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和能力要求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350409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改革和能力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考改革和能力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考改革和能力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考改革和能力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考改革和能力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改革和能力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改革和能力要求(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11,1,高考改革和能力要求 重庆 汪 勃,2018/9/11,2,高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高考除了具有为高校选拔合适人才、以考促学等教育功能之外,还具有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流动等社会功能。有些改革设想从教育的角度看十分理想和合理,但却可能危害公平竞争机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学校教育是春风化雨的过程,升学考试则是决定学生前途的转折关口。,2018/9/11,3,高考对教育的影响是渐进的、长时段的,而不当的高考改革引发的社会矛盾则是突发的、显性的,当从教育理想出发,推出的某些高考改革办法与社会公平产生矛盾并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时,平民大众和决策者基本

2、上是从社会公平的立场考虑解决问题。,2018/9/11,4,内容改革是这轮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的高校有计划高起点地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强调对大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通过高考这一手段选拔的人才“毛坯”,应更加具有进入高校学习的“潜能”和创新意识。高考作为为大学选拔新生所举行的考试,体现了国家的选才意志和选拔标准。在过去拨乱反正的高考恢复阶段和标准化考试改革阶段,更多地考虑到了考试的科学、客观、公平和公正。,2018/9/11,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高素质和创造性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突出内容改革,才能真正体现出上述这些改革深层次的要求

3、和能力要求,现在对学科知识已有明确的认识和界定,但对能力的认识、对人的认知过程的认识还存在许多不同的理解。在考试目标确定之后,应用什么样的题型、什么样的形式达到考查目标,还有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因此内容改革的过程是考试理论研究和实践逐步深入的过程,是先进考试技术不断应用的过程。,2018/9/11,6,1根据大学对入学新生的能力结构的要求和中学阶段学生能够达到的能力水平,确定考查目标。明确学科考试并不是为本学科选拔专门的人才,而是以学科知识为材料,在甄别考生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任何考试最后都要落到题目或卷子,高考内容的改革,主要是在考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考查。,2018/9/11,7,2研究新

4、大纲和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特点,以能力考查为主线,调整学科考查重点,确定各部分的比例结构,注重基础性和衔接性,特别要注意研究新增加内容的要求层次、考查特点和命题方法。应更多地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题目,从学科的整体意义、思想含义上考虑问题。知识的迁移、组合、融合的程度越高,展示能力的区域就越宽,创造性就越强。实际上,试题的区分力度往往从这里产生。,2018/9/11,8,3进行题型功能和题型改革的研究和试验。根据学科特点,合理确定选择题的分数比例,提高选择题命题水平。充分发挥主观题的作用,强调答案的多样化,处理好收敛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关系,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鼓励考生多角度、多

5、侧面、多层次地回答问题。适当减少试题总量,降低解题速度的过高要求,适当增加主观试题。同时处理好能力考查与控制评分误差的关系,保证大规模考试的客观公正。,2018/9/11,9,4适当增加应用试题,引导考生重视实际,关心社会。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加强综合性、应用性内容,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这是在课程、教学中注入素质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据此,高考命题应注意转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未来,这是实现高考命题改革与中学教育、教学观念改革的结合,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2018/9/11,10,5控制试题难度,试题

6、应体现中学阶段各学科教学最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体现与高校相关学科的衔接性,控制试题的绝对难度。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研究考生的思维特点、解题心理过程,特别是经过一定强度和一段时间系统训练以后考生所能达到的水平。合理控制试题的相对难度,有效区分各层次的考生。高考内容的改革要达到上述要求,是一项长时间研究、探索和实践的繁难工作,所以说内容的改革是这轮高考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2018/9/11,11,1“八五”课题:题型功能、能力要求与难度、区分度控制研究 “九五”课题:高考物理学科试卷的能力结构效度研究 “十五”课题:物理学科高考命题如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物理学科高考命题研究

7、过程,2018/9/11,12,“八五”课题结论,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解答题各有优点,但论述解答题相对较优,宜配搭使用 目前高考的形式对能力要求有较大的限制,比较适合五种能力的考查 高考的主要功能是为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因此更注重的是试题的区分度,但难度宜控制在.55左右.,2018/9/11,13,“九五”课题研究的目标,高考的目的在于选拔能力较强、潜力较大的考生进入高校学习,题型、题量与对考生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以及要求的程度并没有对应关系。仅从形式上保持试卷结构的稳定,既不能保证考试一定能够有效地按照预定目标要求进行考查,也不能保证考试水平的稳定。而从能力的角度出发规定试卷的结构,可以

8、将考试的要求和程度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对命题操作、考试的效度和相对稳定性能起一定的指导作用。,2018/9/11,14,“九五”课题结论,1试题的能力层次的主要相关因素:题型、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物理情景(包括文字表达及设问方式)、需要的数学及文字工具的复杂程度 2试卷能力要求的描述性模型:将题型、知识、情景和工具作为试题能力要求的四个维度,先将试题按题型分为两大类,再按后三个维度的复杂程度将试卷的能力要求组合成五个逐步提高的层次,2018/9/11,15,不同层次试题的特征,2018/9/11,16,“十五”课题结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复杂而艰难的工作,不能把它等同于某种知识

