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基因病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335092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基因病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单基因病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单基因病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单基因病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单基因病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基因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基因病(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单基因病,monogenic disease,第一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nce AD):一种遗传性状或遗传病有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性质是显性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常见的婚配型:,二、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1患者的双亲中常常有一方是患者。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不患病。 2患者同胞中,约有1/2患病;男女的患病机会均等。 3患者子代中有1/2患病. 4连续传递。,Aa a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类型,延迟显性遗传 从性显性遗传,完全显性遗传,半显性遗传,共显性遗传,不规则显性遗传,第二

2、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上,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AR),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1患者双亲都无病,但是他们均为肯定携带者。 2患者同胞中约有1/4患病,而且男女患病机会均等,患者的表型正常的同胞有2/3的可能为携带者。 3患者的子女中一般无患儿,所以本病看不到连续传 递,往往是散发的。 4近亲婚配时,子女中患病风险比非近亲婚配者高,而且发病率愈低,这种倾向愈明显。,兄妹之间基因 a(来自父亲)相同的几率为 1/2 1/2 1/4,a,a,a,1/2,1/2,同样,基因 a (来自

3、母亲)相同的几率同样为 1/2 1/2 1/4,兄妹之间某一基因相同的几率为1/4 1/4 1/2,亲缘系数:指两个有共同祖先的个体在某一基因座上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若群体发病率为1/10000 携带者频率为1/50 携带者频率的计算=2群体发病率,III1与III2近亲婚配子女患病风险1/501/8 1/4=1/1600 III1或III2随机婚配子女患病风险1/501/501/4=1/10000,因为II6发病 II2为致病基因肯定携带者 III1、III2是携带者的机率分别是1/2 1/2 =1/4 III1III2婚配所生子女的发病风险为 1/41/41/4=1/64,第三节 X

4、连锁遗传病,X-连锁遗传(X-linked inheritance)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上下代随着X染色体而传递的遗传方式。交叉遗传(criss-cross inheritance) :在X连锁遗传中,男性的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将来只传给女儿,不存在从男性到男性的传递。半合子(hemizygote)是指男性体细胞内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只有一个。,(一) 常见的婚配型,1、 XAXa XAY 2、 XAXA XaY 3、 XAXa XaY,、X连锁隐性遗传 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杂合时并不发病称为 X连锁隐性遗传(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

5、ce ,XR)。,(二) 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1、男患远多于女患,系谱中的病人几乎都是男性; 2、双亲无病,儿子有1/2风险患病,女儿则不患病,表 明致病基因来自携带者母亲; 3、由于交叉遗传,患者的兄弟、舅父、姨表兄弟、外 甥中常见到患者,偶见外祖父发病,在此情况下,男患者的舅父一般正常; 4、由于男患者的子女都是正常的,所以代与代间可见 明显的不连续(隔代遗传)。,1、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征(pseudohypertrophic muscular dystrophy) (MIM 310200) (DMD) (BMD) Xp21-p21.3,DMD多在5-6岁开始发病,表现为双侧下肢无

6、力,走路时呈鸭形步态,上楼梯困难。患儿从从卧位到站位表现Grower征,多数患儿有腓肠肌肥大(脂肪组织浸润),患儿到12岁前即下肢瘫痪,20岁前死于呼吸及心力衰竭。BMD发病较晚,可在20岁左右发病,临床表现与DMD相似,但病程缓慢,往往可生育后代并活到高龄。,DMD患儿从卧位到站位的Gower征,Duchenne (DMD) MIM 310200,Becker (BMD) MIM 300376,DMD在我国发生率约为1/3500,BMD约为1/30000。致病基因定位于Xp21.1-p21.3。为人类最大的基因。长约2300kb。75个外显子。其产物由3685个氨基酸构成-抗萎缩蛋白。与细胞

7、膜上的Ca离子通道蛋白ATP酶相结合,调节细胞内的Ca离子浓度。由于DMD基因突变,抗萎缩蛋白缺陷,使肌细胞膜Ca离子通道活性增高, Ca离子浓度升高,肌肉中蛋白质降解加速而发病。DMD的突变多为1或几个外显子的缺失,导致移码或读码终止,不能合成正常的抗萎缩蛋白。BMD的突变只导致小的缺失,抗萎缩蛋白的量只有正常的73%。,本病患者自幼在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皮肤出血形成皮下血肿,关节、肌肉出血累及膝、踝时可导致跛行。此病是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而致凝血功能缺陷。致病基因(F8c)定位于Xq28,长约186kb,有26个外显子。突变中以倒位和缺失最常见,点突变也不少。(内含子22的倒位;外显子7-2

8、2的缺失;外显子26中2326密码子:CGA-TGA,精氨酸-终止密码。,2、甲型血友病(hemophilia A)(MIM306700),18岁的亚历山大德丽娜维多利亚登上了英国女王的宝座,21岁和她的表哥结婚,共生育了9个孩子,其中第1、3、5、6、9是女儿,第2、4、7、8是儿子;在这9个孩子中有两个女孩,即排行第3的和排行第9的继承了母亲的血友病致病基因,是血友病基因的隐性携带者,4个男孩子中有3个也患有血友病,带有血友病致病基因的维多利亚女王的第3个女儿嫁到德国,成为了黑森大公爵路易斯二世的孙媳妇,这样她就把血友病基因带给了黑森家族;她的两个女儿也都成了血友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大女儿

