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332165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2008年1月23日,报告提纲,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历史与现状 示范中心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 今后中心工作理念与思路,中山大学四个校区,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综合性研究性重点大学,医科教育是中山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医学院”最早得名于1957年,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866年成立的中国最早西医学校博济医学堂,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 中山医学院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8661953:创立博济医学堂到解放初期院校调整 19532001:解放初院校调整到2001年两校合并 20

2、01: 两校合并至今,一、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历史与现状,【中山医学院】8年制:临床医学5年制:临床医学、麻醉、影像、视光学、检验、法医4年制: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全英5年制临床医学留学生班(MBBS)【口腔医学院】7年制:口腔医学5年制: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学院】5年制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 【护理学院】4年制护理专业 【药学院】4年制药学专业,中山医学院负责全校医科15个专业或方向的公共课、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任务(1050+100人),珠海校区 8年制临床医学(1-2年),北校区 8年制3、4、5、6、7、8年,东校区 临床5年制、口腔7年制、护理4年制(1年) 生物医学工程(1-2

3、年),北校区 临床5年制、口腔7年制、护理4年制(第2学年-) 生物医学工程(3-4学年), 位于中山大学北校区何母刘太夫人楼(不含人解) 校级实验教学中心 独立建制,校、院二级管理 总人数54人(其中兼职教师8人) 实验用房使用面积6800(m2) 仪器设备总值:近2000万,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校级),设:人体解剖学、机能学、形态学、病原生物学、分子医学、检验专业、康复专业实验室,承担中山大学医科各专业、各层次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任务: 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继续教育,分子医学技能实验课 分子医学细胞培养室中的荧光倒置显微镜,实验生理科学综合实验课 实验生理科学

4、探索性实验开题报告,形态学数码显微互动实验教学 形态学实验室的冷冻恒温切片机,寄生虫学实验课 病原生物学标本陈列室,人体解剖学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网站http:/202.116.64.61/jpkc/2005/renjie/,人体解剖学实验室触摸显示教学系统 人体塑化标本,二、中心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医学院,实验室与设备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实验室主任 副主任,实验技术人员,行政秘书、教学秘书,本科教学办公室,学科 教研室,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专业实验室,临床技能训练中心,主任: 黎孟枫教授 (副校长院长) 常务副主任: 胡黎平博士 实验室主任(教师兼任)、副主任(实验技术人

5、员) 行政秘书 教学秘书,根据学校实验室工作人员编制核定、职位设置与职务聘任规定程,中心设52个岗位,目前到岗46名,高级2名,中级16名,初级22名,辅助(技术工人)6名,“中心”是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公用平台 中心根据学校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的教学计划,为实验课教学提供实验场地、实验仪器、实验材料(包括实验动物、标本、试剂、实验消耗品等); 负责实验室的开放及为全日制在校学生的探索性实验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并进行适度的科研活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定位,制定各项管理制度40余项 技术人员岗位设置、聘任、岗位职责 中心的管理理念是: 以实验教学为中心, 以服务为目标,以管理出效益

6、, 以培训为基础 做到五个“一流”(即一流管理理念、一流人才队伍、一流服务意识、一流条件保障和一流教学质量, 根据学校医学教务处和基础医学院下达的教学计划,安排我校全日制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在学校设备与实验管理处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及设备的维护工作; 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为本科生的探索性、综合性实验提供实验条件; 对实验教学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日常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实验室 课程 解剖学实验室 人体解剖学实验 形态学 细胞生物学实验、组织胚胎学实验、病理学实验 机能学 实验生理学(生理、病生、药理) 分子医学 分子医学技术(

7、生化/分子生物、免疫、遗传) 病原生物学 微生物学实验、寄生虫学实验 医用化学 医学检验学专业实验室(基础部分)、康复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工作量,独立开设的实验课: 实验生理学、分子医学技能,现已实行全天侯开放实验室管理,开放实验室总人时数达:21万,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一)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思想素质 忠诚教育事业,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主业服务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严谨的科学态度 业务素质 专业知识(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维修维护等) 研究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组织实施等) 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开发仪器设备功能等的需要) 管理素质 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水平对于提

8、高教学科研质量、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实验室开放率、建设节约型校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验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实现从“以人设岗”到“以岗聘人” “百人计划”实验技术岗 优化人事聘任考核制度 重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效果和业绩实验技术人员交流培训(10万元/年)搭建展现工作人员自我的平台 如评“名技师”、设特岗等 研究生助理(辅助教学、设备管理),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心技术人员定位,-两大功能:管理与服务 -师生的需要是工作的出发点 -提供优质服务是工作的中心,1、结合实验教学改革,对基础性实验进行归类,并编制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2、逐项录制各项实验技术操作 3、以老带新 4

9、、制订岗位技术要求 让每位实验技术人员了解自己、明确努力方向:具体岗位的技术要求自已已掌握了什么技术差距在哪里,如何努力?,中心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思路:,(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经典性、基础性实验的教学质量,增加综合性实验比重开设全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实验生理科学分子医学技能开放实验室,为学生业余科研和暑期科研提供平台开展数字化实验教学的研究编写高水平的实验教材,中心有出正式出版的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自编实验教材和中长期编制实验教材计划 对选用教材有以下原则:各实验课均使用自编或引进的高水平教材;教材多样化(包括立体化教材),并有广阔的覆盖面和足够的实验项目(包括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

10、件多媒体教学课件) 已正式出版实验教材30余种,其中实验生理科学教程(该教材已被教育部评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入选中国高等教育白皮书。,1、实验教材建设,2、虚拟实验室的建立建立虚拟化基础医学形态学和机能学实验室,将形态学和机能学数据库、网站和虚拟化显微仿真系统以实验教学与管理系统融合为一体,形成基于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形态学图片库 基本实验操作的示范教学录像 标准化实验操作指南 虚拟化仿真组织切片数据库,全方位开放,(三)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的仪器装备是体现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水平是

11、提升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要素如何管理好、使用好仪器设备,提高其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是我们职能部门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应积极面对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仪器设备对教学科研的支撑作用,2、开放实验室 本科生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训练计划 本科生业余科研计划 本科生暑期科研计划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四、今后中心工作理念与思路:优质优培保证课内实验教学质量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学生暑期科研和参加学术会议,学生探索性实验论文集,近年来中心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欢迎垂询并访问我们的网页: http:/202.116.65.101/north/,结语,总结过去,放眼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探索构建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专业实验室建设、探索完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实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