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揭示_图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335030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鹿洞书院揭示_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白鹿洞书院揭示_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白鹿洞书院揭示_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白鹿洞书院揭示_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白鹿洞书院揭示_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鹿洞书院揭示_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鹿洞书院揭示_图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 熹,学习要点1.掌握朱熹的生平、学术成就。 2.了解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历史(李渤、庐山国学、白鹿洞书院、朱熹重修、四大书院之首)。 3.概括并理解本揭示的主要内容:古代教育的纲领、为学程序、修身、处事和接物。 4.熟读本文,并识记本文的前半部分。 5.翻译本文。,1.掌握朱熹的生平、学术成就。,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仲晦,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著名的思想家。南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知南康军(治所在江西省星子县),共三年时间。朱熹学说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文学上强调文道统一,重道德修养,以致用为主,反对浮华。诗文也有一定成就。,2.了解白鹿洞书院的发展历

2、史。,第一个阶段唐代奠基。李渤养白鹿。第二个阶段五代开始办学。李昇创建“庐山国学”(又称“匡山国子监”、“庐山书堂”。第三个阶段976年北宋占领江州,“庐山国学”被毁。当地人建“白鹿洞书院。”,第四个阶段南宋辉煌:朱熹连上两个奏折获准复建。兼任洞主、亲订洞规、置田建屋、充实图书、亲临讲课。广邀学者到书院讲学。讲会、会讲、陆九渊讲“义利之辨”。求学真诚、治学氛围宽松自由、师生关系平等民主。,第五个阶段元、明、清办学不断。 第六个阶段 清末取消书院。光绪二年(1876年)它就改成了“林业高等学堂”。,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江西) 岳麓书院(湖南) 嵩阳书院(河南) 应天书院(河南),3.概括并

3、理解本揭示的主要内容:古代教育的纲领、为学程序、修身、处事和接物。,白鹿洞书院揭示,教条,对教条的进一步阐释,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处事,接物,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言忠信,行笃敬。 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五句话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 这是朱熹教育的目的,即一个年轻人做学问之前首先要学好做人。,父子有亲涵义:1.父母对子女要慈爱。2.子女对父母要孝顺。,这种情感是自然、本能的,无须教诲,却是一切学

4、问的基础和出发点。,君臣有义涵义:1.君主对臣子要仁义。2.臣子对君主要忠诚。一切要以“义”为基本准则。如果一方有背义行为,君可杀臣,臣也可弑君。孟子:“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可引申为对现代领导和下属关系的理解。,夫妇有别涵义:1.丈夫要承担起家庭生存和发展的重担。2.妻子要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别”主要不是生理上的,应当是社会意义上的。,长幼有序涵义:1.长辈要自律自重,堪称晚辈的榜样。2.晚辈要谦恭好学,听从长辈的教诲。,朋友有信“信”是诚信、信用的意思,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重要品德之一。,清平山堂话本死生交范张鸡黍,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5、出自中庸二十章 1.它说出了学习的规律过程。2.它表明学习应当要“知行合一”,学习的最终出路是为了实践。,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前两句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 后两句在周易里有论述,但原文出自周敦颐通书:“君子乾乾,不惜於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 。”,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求学的君子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匡复正义,而不是为了谋取个人的利益;都是为了明辩真理,而不是为了计较一己的功名。,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前两句出自论语

6、颜渊第十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后两句出自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最后一段翻译,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译:我私下注意到古今的圣贤教人读书学习,无非是为了使人明白礼义道理,修养身心,然后推己及人,并不仅仅是为了记诵和写出漂亮的文章,从而沽名钓誉,获取功名利禄。当今的一些学子,却刚

7、好与此相反。,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 译:然而圣贤教育的法则,在经典中全部有记载。有志向的人,应当熟读精思,审问明辨。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的合理性,然后切实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各种规矩禁约,难道还需要等别人设立之后才去遵守吗?,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 译:近世学堂都有学规,但对学子的期望都比较浅显,并且作为法则,也未必符合古代圣贤的意图。所以不再用于(我们)这个学堂,只将圣

8、贤教人读书求学的根本原则,分条列出贴在门楣上。,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译:如果各位学子能够共同研读,遵守执行,并约束自身,那么在他思想行动的时候,如果他感到谨慎和恐惧,是因为从这些法则中找到戒训。如果不是这样,甚至做出了违背这个教条的事,那么这个揭示作为法则,必然也能对他起着引导作用,因而是不能忽略的。各位学子谨记这个教条吧!,最后一段朱熹表达了三个观点:1.教人为学的目的不是要人们学到杂乱的知识,写得出华丽的文章,借以沽名钓誉、谋取利禄。而是为

9、了要人们按照经典去读书穷理、修己治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真正求学的人,是不需要别人创设规矩禁令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应当是自觉自为的。 3.古代圣贤有很多教育人的经典名言,所以不需要另外找条条框框作为白鹿洞书院的规矩。,一、单选1.白鹿洞因唐代的( )在此读书,养一白鹿自娱,又因此地四山环合俯视似洞而得名。.李白 .白居易 .李渤 .王勃 2.对于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我们今天应采取( )的态度。.照搬照抄 .全盘否定 .怀疑与批判 .借鉴与扬弃,3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穷理四法的顺序是( )。.学、思、问、辨 .学、问、思、辨.学、思、辨、问 .问、学、辨、思4.北宋初,南唐时辟为

10、学馆的( )改称为白鹿洞书院。A庐山国学 B濂溪书院 C义门书院 D靖节书院,5.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接物之要”是指( ) A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C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6.关于我国古代书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代书院是游离于官学和私学之外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B古代书院常将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书院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研究中心。 C我国古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D朱熹任职南康军期间,重建白鹿洞书院,后

11、来改称为“庐山国学”。,7.关于白鹿洞书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鹿洞书院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 B朱熹曾在此处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白鹿洞书院由此得名。 C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D白鹿洞书院的前身是“庐山国学”。,8.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出自( ) .汉书董仲舒传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中庸章句第二十章 .孟子滕文公上,二、多选 .白鹿洞书院揭示主要从( )等方面的内容或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五教之目 .为学之序 .穷理之法 .笃行之要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认为古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 )。.讲明义理,以修其身 .推以及人 .务记览为词章 .钓声名、取利禄 3白鹿洞书院揭示认为修身之要在( )。.言忠信 .行笃敬 .迁善改过 .惩忿窒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