用合并式修改,则本实用新型专利将被宣告全部无效。 证据(1)或证据(2) 不能够破坏权利要求2或3的创造性删除权1,并将权2和3合并后可克服权利要求2和3不清楚的问题。 因此,有可能使该实用新型专利维持部分有效。,2018/9/11,17,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1. 一种用于封装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包装体,所述包装体包括由不透气材料构成的不透气性外包装层和由透气性材料

8、构成的透气性内包装层,可吸收或产生气体的物质封装在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体还包括一个带状部件,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和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粘接在一起,所述包装体通过密封口封住,所述带状部件粘接在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的外表面上,所述带状部件与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之间的粘接力大于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与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之间的粘接力,当沿着与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外表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牵拉所述带状部件时,可使所述不透气性外包装层撕开,使所述透气性内包装层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2018/9/11,18,针对无效宣告请求书的意见陈述书,第一部分开场白 第二部分修改说明(可附上权利要求书) 第

9、三部分证据分析、确认(时间、内容) 第四部分新颖性、创造性(A22) 第五部分其它答复理由(视请求书而定) 第六部分结论(注意引用法条),2018/9/11,19,意见陈述书正文,第一部分(开始部分) 1、开场白收到请求书 2、答复对象,2018/9/11,20,第二部分(修改说明)修改方式权合并,删除;方案删除 修改原则(指南385页)四个原则(可选) 结论符合A33、A26.4和指南的规定 (可附上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2018/9/11,21,证据(1)CN 1345678A ,申请日为2001年11月7日,优先权日为2000年11月8日,公开日为 2002年4月17日 (E类文献) 证

10、据(2)CN 1234567A ,公开日为1999年1月9日(现有技术) 证据(3)CN 1223567A ,公开日为1998年8月19日(超出举证期) 结论仅针对证据(1)和(2)陈述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理由。,第三部分(证据分析、确认),2018/9/11,22,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 具有新颖性 -相对于证据1 单独对比(E类文献) 区别特征 结论+法条,第四部分(新颖性、创造性),2018/9/11,23,第四部分(新颖性、创造性),-相对于证据2 单独对比(现有技术) 区别特征 结论+法条,2018/9/11,24,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 具有创造性 -相对于证据1 E类文献,不能够评价创造性,

11、不予考虑。,第四部分(新颖性、创造性),2018/9/11,25,第四部分(新颖性、创造性),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 具有创造性 -相对于证据2 1、接近 2、区别带状部件、连接方式及位置关系 3、问题外包装层不便撕开,保证效力 4、启示非显而易见/实质性特点(证据2没有公开该区别特征;非惯用技术手段)效果进步性 5、结论引用法条,2018/9/11,26,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符合A26.4 的规定 1、写明了包装体包括有带状部件 2、写明了带状部件与内、外包装层的位置关系和连接方式,第五部分(其它理由),2018/9/11,27,第六部分(结论),1、符合A22条有关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规定 2、符合

12、A26.4条有关清楚表述请求保护范围的规定 3、请求在上述修改文本的基础上维持专利权有效。,2018/9/11,28,有关无效期间专利文件修改的规定,2018/9/11,29,第二题-撰写实务题,试题背景: 材料-实用新型专利+上述三篇对比文件 (限定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水平) 要求-撰写一份发明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书 既要符合法、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规定,又要具有尽可能宽的保护范围以最大限度地维护申请人利益。,2018/9/11,30,确定主题,技术内容附图说明1、包装体2、包装体长带3、包装体供给方法4、包装体供给系统,2018/9/11,31,2018/9/11,32,2018/9/11,3

13、3,1、包装体,1、一种用于封装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包装体,包括透气性内包装层,置于所述透气性包装层整个外部的不透气性包装层,其特征在于,该包装体还包括用于撕开不透气性包装层的撕开部件。R20.2 A26.4?(实施例1和2),2018/9/11,34,1、包装体,1、一种用于封装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包装体,包括:由透气性部分和不透气性部分构成的封装所述物质的包装层,置于所述包装层的透气性部分整个外部的不透气性包装层,其特征在于,该包装体还包括用于撕开不透气性包装层的撕开部件。R20.2 A26.4?(实施例3),2018/9/11,35,1、包装体,1、一种用于封装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

14、物质的包装体,包括透气性包装层,置于所述透气性包装层外部的不透气性包装层,该包装体整体不透气,其特征在于,该包装体还包括用于撕开不透气性包装层的撕开部件。(参考答案),2018/9/11,36,1、一种用于封装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包装体,包括一个至少部分由透气材料制成、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内包装层,以及用于使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与周围环境相隔离的不透气外包装层,其特征在于,该包装体还包括用于撕开不透气性包装层的带状或绳状部件。 (可选方案1),1、包装体,2018/9/11,37,包装体,1、一种用于封装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包装体,包括透气性内包装层,和不透气性外包装层,其

15、特征在于,该包装体还包括用于撕开不透气性外包装层的带状或绳状部件。(可选方案2),2018/9/11,38,1、包装体(产品权利要求),1、主题限定 用途限定(性能限定) 2、结构、组成 内包装层+外包装层+带状或绳状部件 3、位置关系(连接方式) 验证步骤: R20.2 A26.4,2018/9/11,39,1、包装体从属权利要求,针对其中的每一个特征逐项限定 1、对撕开部件的限定 带状或绳状部件 撕开部件设置在不透气性包装层内或外表面 撕开部件与内、外层的粘接力 撕开部件从边缘处穿出,2018/9/11,40,1、包装体从属权利要求,2、对内、外包装层的限定 内、外包装层粘接在一起 内、外包装层仅在其周缘部分相粘接 3、对包装层的限定 由透气性部分和不透气性部分构成 不透气性包装层粘接在透气性部分上 透气性部分和不透气部分整体或分体形成 透气性部分通过在不透气性部分上局部穿孔形成,2018/9/11,41,1、包装体从属权利要求,注意引用关系 被引用权利要求的编号和主题 引用要有基础 注意多项引用多项的问题,2018/9/11,42,2、包装体长带,13、一种包装体长带,由多个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包装体通过各连接部连接而成,各包装体上的撕开部件形成一连续的撕开部件,所述连续的撕开部件具有一空余端头。 (参考答案),2018/9/11,43,2、包装体长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