9、长大后嫁到德国成了皇帝的媳妇,这样又把血友病基因带到了德国的普鲁士家族;艾丽斯的第二个女儿阿利克斯则嫁给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他们的孩子因此患上了血友病,来自英国的血友病便远涉千里到了俄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第9个小女儿比阿特丽斯嫁给了黑森大公爵路易斯二世的另一孙子,生下的女儿叫维多利亚,也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她后来嫁给了西班牙国王阿方索13世。维多利亚女王的血友病基因便这样传到了西班牙,使西班牙王子患上了血友病。,甲型血友病,德 黑森,德皇,俄 皇,西,2、鱼鳞病,二、X连锁显性遗传,(一) 常见的婚配型,1、XAXaXaY 2、XaXaXAY,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杂合时发病称为X连

10、锁显性遗传(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 ,XD)。,(二) X连锁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女性患者病情较轻; 2、患者双亲之一必定是患者;双亲无病, 患者来源于新生的突变。 3、女患者的子女各有1/2发病;男患者的女 儿全部发病,儿子全部正常; 4、连续遗传。,1、抗维生素D佝偻病 (vitamin D resistant rickets) (MIM 307800),本病为低磷酸盐血,血清磷下降50%,男女患者均如此,男患严重,下肢常出现畸形。女患骨骼异常多不严重。新生儿期既有低磷酸盐血,用大剂量维生素D不能纠正。病因:肾小管对磷的再吸收降低。

11、致病基因(HPDR)已定位于Xp22。,抗维生素D佝偻病(MIM 307800),X连锁显性遗传病,2、遗传性肾炎(herediary nephritis)(MIM301050) 本病在儿童期即可发病,男患比女患发病早且病情严重,女外显率85%。症状类似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本病的缺陷为肾小球基底膜结构缺陷,其型胶原异常。致病基因(COL4A5)已定位于Xq22,有19个外显子,编码1685个氨基酸。突变多为缺失:如外显子5-10的缺失-193的氨基酸的缺失。,第四节 Y连锁遗传病,一种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它必将随Y染色体的行动而传递,由男性向男性传递,这种遗传方式就称为Y连锁遗传(Y-

12、linked inheritance,YL)。又称为全男性遗传(holandric inheritance) 如:外耳道多毛症,多毛耳(MIM 425500),Y连锁遗传病,例1:睾丸决定因子(TDF)(MIM480000)决定未分化性腺发育成成睾丸,Yp11.3,一个外显子 点突变或缺失例2:无精子因子(AZF)(MIM415000)控制精子的发生,Yq11.23。200kb的缺失,第五节 影响单基因病分析的几个问题,一、遗传异质性 一种遗传病在不同家庭中,由不同的遗传改变所引起就称为遗传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 如:先天性夜盲征、原发性癫痫、先天聋哑等。,等位

13、基因异质性 基因座异质性 拟表型,例如:先天性聋哑是一个较常见的两对基因相互作用的例子。,(1)聋哑双亲生育的子女可以是全部聋哑或全部 正常DDeeDDeeDDee 全部聋哑ddEEddEEddEE 全部聋哑DDeeddEEDdEe 全部正常,(2)不同家系的聋哑双亲生育正常听觉子代相互 结婚,有较高机会出现聋哑儿女,DdEe DdEe,9/16 D_E_正常,3/16 D_ee 聋哑,3/16 dd E_ 聋哑,1/16 dd ee 聋哑,即正常听觉占9/16,聋哑占7/16,二、遗传印记 (genomic imprinting),同一种染色体(或基因)的改变由于不同性别的亲本传给子女时可以

14、引起不同的表型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或亲代印记 ( parental imprinting )。,遗传印记的实验证据,父亲遗传信息对维持胎盘和胎膜是十分必要的 母亲遗传信息对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是很关键的。,例如:Prader-Willi综合征(PWS)和Angelman综合征(AS)是两种不同的遗传病,但都有共同的15q11-13缺失。父源染色体缺失时临床上为PWS,智力低下、过度肥胖、身材矮小、小手足;母源染色体缺失时表现为AS,特殊容貌、大嘴、呆笑、红面颊、步态不稳、癫痫、严重智力低下。 提示来源不同的等位基因有不同的表达,已发现某些CF患者的二条7号染色体均来自 母亲 , 人类的胚胎发育也有

15、类似现象 。拥有父源两套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葡萄胎,拥有母源两套染色体的发育成卵巢畸胎瘤。,例如: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是 一种AR病,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亦称遗传印记(genetic imprinting), 这是由于基因在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受到不同修饰的结果。一些基因在精子生成过程中被印记,另一些基因在卵子生成过程中被印记,被印记了的基因,它们的表达受到抑制。,总之:,据推测DNA的甲基化可能遗传印记的分子机理之一。在精子和卵子中一些基因甲基化程度不同,高度甲基化(被印记)的基因不表达或表达程度降低,当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去甲基化时

16、,这些基因即开始表达。总之,基因的印记影响到性状或许多遗传病和肿瘤的发生,影响发病年龄、外显率、表现度,甚至遗传方式。在对某些不能用经典孟德尔定律解释的遗传现象时,用遗传印记可以得到合理解释。,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其性质可以是显性或隐性,但由于性别限制,只在一种性别得以表现,而在另一性别完全不能表现,其遗传方式称为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例如,子宫阴道积水(hydrometrocolpos)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因此,女性只有在纯合子才表现相应症状,男性虽有这种基因但不能表现该性状,然而这些基因都向后代传递。,三、限性遗传,四、表现度 五、外显率 六、基因的多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