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审计理论与实务(重点考点)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353965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59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审计理论与实务(重点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2017审计理论与实务(重点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2017审计理论与实务(重点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2017审计理论与实务(重点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2017审计理论与实务(重点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审计理论与实务(重点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审计理论与实务(重点考点)(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第 1 页前前 言言 NO.1 考试情况介绍NO.2 历年考题分值分布情况NO.3 2016 年考试复习指导一、考试情况介绍一、考试情况介绍(一)考试日期: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日期原则上为每年 10 月的第二个星期日。2016 年审计师考试时间: 2016 年 10 月 13 日。(二)考试时间:下午审计理论与实务,考试时间为 2.5 小时。 (三)考试题型与分值的分布:题量和分值 题型题量分值占试卷比例单选题303030% 多选题204040% 案例题(混合选择题)153030%其中,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各有五项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2、。多选或错 选不得分。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选对一项得 0.5 分。案例分析题:每个案例包括 5 道小题,每个小题 2 分。每道小题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 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有多项正确答案的小题,在无多选和错选 的情况下,选对一项得 0.5 分。 二、历年考题分值分布情况二、历年考题分值分布情况第一部分 审计理论与方法测试内容近三年均值第一章 总论4 第二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法律责任3 第三章 审计准则、质量控制标准和职业道德3 第四章 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4 第五章 审计标准、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4 第六章 审计取证方法4 第七章 内部

3、控制及其测评3 第八章 审计抽样 (*)5 第九章 审计报告3 第十章 效益审计3 第十一章 计算机审计(*)4 第十二章 审计管理3 约 40-45 分第二部分 企业财务审计测试内容近三年均值第一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6 第二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4 第三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9 第四章 薪酬业务循环审计3 第五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3 第六章 货币资金审计(*)10 第七章 财务报告审计(*)3约 55-60 分其中,带*号的章节初级资格考试不做要求。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第 2 页三、三、20162016 年考试复习指导年考试复习指导(一)基础班以知识体系为核心学习,覆盖

4、面较广。(二)习题班以考试中重要考点为核心学习,关注题目的表述,突出知识应用。(三)冲刺班理清思路,总体应对考试。基础班学习要点:1、以通过考试为目标,通过听课把握知识结构 2、分层次学习,结合会计知识 3、做练习和考试真题、从出题者角度考虑 例如,最近几年的考试中,对第十章效益审计出的单选题:【例题 1单选题】(2010 年)在效益审计中,将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与管理先进的同类单位相比,并借鉴其 实践经验的评价方法是(B.)。 A.评分法 B.标杆法 C.目标成果法 D.目标评价法答疑编号 6162000101【例题 2单选题】(2009 年)在效益审计中,根据实际产出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是否实

5、现的方法是 (B)。A.回归分析法 B.目标成果法 C.标杆法 D.价值分析法 答疑编号 6162000102谢谢大家!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第 3 页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NO.1 考情分析NO.2 内容介绍NO.3 内容讲解【考情分析考情分析】第一章介绍中外审计的起源,审计的定义、职能、分类、作用等审计基本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每年考试都有所涉及。分值一般占 4 分,都是在单选和多选的范围内。【内容介绍内容介绍】第一节 概 述第二节 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第三节 审计分类【内容讲解内容讲解】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审计产生与发展一、审计产生与发展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

6、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受托经营、受托管理所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 督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中国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记忆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 年 12 月 5 日,人大通过修改的宪法,规定我国设立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1983 年 9 月 15 日,国务院正式设立审计署,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相继建立。1994 年 8 月 31 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并于 199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006 年 2 月 28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通过了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自 2006 年 6 月 1 日起施 行。19

7、97 年 10 月 21 日国务院令发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2010 年 2 月,国务院公布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该条例自 2010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新条例进一步 明确了审计监督的范围,规范了审计监督的权限,加强了对审计机关的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2010 年 7 月 8 日经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其他国家的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略)(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它是经营管理实行分权制的产物。现代内部审计是 20 世纪 40 年代末才形成的。其主要标志:一是审计的方 法从过去的详细审计

