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习课 初三化学课件教案 人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335220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复习课 初三化学课件教案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复习课 初三化学课件教案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复习课 初三化学课件教案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复习课 初三化学课件教案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六单元复习课 初三化学课件教案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复习课 初三化学课件教案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复习课 初三化学课件教案 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单质,1、碳单质的存在形式:,碳的单质有金刚石和石墨,由于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2、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思考:由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什么变化?,3、木炭和活性炭,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吸附剂,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消除异味和吸收有毒气体。,4、C60,(1)构成:C60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化学性质很稳定。,(2)用途:主要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二、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泼性大大增强。,1、可燃性,2

2、、还原性,(1)与CuO反应,现象:,试管内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亮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2)与CO2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3)应用,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把铁从铁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三、二氧化碳,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2、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2)化学性质,说明: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现象:随着二氧化碳气体的倒入,烧杯内的蜡烛由下至上依秩熄灭。,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现象

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CO2+2NaOH=Na2CO3+H2O,CO2+2KOH=K2CO3+H2O,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用途,用于灭火:是因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谋比空气大;,致冷剂、人工降雨: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光合作用;,化工原料;,气体肥料。,(2)温室效应,成因:大气中的CO2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O3、CH4、氟氯代烷等。,危害: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4、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缓解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4、二氧化碳的制取,(1)工业制法:,(2)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位于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四、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可燃性,纯净的CO在空气中点燃时,能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2)还原性,实验开始,应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尽试管内的空气,然后再加热。,实验结束,应先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往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到室温时停止通入一氧化碳。,(3)剧毒性,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甚至危及生命。,3、用途,(1)、利用其可燃性,可作为燃料;,(2)、利用其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