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三题温如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355570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三题温如敏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语文教学三题温如敏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语文教学三题温如敏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语文教学三题温如敏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语文教学三题温如敏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三题温如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三题温如敏(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第一个问题,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2/44,语文课承担部分文学教育功能,是必要的。这也是素质教育重要的部分,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3/44,人需要做点白日梦,特别是年轻时候,文学就充当白日梦,可以调节生活,宣泄、寄托或者转移,可以体验世界的方方面面。,4/44,语言文字运用,这是语文课的本义,基点,核心。,5/44,从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感情世界的需要,以及语言表达的需要两个方面,决定了语文课必须有一些文学教育。,6/44,语文教育并不等同于文学教育,更不能以文学教育取代语文教育。语文课考虑的是培养一般公民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提升审美能力,而不是训练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不是

2、培养作家文人。,7/44,语文课和文学教育关系密切,但教学重点不是“文学”,而是语言文字运用,在此过程中,很自然也连带培养了文学素养。,8/44,语文课所要实现的不是培养创作和批评能力,主要是审美鉴赏能力。,9/44,一是仍然指向语言能力语文素养。这就和大学中文系学文学史文学理论或创作课有别; 二是注重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进入状态,发挥想象力,挖掘灵性与悟性,个性化阅读为主。三是不要把功夫放到技巧和手法的运用上面,不要过多讲文学知识,少量必要的文学知识可以随文学习。,10/44,讲文学作品,“读”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或朗读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核想象中得到熏陶,从而提升

3、审美能力。,11/44,“第一印象”的获取必须通过整体感受。读一首诗,不要一开始就字斟句酌,不妨在整个作品一气读完后,体会一下其中给自己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12/44,第一印象的获取必须通过整体感受。读一首诗,不要一开始就字斟句酌,不妨在整个作品一气读完后,体会一下其中给自己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二,阅读教学常见的通病。,13/44,二,阅读教学常见的通病。,第一种病是“梯度丧失”。 用主题来划分教学单元或板块,往往顾此失彼,很少考虑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难体现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教材编写的这种新的偏向,是片面理解“人文性”所造成的。,14/44,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急躁症”。

4、一切还是瞄准考试,便都很功利,很焦躁,都在搞“提前量”,随意增加教学难度。,15/44,对现有教材不能迷信,不能照本宣科,要有自己的规划和调整。不必死板地按照现有教材的体例和顺序进行教学,教师们可以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对现有教材做必要的调整。,16/44,阅读教学常见的第二种通病,是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学生读得少,“读”被挤压了。还有,就是讲课太琐碎,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17/44,无“语文性”的“问答”,我把它称为缺少思维深度的“浅问答”,真有点浪费时间。,18/44,语文能力的综合培育,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在大量阅读中去逐步习得。

5、“涵泳”,指的是浸润式习得,这是语文阅读教学最佳的境界。现在最需要改进的就是增加学生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默读与细读中咀英嚼华、涵泳浸润。没有默读和细读,没有涵泳,也就没有成功的语文课。,19/44,阅读除了获取信息、认识世界,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就包括前面说的“涵泳”。 要打破以往教师讲得太多,而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的偏向,当然,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20/44,阅读教学的第三个通病,是只关注课内,不关心课外,不让学生读课外书,读闲书。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对课外阅读并

6、不重视,甚至放弃了,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能是半截子的,不完整的。,21/44,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22/44,即使从“功利”角度考虑,让我们的语文课有些活力,学生考得好,又不至于失去学习兴趣,那我们也必须想办法“平衡”一下,让学生多一点自主选择读书的机会。,23/44,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语文生活”有所了解,能藉此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可能别开生面,并可以事半功倍,大大延伸出去。,24/44,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

7、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25/44,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止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26/44,语文教学要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来培育。一个人成年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贫穷富贵,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甚至基本上不怎么读书,就很难实现终身教育,也很难提升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27/44,三,写作教学能教什么,不教什么?,28/44,写教学已经成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盲点、一个死穴。 学生对写作普遍失去兴趣

8、,他们感受不到写作的乐趣;二,是学生阅读量很小,写作基础差,怎么努力也很难把水平提上去;三是写作教学观念陈旧,没有能够把写作看作是思维能力的体现,也就不把写作教学和思维能力的训练结合。,29/44,阅读养性,写作练习脑: “人的整体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也与知识结构、阅读有相当大关系,写作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写作使大脑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写作是锻炼大脑最好的方法。其实,保持对阅读和写作持久的热爱还可以培养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与写作可以提高素养,使人得到充实、宁静。”,30/44,写作教学其实是一种思维训练,同时也是一种美育。 在中小学,练脑,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

9、能力,这比获得知识更重要。,31/44,写作能力的提升归根到底要靠语文综合素养,靠积累,靠思维能力,而语文素养,包括思维能力、才情、个性、潜能,不全是“教”出来的,有很多东西“教”不出来,能“教”的只是一部分。,32/44,我们可以教学生如何“做文章”,教一般的路数和技巧,但很难教“做好文章”。,33/44,“文笔”并非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34/44,所谓“文艺腔”有这么几个共同点:多用排比、比喻;喜欢洋洋洒洒列数古今人物典故名言,显示有“文化底蕴”;堆砌词藻,走华丽的路子,大话空话多,炫耀文笔,很少是朴实、清晰、亲切的一路,没有几句是自己的话;预设开头结尾,彼此雷同。,35/44,高考

10、评分等级还是要改一改,适当淡化“文采”或“文笔”要求,强调文从字顺以及分析、概括、表达能力。,36/44,中考和高考作文主要考什么?主要还是考文字表达能力,当然,其中也就包括思维能力,至于文笔、文采,虽然也应纳入评分,但不应是主要的,考试也不应当侧重考这些。,37/44,语文高考的两个变化:一是除了专门的作文题,还把某些“作文因素”分散到其他试题中,让其他试题也担负一部分作文水平测试的功能。二作文命题由感性抒情转向理性分析。,38/44,写作教学中第二个不能教,就是“宿构作文”。,39/44,写作教学中第三个不能教的,是押题。,40/44,摆脱那种“宿构作文”的教学思路。也要改改“急躁症”,不能太功利,不能只面对考试,还是要着眼长远,着眼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再具体一点说,写作教学要当做是一种思维训练。,41/44,不应当给学生划太多禁区,毕竟是学生,应当让他们,思想自由地飞翔,让他敢想敢写敢歌敢哭,要他做一个真诚的人,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心灵世界。,42/44,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43/44,读写结合, 广泛阅读, 适当练写。,44/44,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