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锡项目资料汇总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543381 上传时间:2017-03-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锡项目资料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华锡项目资料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华锡项目资料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华锡项目资料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华锡项目资料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锡项目资料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锡项目资料汇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华锡项目初步调研资料汇总目录一、有色金属行业基本情况(一)国内情况)世界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外市场预测.)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锡集团公司概况.锡集团下属企业情况.色金属行业基本情况(一) 国内情况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是国内八大重点行业之一,已经形成包括矿山、冶炼、加工和地质勘探、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科研教育等部门构成的完整工业体系。10 种常用有色金属总产量已连续 6 年居世界第二位。到 2000 年底,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近 3000 家,总资产 3100 亿元,从业人员130 万人。2000 年,10 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 775 万吨,其中铜 137 万吨,铝 289 万

2、吨,铅105 万吨,锌 195 万吨;铜材 155 万吨,铝材 218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2200 亿元,利润 66亿元。目前深沪两市共有有色金属上市公司 24 家。2002 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低于深沪上市公司的平均盈利水平。目前行业特点:1. 产量持续增长,缓解了国内供需矛盾。“九五”期间,有色金属产量快速增长,10 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率达 改变了长期短缺的状况。目前,除铜受资源条件限制仍需进口外,铝供需基本平衡,铅、锌、镁自给有余,钨、锡、锑、钼、稀土等传统出口产品仍保持一定的出口规模,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已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过对江西铜业公司、铜陵和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长城铝业公司、平

3、果铝业公司、青铜峡铝厂、株洲冶炼厂及华北铝业公司、洛阳铜加工厂、株洲硬质合金厂等企业重点改扩建项目的实施,使一批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的工艺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通过推广强化熔炼等先进工艺技术,有色金属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取得了很大进步。1999 年与 1995 年相比,氧化铝综合能耗降低了 铝锭综合电耗降低了 铜冶炼综合能耗降低了 氧化铝、电解铜、电解铅、 和 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0 家企业实行了股份制规范化改制,其中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直属的 13 家企业通过 A 股、H 股上市共募集资金约 90 亿元,有力的支持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36 家大中型企业

4、实施了债转股;杨家杖子矿务局、新华钼矿等 7 家末期矿山实行了关闭;3沈阳冶炼厂实施规范破产;通过联合重组成立了中国铝业公司,提高了有色金属工业的总体实力。存在的主要问题:1. 矿产资源紧缺,形势严峻。我国铜矿品位低、大型铜矿少,可供利用的资源严重不足,难以满足铜工业发展需要。铝土矿储量虽然丰富,但大多属于高铝、高硅、低铁的一水硬铝石,矿石的溶出性差,且铝硅比偏低,与国外高铝硅比、易溶出的三水铝石相比,在氧化铝回收率、碱耗和综合能耗方面有较大差距。铅、锌、钨、锡、锑、稀土矿资源比较丰富,但富矿多数已开发利用。由于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滥采乱挖,采富弃贫,使资源损失严重,资源优势逐步减弱,已面临无好

5、矿可建的局面,铅精矿已大量进口,2000 年进口量达 31 万吨。 2000 年底,10 种有色金属矿山原料年生产能力 550 万吨,而冶炼能力达 900 万吨,矿山建设严重滞后于冶炼,40% 以上的铜精矿、30% 左右的氧化铝需进口。初级加工能力过剩,目前铜铝加工能力的利用率不足 50%。高新技术产品、高精度产品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需求,如高精度铝板带、高档铝箔、电解铜箔、引线框架材料、电站用超长铜冷凝管、高纯金属材料、大直径单晶硅、航空航天材料、电池用无汞锌粉等主要依靠进口解决,按价值量计算占有色金属进口总额的 45%。国共有电解铝厂 116 家,平均规模 吨/年,大于 10 万吨

6、/ 年的企业 8 家,占总能力的 39%。50 家铜冶炼厂,平均规模仅 2 万吨/年,大于 10 万吨/年的企业 4 家,占总能力的 34%。770 多家铅锌冶炼厂,平均规模 吨/年,规模在 5 万吨以上的铅锌厂 11 家,占总能力的 50%;2500 多家铜铝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企业仅有两家。发达国家铜熔炼和电解铝厂的规模一般都在 20 万吨以上,铅锌冶炼厂规模一般在 10 万吨以上。境污染严重。按生产能力计算,目前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不足 20%。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众多小冶炼企业仍采用土法工艺,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国家限期淘汰的 6 万安培以下及环保不能达

7、标的自焙阳极电解槽,2000 年仍有 1 万余台,约占电解铝生产能力的 50%;中小炼铜厂仍沿用落后的反射炉、鼓风炉工艺,用率只有 65%;中小铅冶炼企业,普遍采用烧结锅炼铅工艺,烟气浓度低,无法利用,每年排入大气中的硫达 25 万4吨;铜、铝加工“二人转”等落后轧机设备仍占相当比重。经济利益驱动,部分有色金属产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甘肃、陕西、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无证开采屡禁不止,浪费严重;稀土、锡、锑、钨、镁等初级产品大量出口、无序竞争,给国家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二) 世界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1. 联合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提高。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国外大企业近年来普遍加快了

