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热阻与接触导热填料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543390 上传时间:2017-03-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触热阻与接触导热填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接触热阻与接触导热填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接触热阻与接触导热填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接触热阻与接触导热填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接触热阻与接触导热填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接触热阻与接触导热填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触热阻与接触导热填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接触热阻与接触导热填料任红艳 胡金刚(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北京 100086 )文 摘 在调研国内外接触热阻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了关于接触热阻及接触导热填料的研究发展情况。对导热脂及油、金属、导热垫、 层等导热填料的性能、应用情况作了简介 ,提供工程应用参考。关键词 接触热阻 ,接触热导率 ,填料 100086 ) On of in on is of as to 引言航天器在其飞行过程中要经历极为恶劣的热环境 ,其温度可从摄氏零下 200 多度变至数千度以上。因此 ,为保证航天器能正常工作 ,就需要对航天器内外各组件、仪器设备之间的导热过程进行控制 ,导热过程的控制是以分析和控制导热途

2、径上的热阻为出发点 ,而影响实际导热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件之间的接触热阻。接触热阻是由于两接触面凹凸不平使得接触不完全而产生的热阻。接触热阻的大小与接触表面的材料、连接方式、表面状况及接触压力大小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 ,接触热阻就很容易成为卫星热分析中的不确定因素 ,这种不确定性在极端情况下 ,甚至会影响卫星热设计的可靠性和卫星运行的可靠性。即使在一般情况下 ,接触热阻的存在也会增大热流途径上的温降。对航天器热控制来说 ,过大的接触热阻还可能使其它热控手段 (比如热管 )失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工程实践和科学实验中 ,接触热阻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别是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 ,卫星

3、内大功率组件的热功耗越来越大 ,为使卫星内部的温度处于适宜的范围之内 ,就需要对接触热阻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 ,以对卫星内部导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2 接触热阻的理论研究2. 1 接触热阻的点理论如果把离散的局部接触面积称为点 ,接触热阻点理论的一般方法是 :对单接触点接触热阻算法进行研究 ,再对接触点数目进行研究 ,从而完成对多接触点接触热阻的计算。对单接触点接触热阻的计算大多将接触点简化为圆台、圆柱及圆盘三种计算模型 ,这三种模型中 ,圆台计算模型较其它两种更接近实际情况 ,因它考虑了锥角 的影响。收稿日期 :1999 - 03 - 22任红艳 ,1972 年出生 ,主要从事接触热阻方面

4、的研究工作11宇航材料工艺 1999 年 第 6 期 1995o., 设 单点接触热阻 , n 为接触点的个数 , 则连接处的总热阻为 :1 111)因 f i/ (2 ,则有R = 1f i2 2)a 为平均的接触点的半径 ,若忽略热阻减小因素 f 的变化 ,则有 :R = f / (2 (3)这样可将接触热阻问题归结于两个基本因素 n及 a ,这两个因素又都依赖于平面轮廓平均微观粗糙度 分布。首先 ,须知道表面的变形是弹性的还是塑性的。由于许多研究者的工作 ,尤其是 研究工作 1 ,2 ,使接触热阻的理论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其合作者假定微观粗糙度分布为高斯分布 ,在初始加载时变形是弹性的

5、,而载荷更高时则是由弹性向塑性过渡 ,使用以下系数来区分 : = H/ ( E | ) (4)式中 , H 为两种材料中较软者的微观硬度 , E 为有效弹性模量 ,平均的表面轮廓绝对斜度 (of 。另外 ,M. 3 对弹性和塑性变形的接触导热模型的研究发展进行了比较和回顾 ,并对几种常用材料的试验结果与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表面较平滑的变形多是弹性的 ,而较粗糙的变形多是塑性的。这些模型的建立对接触热阻的研究非常重要 ,但实际应用时因外界条件复杂而难以使用 ,需更多的试验结果来证实模型的可用性。现在人们正在试图建立一种弹塑性的模型来对接触热阻进行分析 ;另外 ,用有限元法计算接触热阻也是一正

6、在兴起的新方法。2. 2 金属接触热阻的研究接触热阻的大部分研究是关于金属表面间的接触热阻 ,因为在工程应用中 ,特别是在航天技术应用中 ,金属是常用的材料。文献 4 回顾了金属接触热阻的研究发展 ,将各种金属热导模型与实验数据相比较 ,并给出近年来有关金属在各种情况下的经验及半经验关系式和理论模型 ,同时进行了分析。(1) 表观平坦而实际粗糙的金属接触的经验及半经验关系式 5 (1970) 的经验式是在对铝、黄铜、镁及不锈钢的 400 次测量的结果上得到的 ,而且还考虑到表面平整度的偏差 ; O 6 (1974)的经验式是由对铝及不锈钢的研究得到的 ;另外 , 7 (1988) 的半经验式与

