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承载力检测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353949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承载力检测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桩基承载力检测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桩基承载力检测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桩基承载力检测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桩基承载力检测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基承载力检测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承载力检测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J14 -2006 J -2006 桩承载力检测操作规程 Operating regulations for pile bearing capacity test (初稿) 2006 - - 发布 200 - - 实施 山东省建设厅 发布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2 DBJ14 -2006 J -2006 桩承载力检测操作规程 Operating regulations for pile bearing capacity test (初稿)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批准部门:山东省建设厅 施行日期:XXXX 年 XX 月 XX 日 2006 济南 前言

2、 3 桩基作为结构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直接涉 及到建筑物整体的安全与否。为在山东省统一基桩承载力检 测方法,使其标准化、规范化,便于执行操作,为设计、施 工、验收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确保工程质量。山东省建筑 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监督、检测、施工等单位,经过充分调 研、论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7 章,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 基本规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高应变法检测等。 本规程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负责具 体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有关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将遇到 的有关问题、意见和建议函寄山东省

3、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 础研究所(济南市无影山路29 号,邮编: 250031,电 话: 053185595265,电子邮箱: ) 。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建设工程监督总站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 目 次 1 总则 4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3.1 检测方法和内容 3.2 检测工作程序 3.3 检测类别与检测数量 3.4 检测机构 3.5 检测报告 4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 4.1 适用范围 4.2 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4.3 检测前后,对试桩和仪表的检查 4.4 检测方法 4.5 检测资料的整理 4.

4、6 检测结果的确定 4.7 检测结果的评定 4.8 报告应包含的内容 4.9 检测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处理 4.10 安全措施 5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 5.1 适用范围 5.2 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5.3 检测前后,对试桩和仪表的检查 5.4 检测方法 5.5 检测资料的整理 5.6 检测结果的确定 5.7 检测结果的评定 5.8 报告应包含的内容 5.9 检测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处理 5.10 安全措施 6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 6.1 适用范围 6.2 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6.3 检测前后,对试桩和仪表的检查 6.4 检测方法 5 6.5 检测资料的整理 6.6 检测结果的确定 6.7 检测结果

5、的评定 6.8 报告应包含的内容 6.9 检测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的处理 6.10 安全措施 7 单桩高应变动力检测 7.1 适用范围 7.2 设备仪器 7.3 现场检测 7.4 检测数据的分析 7.5 检测结果的评定 7.6 报告应包含的内容 7.7 安全措施 1总 则 1.1 为确保桩基工程质量,统一基桩承载力检测方法,为设计和 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使基桩承载力检测工作符合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的要求,制定本操作规程。 1.2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的建筑工程基桩的承载力检测 与评价。 1.3 基桩承载力检测应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 虑地质条件、桩型及施

6、工质量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 搭配。基桩检测结果应结合上述因素进行分析判定。 1.4 基桩承载力的检测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 2术语、符号 术语 2.1.1 桩基础 pile foundation 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2.1.2 基桩 foundation pile 桩基础中的单桩。 2.1.3 基桩静载检测 static loading test 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 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 6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

7、的 检测方法。 2.1.4 高应变法检测 high strain dynamic testing 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 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 测方法。 符号 2.2.1 抗力和材料性能 c桩身一维纵向应力波传播速度(简称桩身波速) ; E桩身材料弹性模量; EI桩身抗弯刚度; 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Qu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Ra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Rc由凯司法判定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Rx缺陷以上部位土阻力的估计值; Z桩身截面力学阻抗; 桩身材料质量密度。 2.2.2 作用与作用效应 F锤击力; H

8、单桩水平静载检测中水平力作用面(土面)的水平力; Q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中施加的竖向荷载、桩身轴力; s桩身竖向沉降、桩身竖向位移; U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中施加的上拔荷载; V质点运动速度; Yo水平力作用点的水平位移; 桩顶上拔量; s钢筋应力。 2.2.3几何参数 A 桩身截面面积; B 矩形桩的边宽; b0桩身计算宽度; D桩身直径(外径) ; L测点下桩长; x传感器安装点至桩身缺陷的距离。 2.2.4 计算系数 Jc凯司法阻尼系数;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7 高应变法桩身完整性系数; y桩顶水平位移系数。 2.2.4其他 t1速度第一峰对应的时刻; tr锤击力上升时间; tx缺陷反射