9、的传授或某种技能的培训创新能力的培养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创新精神不可能简单地、清楚地归结为甲乙丙丁、ABCD几条,只要掌握了这几条或严格按这几条去做了,创新能力就自然具备了。 “痛苦”学习很难培养创新精神,更不可能显示出创造力给学生自由支配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的基本条件,2018/9/11,17,试题是否有利于考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在于试题的形式,而要看试题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看,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简单一点,容易一点。近年来,人们研究并设计了许多新题型,如综合能力测试题、研究性试题、探索性试题、信息题等等,其中有些试题

10、比较有效,有些试题可能流于形式,起不到考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作用。,2018/9/11,18,考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考生显示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18/9/11,19,经过这几年有针对性的对高中学生进行科研测试和对试题答卷的分析,我们认为在物理高考中,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应落在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上。这就是说,不是看考生能否记得或能否复述在中学里学过的物理知识,也不是看考生是否会做他们在中学里所做过的大量的物理习题或基本上是雷同而熟悉的习题,而是要看学生能否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处理或解决某些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2018/9/11,2

11、0,这类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生题”或“新题”。“生题”或“新题”表现为试题涉及的情景对考生是“生的”或“新的”、或要处理的问题对考生是“生的”或“新的”、或处理问题的方法对考生是“生的”或“新的”、或几种情况都有,但处理这类问题所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都是学生学过的,是“不超纲”的,甚至是非常熟悉的。,2018/9/11,21,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显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化学、生物学、天文学、气象学等学科特别是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更离不开物理,不少工程技术学科的早期阶段,本来就是物理学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

12、常遇到许多与物理有关的问题,现代生活中的许多家用设备,如电视、电话、微波炉等都是物理学原理应用的产物。,2018/9/11,22,因此,物理学与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渗透、综合应用,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是物理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广阔天地。一个实际问题,包括经过简化后的实际问题,往往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试题给出的叙述,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发现、找出需要解决的物理问题,独立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应用自己已有的物理知识把问题解决。这样的过程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显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018/9/11,23,要求考生先发现问题,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不少具体问题或

13、试题都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要求有时是隐含在问题中的,不一定因试题明确提出了“请提出问题”一类的指导语才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018/9/11,24,发现问题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它反应了一个人的洞察力和灵活性。当把遇到的事或物与已知的事或物进行比较,发现与已知的事或物的相似性的同时又发现不相似性时,就可能发现间题;当根据遇到的事或物所给出的性质、条件进行逻辑推理而得出矛盾时,你可能发现问题;有时凭在己有水平上的直觉,也能发现问题。,2018/9/11,25,试题要考生求什么都未十分明确提出,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独立思考自己去发现、寻找,因而试题带有

14、某种探索或研究的成份,虽然试题的文字叙述中不一定有“探索”两字。试题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严密性、全面性,是一种发散的思维。测试结果表明,考生对这类试题的适应性很差,虽然试题涉及的知识是知道的,即使有未知的,试题都作了交代。考生的困难是发生在独立思考的能力上。,2018/9/11,26,把未知的情景与某己知情景对比,找出未知情景与已知情景中对应的量,从而把己知情景的规律用来分析、处理未知情景,这是一种类比思维,在学习物理和研究物理的过程中,类比思维有利于显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类比思维的基础是具有理解得比较准确可用于类比的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是十分重要的。,2018/9/11,27,有

15、的就是实际问题稍作简化。不论试题涉及的知识较多或不多,都能较好地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在求解过程中,考生要主动地从自己的知识库中去调动可用于解决试题的知识包括数学、作图等工具。有的实际问题的文字叙述难免稍长一点,考生应通过审题找到问题的关键,考生要有审题的勇气,不要望而生畏,这也是一种素质。有的实际问题,可能会涉及一些与应用有关的常识或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知识或是大部分考生都是知道的,或在试题中有所交代,一般不会成为难点,难的仍是应用物理规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018/9/11,28,“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命题原则,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为依据

16、,但又不是对大纲、知识点的一种死记硬背,是强调对这些知识的综合的、应用能力的测试。因此内容的改革,应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更加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上。有利于引导学校纠正目前存在的题海训练和学习上的死记硬背,其次关于知识点的覆盖率问题,考试中全面考查基础知识的要求是正确的,但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率则是值得探讨的,这是因为,第一,掌握知识是以掌握知识网络、对知识的结构性认识为前提的,孤立的知识点不能形成基础知识,也不能形成能力。,2018/9/11,2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的知识,也叫说明性知识,是关于事实本身的知识;另

17、一类是程序性的知识,指怎样进行认知活动的知识,陈述性知识是静态的,被激活后是信息的再现;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被激活后是信息的转换和迁移。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多是程序性知识,因此高考中过分地强调对说明性知识的记忆和考查是无益的。,2018/9/11,30,第二,实验研究表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不是低度相关,也不是高度相关,而是中度相关。没有知识当然谈不上什么能力,但也不是知识越多能力必定越强。第三,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了对知识的要求层次,各层次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其中理解、应用更为重要。因为高考是具有很强选拔性的考试,所以考查时不以识记和再认为重点,更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在应用中的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