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4354109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综述,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此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4)以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

2、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6)了解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掌握课程标准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2)知道抗日战争经历了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的过程,体会民族性和全民性是这场战争的显著特点。,(3)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观察问题,认识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4)学习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加深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理解。,(1)通过对日军侵华罪行的学习,认识法西斯反人类、反社会的反动本质及侵略战争的罪恶。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思想;,(2)通过对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事迹的学习,激发学生的

3、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3)通过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明确“凝聚产生力量,合作诞生希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1)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对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认识;(2)对中共七大地位的理解;(3)对抗战精神的理解。,知识结构,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时局转变的关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全民族团结抗战,正面战场:血战台儿庄;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抗日民众;支援抗战,(1)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原因,中日民族矛

4、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根本原因;国内不断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起了关键性作用;国民党亲英美派的态度,蒋介石自身利益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2) 中共七大成为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大会的原因,从背景看,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肩负着从民族革命向民主革命转变的历史任务。从政治角度看,中共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根据形势的变化,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组织上看,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团,使遵义会议形成的领导集体更加团结和巩固。从思想上看,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完成党的工作任务提供了思想保证。,九一八事变,原因,日本:中国:,借口:,时间:,

5、影响:,蒋介石政府态度:,侵华野心由来已久 深陷经济危机,内战为其提供有利时机,柳条湖事件(沈阳),1931年9月18日,不抵抗,东三省沦亡;局部抗战开始,西安事变,发生,和平解决,时间: 地点: 根原: 发动者: 目的:,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标志着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中共态度:,谈判,中共代表:结果:,意义,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临潼 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 张学良、杨虎城 逼蒋抗日,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周恩来等,蒋接受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主张,全面抗战的兴起,标志:七七 事变,时间: 地点: 借口: 影响:,1937年7月7日 北平西南的卢沟桥

6、军演中一名士兵失踪 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表现:共赴国难,1937年7月8日: 1937年7月17日: 1937年8月: 1937年9月下旬:,中共通电呼吁团结,蒋庐山讲话表决心,合作宣言发表,中共决定改编军队,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概况,正面战场: 血战台儿庄,人物: 影响:,人物: 区域: 目标: 影响:,李宗仁 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彭德怀 华北 破袭交通线、摧毁据点 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提高了信心,血肉筑长城,背景:,南京大屠杀,时间: 手段: 人数: 目的:,1937年12月,枪杀、砍头、活埋、焚烧等,300,000以上,耀扬国威,,抗战胜利,准备:

7、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4月(抗战胜利前夕) 地点:陕西延安,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会议,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时间:,意义,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家地位;成为转折点;,国内:,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原因,日本:侵略性战争,失道寡助等。 中国:正义之战;实现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等。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际:,

8、单元感悟,交流园,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认识、感悟,能 跟大家 交流一 下吗?,“凝聚产生力量,合作诞生希望”。在国家危难之时,只有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阶级、任何党派和团体都应以民族利益为重;,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民众之中,单元感悟,1.“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 D.十年内战,单元大练兵,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A.扩大侵华 B.美日争夺激烈 C.抗日高潮出现 D.国共分裂对峙,c,D,3.“大义当前,不容反顾

9、,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过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为了炫耀自己的实力 B.逼迫蒋介石抗日 C.想要篡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D.为了投靠日本,4.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下列城市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时间最长的是( ) A.沈阳 B.北平 C.南京 D.武汉,B,A,5.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能一步步侵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帝国主义急于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B.东北边防联军执行不抵抗命令 C.国民党妥协退让 D.中国共产党刚刚建立,力量有限,6. 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的会议是( )A.中

10、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C,C,7. 抗日战争体现了以下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自觉意识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 . . .,A,8.200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初三一班召开了主题班会,发言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国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开始了局部抵抗 B.在抗战中出现了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著名战例 C.中国的抗战经历了由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日作战的历程 D.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

11、9、诊断题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向八路军发动进攻。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朱德等的指挥下,赢得“百团大战”的胜利,给日军以重大打击。全国各阶层民众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其中作曲家聂耳拿起笔做刀枪,创作了黄河大合唱。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陕西西安举行,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对日寇最后一战的政治报告。号召全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1945年8月,苏联向日本的广岛、东京投下两枚原子弹。八路军、和其他抗日军队,对日本侵略者展开大规模反

12、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图2 日本签署投降书,图1 中国人民庆祝抗战胜利,10.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请阅读与其相关的两幅图片,回答相关问题,(1)你认为图1中,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什么历史意义?,(2)图2,是否意味着日本对侵华事件进行了彻底、深刻的反思?请用史实加以说明.,(3)面对图片1和2你最想说的两句话分别是什么?,它洗刷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否,比如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政府篡改教科书等。,凝聚产生力量,合作诞生希望;反思战争,珍爱和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