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讲录用制度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4338581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讲录用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3讲录用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3讲录用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3讲录用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3讲录用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讲录用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讲录用制度(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专题、公务员录用制度,公务员“入口”:选任制 委任制 考任制 聘任制,公务员职位炙手可热,印度中央邦在体育场里举行警察系统笔试,年份 考试人数 录取比例2003 87609 16:12004 12万 15:1 2005 29万 29:12006 50万 49:1 2007 53.5万 42:12008 64万 46:12009 77.5万 58:12010 92.7万 59:12011 90.2万 58.6:12012 96万 53.5:12013 111.7万 53:1,年份 招考职位数 招录人数 审核通过 参考人数 最终比例 2012 10486 17941 约133万 约96万 53

2、:1 2011 9763 15290 141.5万 90.2万 58.6:1 2010 9275 14391 144.3万 92.7万 59:1 2009 7556 13566 105.2万 71万 58:1 2008 6691 13787 80万 64万 46:1 2007 6361 12724 74万 53.5万 42:1 2006 6053 10282 54万 50万 48.6:1 2005 5456 8271 31万 29万 35:1 2004 4036 7572 18.2万 12万 15:1 2003 5400 5475 12.5万 87609 16:1,2006年公务员法实施5年来

3、,全国考试录用公务员62万。1993年以来,全国考试录用公务员120余万人。,公考火爆的原因:公务员“平均收入”、“广义收入”、“终生期望收入”高于其它职业。,公务员,你幸福吗?,资料:身家千万报考公务员 称感觉有钱没地位,一、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发展沿革,我国公务员制度1993年10月1日施行。 考试录用制度1988年试点,1989年正式运行。,1989年规定的考试内容: 公共科目1(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学、特色理论) 公共科目2(涵盖:法学、行政管理、公文常识) 科目 3 公文写作与处理 科目 4 专业科目会计、法律、文秘调研“三选一”。,1994年提出侧重能力素质测验公共科目合二为一增考

4、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在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起始之初,考试科目的设计侧重政治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测试。当时试题的题型设定为单项选择题(题量30道)多项选择题(题量20道)、判断题(题量10道),总体上考试题量不多、试题难度不大,当时又提供统一的备考书籍,因此考取的概率很高。,2000年增考申论取消公共科目考试 2002年实行分类考试,将AAT考试分为A、 B两类 。 A类为行政执行类 B类为专门技术类,2003年规定就近、定时考试。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设考点;规定每年11月第一个周末为报名时间,12月第一个周末为考试时间。,考试科目: 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 报考A

5、类职位的应考者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两个科目; 报考B类职位的应考者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一个科目。,2007年规定: 所有考生,均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个公共科目的笔试。现行规定:实行分类考试,A类考两科,B类只考AAT。,二、录用原则与方法,公开,录用原则:,平等,竞争,择优,1、笔试和面试笔试: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申论专业科目,面试:笔试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方式 1、结构化面试;2、情景模拟式;,2、考核:资格复审体检政审,宋江明的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复印件。 该血液检验单的多项指标逻辑关系错误, 存在人为篡改数据的情况。,三、 报考条件,报考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

6、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浙江省侨联副主席陈励君提出: 公务员来源单一, 建议外国人当公务员。,下列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美国规定,下列申请人不得被录用:(1)由于失职或渎职而被解雇; (2)体格或精神不符合

7、所申请职务的要求; (3)曾经犯罪,干过丑事和不诚实、不道德的事,或者臭名昭著的勾当; (4)在考试或任用过程中故意谎报情况,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5)拒绝按照公务员细则之规定提供必要的证词; (6)经常酗酒; (7)是否忠诚于美国政府值得怀疑; (8)申请人具有不适宜于有关工作的、法律上的或其他的不合格条件。,视频资料:公务员立法,四、公务员考录制度现存问题,招聘网站调查显示, 仅20%人认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公正; 调查显示不到三成人认为加入政府是“为人民服务”; 对于报考的原因,65%的受调查者认为工作稳定,52%因为福利待遇好,34%认为公务员社会地位高,27%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信念,

8、 有不到两成的人要为将来做铺垫。,不打算报名参加“国考”的被调查者, 调查数据显示28%的人认为今年没准备好信心不足,24%的人则认为黑幕太多不想搅浑水而不参加,15%的人甚至认为“投胎没投好,考了也白考”。,调查发现:49%的受调查者认为现在国家公务员报考年年升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情所致,35%的人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仍希望奇迹出现。另外,被调查者仅20%的人认为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公正, 完全凭实力说话,35%的人则明确表示认为并不公正。,(一)考试录用的职位级别范围过窄。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二)报考者受到地域户籍限制。相对合理的限制条件: 政治面貌(党员) 英语等级证书(四

9、六级) 专业限制 学历限制,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调查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近万个岗位,全部存在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此外招考还在政治面貌、性别、户籍、地域等方面存在歧视性要求。,(三)我国公务员考试科目和内容,缺乏信度与效度。 我国公务员考试不分层次和级别。 职位分类分级在公务员考录中没有体现。 面试存在问题严重。,(四) 没有建立统一的公务员考录制度 。,(五)“萝卜招聘”频现,凸显问责制度缺失。,视频:公务员考试热,(六)“国考”持续火热,不利于社会长久发展。,五、改革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构想,(一)推行公务员资格考试制度,将行政

10、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与申论考试科目设定为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前提性条件。 通过这两个科目的应试者获得资格证书。 具有资格证书者,方可参加具体招考职位的专业考试。 在专业考试阶段,分别实行分级、分类考试制度。 通过专业考试者,进入面试和体检考核的录用程序。,(二)构建“三级五类三轮次”考试制度,三级考试制度:中央、地方、基层三个不同管理层级招用公务员,采用不同的试卷结构进行测试。 各层级公务员的学历要求、年龄要求应有所区别,在考试科目与内容上也应有所不同。,报考中央和省级职位:侧重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 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要求熟练掌握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报考市地、县区机构的职位:

11、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应熟练掌握电脑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报考乡镇、城区街道办事处职位:测试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测试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 具有电脑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五类考试制度:将公务员整体队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司法类、政党机关类五大类别,分别确定各个类别的专业考试科目。,三轮次考试制度:第一轮次,测试基础知识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申论基础知识考试成绩不带入下一轮测试。,第二轮次,测试专业知识。 依据职位要求不同,以及具体职位的工作需求,进行专业能力或技能的测试。 专业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权重为50。,

12、第三轮次,面试测试。 保证面试公平须做好三方面工作: 程序公正; 考官结构的合理性; 科学设计面试内容。面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权重50。,强化考录工作的监管 :,第一、在试用期内进行复试和检测。在试用期内,发觉考生实际表现与考试成绩存在明显差异,可进行复试和检测。 如果复试成绩同初试成绩存在明显差距,取消其录用资格。,第二、改革现行面试制度:强化考官素质培养 ; 扩大面试参考人员的比例 ; 考官抽签选定考场,主考官抽签择定面试团队; 加大违纪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建立全国公务员考试诚信制度体系; 加强新闻监督与公众监督。,结业论文选题: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现存问题与解决之道。提示1:考试录用的职位范围过窄。 提示2:报考者受到地域户籍等限制。 提示3:我国公务员考试科目和内容缺乏信度与效度。 提示4:没有建立统一的公务员考录制度。 提示5:职位分类分级在公务员考录中没有体现。 提示6:保证面试公平可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