9、峰对应的时刻; T速度波第一峰与桩底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 tx速度波第一峰与缺陷反射波峰间的时间差。 3基 本 规 定 3.1检测方法和内容 3.1.1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承载力抽样检测,基桩检测方法应根 据检测目的按表 3.1.1 选择。 表表 3.1.13.1.1 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 检测方法检测目的 单桩竖向抗压 静载检测 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 阻力和位移; 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 果。 单桩竖向抗拔 静载检测 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 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

10、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 阻力。 单桩水平静载 检测 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 力参数; 判定单桩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高应变法检测 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测桩身缺陷程度及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 类别; 分析桩侧土和桩端土极限阻力; 3.1.2 桩基工程还应按规程规定的方法或其它相关规范规定的方 法进行其施工过程的监控,以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2 检测工作程序 3.2.1 检测工作的程序,应按图 3.2.1 进行: 接受委托 调查、资料收集 制定检测方案 前期准备 现场检测 检

11、测报告 计算分析和结果评价 设备、仪器检定 重新检测、验证、扩大检 测 8 图 3.2.1 检测工作程序框图 3.2.2 基桩检测相关资料的收集及确认工作包括: 1 桩基工程岩土勘察报告、设计图纸、基桩施工技术资料, 了解基桩施工工艺和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2 确定委托方的具体委托事项,签订委托文件; 3 明确检测现场检测工作实施的可行性和安全措施。 3.2.3 应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和委托方的具体委托事项,确定 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必须有与其所从事检测工作相适应的专业资 格证书。 3.2.4 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检查调试,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2 检测

12、用计量器具必须在计量检定周期的有效期内; 3 量程足够。 3.2.5 基桩承载力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受检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或桩身混凝土龄 期达到 28d; 2 桩的休止时间还应满足表 3.2.5 的规定: 表 3.2.5 休止时间 土的类别休止时间(d) 砂土 7 粉土 10 非饱和 15 粘性土 饱和 25 注: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 3.2.6 检测现场环境必须满足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要求。遵守国 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2.7 当发现检测数据异常时,应查找原因,重新检测。 3.2.8 当需要进行验证或扩大检测时,应得到

13、有关各方的确认, 9 并按本规程第 3.3.5 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3.3 检测类别与检测数量 3.3.1 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建筑桩基施工前应 采用静载检测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1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 2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3桩数量较多; 4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静载检测数量在同条件下不应少于 3 根,且不应少于总桩数 的 1%;当总桩数少于 50 根时,不应少于 2 根。在本地区采用的 新桩型或新工艺,试桩宜有不少于 1 根的桩身应力应变检测。 打入式钢桩或预制桩有下列条件要求之一时,应采用高应变 法进行试打桩过程监测: 1 控制打桩过程

14、中的桩身应力; 2 选择沉桩设备和确定工艺参数; 3 选择桩端持力层。 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试打桩数量不少于 3 根。 3.3.2 施工质量验收检测 1 进行静载检测:检测要求同第 3.3.1 条,当按第 3.3.1 条 检测,且工程桩与已检测的桩为同一条件的桩时,在施工质量 验收时可将已检测桩的数量统计在检测桩内,如果检测数量已 达到要求可不再进行静载检测,如数量不足应补齐。 2 进行高应变法动力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5%, 且不少于 5 根。 3.3.3 单桩竖向抗拔和单桩水平承载力检测 对于承受上拔力或水平力较大的建筑桩基,应进行单桩竖向 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检测;对于其它建筑桩基可按设计 文件要求进行。抽检数量应符合第 3.3.1 条的规定。 3.3.4 承载力评定 承载力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进行静载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 平均值的 30%,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钢结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