8、收购、兼并、联合步伐,组建更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多数为采选冶加工联合企业) ,实现规模化运营,扩大市场份额。美国铝业公司(一家集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生产和铝材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铝业集团,1998 年兼并了美国阿鲁玛克斯(司,收购了世界第三大制铝公司美国雷诺兹金属公司( ,现年销售额达 210 亿美元,年生产铝 352 万吨,占世界铝产量的 15%。澳大利亚 司兼并了英国比利顿公司(,市值达 280 亿美元,年销售收入 186 亿美元,年生产铜精矿含铜量 100 万吨,约占世界铜精矿总产量的 8%,居世界第二位。色金属工业属资源开发型产业。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受资源条件、能源供应、劳动力

9、价格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初级产品生产向资源条件好的国家转移。1999 年智利、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秘鲁 5 个铜资源丰富国家生产铜精矿含铜量 700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由 1995 年的 高到 55%。未来铝的增长则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中国及南亚等地。产成本不断降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如湿法炼铜成本比传统火法冶炼成本低 30%左右。1999 年世界湿法炼铜产量达 吨,占世界铜产量的 与 1992 年的 吨相比,年均递增 预计未来 10 年内,湿法炼铜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将提高到 25%左右。拜耳法和大型预焙槽电解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广泛采用,使氧化铝

10、、电解铝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惰性阳极,可湿润阴极电解槽的研制开发成功,使电解铝电流效率提高到 97%以上,将使铝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界新材料发展迅速,大直径半导体硅材料、磁性材料、复合材料、智能材料、超导5材料生产技术的开发、完善,使得结构材料复合化及功能化、功能材料集成化及智能化得以不断实现,如具有优良比强度、比模量的铝锂合金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飞行器、低成本发射装置;稀土永磁材料大量用于计算机、永磁电机、核磁共振仪等高技术领域;镍氢电池已实现大规模产业化,锂离子电池普遍用于通讯、计算机生产领域。既开拓了新的有色金属消费领域,又促进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999 年世界铜、铝、铅、锌贸易量分

11、别为 669 万吨、1302 万吨、150 万吨、293 万吨,分别比 1990 年增长了 、,占 1999 年世界铜、铝、铅、锌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 ,比 1990 年分别提高 14、15、9、6 个百分点。贸易量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生产量的增长。(三) 国内外市场预测我国有色金属需求量仍呈现上升趋势。到 2005 年,铜、铝、铅、锌需求量分别为 200万吨、380 万吨、60 万吨、120 万吨;铜、铝年均消费增长率分别为 ,铅锌略有增长。铜加工材需求量 260 万吨,铝加工材需求量 280 万吨。铜消费的主要领域有电器、电子、轻工和交通运输,其消费量约占总量的 77%。铝消费的主要领域有建

12、筑、机械、包装和能源,约占总量的 铅消费主要领域有蓄电池、玻璃、电缆和制造业,约占总量的 锌消费的主要领域有轻工、冶金、颜料和铜合金材用锌,约占总量的 84%。世界有色金属消费量仍将稳步增长,但消费增长低于同期产量增幅。1999 年与 1990年相比,电解铜产量年增长率为 消费量年增长率为 消费量年增长率为 3%。预计未来五年内,全球铜、铝需求仍保持 23%的增长率,铅锌需求也将保持 12%的增长率,供大于求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价格将呈周期性波动,竞争更趋激烈。(四)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管理由行政管理转向以市场为导向2、行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3、有色金属企业多渠道融资将进一步

13、加强4、行业内的收购兼并将有所加快5、有色金属企业深加工比重和能力将不断提高6、企业在海外投资办矿将成为获得稳定充足原料供应的重要途径6二、华锡集团公司概况企业性质:国家特大型企业。 (国有独资)历史沿革: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系大厂矿务局,1994 年被确认为国家特大型企业, 1995 年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1997 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 512 户重点企业之一。原隶属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2000 年国家调整中央所属有色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时,划归广西管理。企业规模:集团公司下属有 26 个厂矿单位,分布在柳州、河池、南丹、来宾四个县市;现有职工 15600 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4、3530 多人。南丹大厂矿区的高峰矿、铜坑矿、拉么矿、五一矿、茶山矿、和芒场大山马鞍山矿等六个坑内矿山。南丹铜坑矿是柳州华锡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体矿山,担负着华锡集团 80%的生产任务,是南丹矿区拥有合法采矿证的两个生产单位之一,另一个是华锡集团控股的高峰公司。管理高层:公司董事长张友宝。财务数据: 2000 年,工业总产值翻一番,超过 15 亿元,上缴税费两亿元,实现利润上亿元,进入了全国百家“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行列。截至 2001 年底止,资产总额 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 16 亿元。生产能力:年采选 250 万吨矿,年冶炼 吨锡、3 万吨铅锑、6 万吨锌和 80 吨铟的生产能力。形成全国最大的,技术、设备、工艺最先进的锡矿采选生产基地。1996 年 12 月在全国锡冶炼厂中第一家通过国家 量体系认证;主要产品:华锡集团的主要产品有锡、铟、铅、锡、锌、银、化工、矿山机械八个系列 30 多种,主要产品锡锭、铅绽、锑绽、锌绽、锡铅焊料、高铅锑、铸造轴承合金等均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有 7 个产品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奖,其中金海牌锡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