7、实测结果吻合较好。(2) 平坦的粗糙金属接触的理论模型2 在 1974 年建立了弹性变形模型 ;8 在 1982 年建立了塑性变形模型 ;而 9 (1991) 的模型与大多的模型理论不同 ,它对接触面的描述不是用粗糙度 (高斯分布 ,而是用节点网络 (法来描述 ; 1994 年将 弹性变形模型及 塑性变形模型结合 ,建立了弹塑性变形的模型。(3)不平坦的粗糙金属接触的理论模型 1966) , 10 (1974) , 11 (1978) 研究了粗糙的球面接触 (给出了各自的模型 ,但因这些模型计算复杂 ,工程设计中难以使用。12 (1970) 针对粗糙球面接触的表面不均匀的压力分布的一维变化给出

8、了模型 ,但并未给出压力分布的确定方法 ; 13 (1993) 则结合了 理论 ,用压力敏感薄膜 (确定无量纲参数压力的分布。但 未给出压力分布和表面轮廓的联系 ,则压力的测量就不能避免。但这些文献中只给出的模型 ,并未说明如何应用 ,使其应用受到限制。3 接触导热填料研究在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间使用合适的填料可有效地改变它们的接触热导率 。合适的填料填充了因表面粗糙而造成的微观上的空隙。如果填料本身具有较好的导热性 ,接触热阻可减小 ;相反 ,若在接触缝隙中填上非金属材料 ,将会进一步增大接触热阻。然而 ,现在着重研究的还是减小接触热阻方面的要求。填料的选择是要求它具有热传导性、与表面材料的相

9、容性、污染性及易使用性等 ,对于特殊的应用 ,材料的选择需考虑接触温度、压力、环境状况等。21 宇航材料工艺 1999 年 第 6 期 1995o., 1 导热脂及油试验表明 ,导热脂的使用可大大减小接触热阻 ,且易于使用。一般所使用的导热脂为以硅油与导热填料组成的硅脂 ,导热填料可使用金属粉末或用末 (具有电绝缘作用 ) 。另外 ,在较低的温度下 ,以石墨为基体的油也可很好地提高接触热导率。文献 14 对 13 种导热脂进行了接触热导的测试 ,而文献 15 对之进行了筛选试验 ,结果表明 :77 09 脂为综合性能最佳的导热脂 ,其组分为 :57 # 硅油 : 1 :2. 5 (质量比 )

10、;饱和蒸气压 (20 ) 1 10 - 5 针入度 (25 ,9. 3 g)为 72 ,涂抹方便 ;接触热导率为25 704 W/ (m K) 。尽管该种材料的优点较多 ,但也有缺点 :在涂抹时不易恰到好处 ,经接触挤压后会流出而影响别的表面 ;而且长期存放或填充后 ,脂中的硅油会析出和爬行 ,温度超过 180 后 ,硅油会强烈的挥发 ;即使其饱和蒸气压很低 ,但在高真空中也会挥发 ,难以用于光学性能要求高的部件。3. 2 金属1) 金属箔文献 16 中 ,对在不同情况下铝合金 6061 接触面使用了 4 种金属箔来减小接触热阻 ,这 4 种金属箔为铅、锡、铝、铜 ,得出结论 :接触热导是受接

11、触压力、金属箔的热导率及硬度、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影响的。在这些金属箔中 ,铟箔可较大提高接触热导率。文献 17 中对铟进行了应用试验研究 :将铟压延成0. 1 验表明 ,对于表面平整度为 0. 02 情况 ,填入铟箔可将接触热导率提高 5 6 倍 ;当填入铟箔时 ,表面平整度应小于铟箔的厚度。缺点是如在连接点不正确的放置有可能使其安装误差或卷曲而导致热导率的减小 ;且它比较脆、易断裂 ,拆卸时有可能受到破坏而不能重复使用。2) 金属丝网在接触面处放置坚硬、低热导率的金属丝网可起隔热作用 ,增大接触热阻。金属丝网的隔热效果好坏取决于它的硬度、相对于基板材料的导热率、网格数目 (、网格直径。从各种研

12、究可知 ,具有较少网格数目的不锈钢及钛的金属丝网为较好的隔热选择 ,它们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及可重复使用。3) 低熔点合金将选择的一定熔点的低熔点合金放置于接触面处 18 ,当温度达到其熔点温度时 ,该合金会液化 ,则其将会充满接触面处的空隙 ,从而加大接触导热 ,使得接触面处温度不致太高。而当仪器停止工作时 ,温度下降 ,合金又会凝固 ,接触又会变差 ,从而使温度不致太低。在室温时 ,该合金应为固态以方便安装及拆卸 ,且熔点要低于连接面处的运行温度。为防止该合金使用时熔化为液体流出接触面 ,在文献 18 中 ,使用了如图 1 所示的分块结构 ,利用毛细张力作用使得液体合金不致流出。尽管低熔点合金的使用可不需很大压力而大大地改善接触热导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如采用此分块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