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大众化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357728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专业大众化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计专业大众化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计专业大众化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会计专业大众化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会计专业大众化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专业大众化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专业大众化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专业大众化和特色化,会计历史,1.原始印度公社时期,就出现了记账员。 2.西周时期,设有“司会”之职,接受朝廷和地方官员的会计文书并进行考核。 3. 1315世纪,在工商业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复式记账法。 4. 1494年,意大利人帕乔利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阐释了复式记账法,为会计制度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5. 1819世纪,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诞生了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及审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等业务。,历史走到今天,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中国的会计也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说到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让我们对中国的会计又提高了新的认识。,中国会计国际

2、化,1.会计准则规范的国际化; 2.会计实务水平的国际化; 3.会计人口素质的国际化。,我国会计特色客观表现,1.会计管理体制的垂直性。形成“国家财政部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厅(局)县(盟)财政局”的垂直会计管理体制。 2.会计规章的层次性。,纵向:会计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横向 :基本会计法规与行业会计法规以及综合会计法规与专业会计法规,3.会计制度的强制性。 4.会计实务的先进性。 5.会计工作的矛盾性。 6.会计人员的依赖性。 7.会计手段的双重性。 8.会计教育的抽象性。 9.会计研究的分极性。,总结: 大众化与特色化并存,让我们对会计有了更新更好的认识,让我们看清专业更深层次的含义。我们明白于自己的专业,服务于自己的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