8、改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二是审计的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效益审 计。【例题 1单选题】(2010 年)传统内部审计发展到现代内部审计,其主要标志之一是( )。A.从抽样审计变为详细审计B.从财务审计扩展到效益审计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第 4 页C.从报送审计变为就地审计D.主要实施效益审计,财务审计全部由社会审计组织承担答疑编号 6162010101【答案】B 【解析】传统内部审计发展到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标志包括:一是审计的方法从过去的详细 审计改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检查;二是审计的领域从财务审计扩大到效 益审计。所以选项 B 正确。2.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

9、发展1985 年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内部审 计监督制度。我国的内部审计在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扮演双重角色,一是代表国家利益,监督企业遵纪守法;二是 对本单位领导负责,确保企业经营决策所需信息的可靠性。2003 年 3 月 4 日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按照规定,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 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三)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西方国家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6 世纪末期产生。1720 年,英国发生一起有名的南海公司破产案,查尔斯斯耐尔对南海公司的会计账目 进

10、行审查,成为注册会计师第一人。2.中国社会审计的演进1980 年,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标志着注册会计师制度开始起步重建。198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 20 条规定:“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的财政部门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办查账业务。”1986 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1994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 会计师法。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注册审计师协会于 1995 年 6 月 19 日实行联合,成立统一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社 会审计的执业人员统一为中国注册会计

11、师。二、审计的含义二、审计的含义(一)审计的定义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职能)审计是由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为对象,对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的 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以判明有关资料的合法 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并出具审计报告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按照实施审计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进行的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第 5 页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

12、。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 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社会审计:也称独立审计、民间审计或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 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特征是独立性。(二)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审计主体:审计人,审计主体是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三)审计对象审计对象是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三、审计的独立性三、审计的独立性(一)审计独立性的表现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管理活动的独特之处(2011)。表现在组织

13、机构、业务工 作、经济来源和人员上的独立等多方面。(记忆)组织机构的独立是审计工作独立性的保障。业务工作上的独立是指审计工作不能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扰,并且审计人员要保持形式和实质上 的独立,对被审查事项作出评价和鉴定。经济来源上的独立是审计工作保持独立性的物质基础。人员上的独立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行政或者经营管理活 动。(二)国内外有关审计独立性的表述(略)第二节第二节 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 一、审计的职能一、审计的职能审计的职能是指审计本身固有的、体现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功能。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审计具有

14、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职能。(要会区别)1.经济监督职能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它主要是通过审计,检查和督促被审计人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沿着正 常的轨道健康运行;检查受托经济责任人忠实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借以揭露违法违纪,制止损失浪费,查明 错误弊端,判断管理缺陷,进而追究经济责任。在审计实务中,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从依法检查到依法评价, 从依法做出审计处理处罚决定到督促决定的执行,无不体现着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2.经济评价职能审计人对被审计人的经营决策、计划、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科学先进、是否贯彻执行,内部控制系统 是否健全、有效,各项经济资料是否真实、可靠,以及各项资源的利用是

15、否合理、有效等诸多方面所进行的评 价,都可以作为提出改善经营管理建议的依据。 在现代审计实务中,效益审计最能体现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2011)3.经济鉴证职能经济鉴证是指审计人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确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的真实性、公允性、合法性,并出具证明性审计报告,为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提供确切的信息,以取信于社 会公众。比如,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并通过财务报表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就体现了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又如,国 家审计机关经授权提交的审计结果报告也体现了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例题 2单选题】(2010 年)审计机关依法对被审计单位做出处理处罚决定,体现的审

16、计职能是( )。A.经济监督B.经济鉴证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第 6 页C.经济评价D.经济服务答疑编号 6162010201【答案】A 【解析】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从依法检查到依法评价,从依法做出审计处理处罚决定到督 促决定的执行,都体现着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所以选项 A 正确。二、审计的地位二、审计的地位无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还是社会审计,都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监督控制地位。国家审计因其自身特点具有权威性,其地位主要表现为综合经济监督的地位。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特殊环节,服务于本组织的总体目标。社会审计有其充分的独立性,不从属于其他的部门和单位。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一种保证服务,其产品是 具有不同保证程度的报告(合理保证、有限保证)。注册会计师不具备执法的手段,只能拒绝接受委托或出具 非标准审计报告。社会审计的地位表现为法定的但依托市场的经济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钢结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