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32031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试题(第 1 页 共 12 页) 济南外国语学校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11.9) 第第卷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有多种解释 B所有的历史结论都必须依靠史料才能得出 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 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

2、(注:指 分封制) 、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 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3、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 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 九百人。 ”此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隋唐时期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选官 B唐朝进士科地位重要,为世人敬仰 C科举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D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

3、,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 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 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 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5一篇历史论文中指出:北洋舰队是洋务派标榜“御侮”、 “自强”的样板,苦心经营凡二十 年,耗银 3000 余万两,北洋海防经费支出总额,相当于同期江南制造局以及福建船政局 从创办到中法战争爆发 17 年总支出之和这种情况对于一个近于崩溃的封建国家是更 不胜负

4、担。这段材料: A反映了清朝政府重视海防 B正确指出了北洋舰队灭亡主因 C揭露清朝政府统治腐朽的根源 D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必然结局 6、2010 年 9 月 29 日, “辛亥首义、武汉文化周”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开幕式,为庆祝明年 辛亥革命 100 周年拉开序幕。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致词时,建议台湾同胞届时前去见证 “民国肇建开第一枪的地方”。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指出,1911 年爆发的 高三历史试题(第 2 页 共 12 页) 武昌革命,结束了 2000 年帝制,开启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划时代意 义的大事,也是两岸人民共享的文化遗产。以上涉及的史学观是: 整体史观

5、近代化史观 文明史观 民族史观 A B C D 7、被称为“中华第一金碑”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 元宝山顶。2011 年 8 月 1 日,值人民解放军诞辰 84 周年之际, “重走长征路”记者对此 进行了报道,下列报道正确的是: A红军长征是从四川省开始的 B红军长征在四川经历长且最艰苦 C四川省是长征最后确定的落脚点 D四川省是长征的最先到达省份 8、 1992 年 9 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 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 是正确的。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

6、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9、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 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 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 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A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10、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十月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失败的国家的自然反应。 它背负着国内凝聚力的期望,试图通过超级极权的途

7、径来重建国家。 ”这段话表明十月革 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是俄国人民要求摆脱帝国主义战争愿望的产物 是当时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直接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A B C D 11 “反帝爱国”运动和“封建蒙昧主义”运动,是新中国对义和团一百年来评价中的两 种基本结论。形成这两种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A史学观点的不同 B意识形态的左右 C政治运动的影响 D掌握史实的不同 12、塞外重镇张家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下面两幅图中,可 高三历史试题(第 3 页 共 12 页) 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1945 年 8 月,八路军进入张家口

8、1948 年 12 月人民解放军进入张家口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 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 D中国国军队性质的变化 13、1904 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 。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 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 可谓无人。 ”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14、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 5 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

9、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 。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 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 ”这个“罗斯福法院”: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15、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 ,他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 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 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 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

10、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 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 D粱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 16、在 1972 年 6 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 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 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 ”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没有迅速反应。此后,美国国 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A迫予舆论压力,美国对在越南造成的灾难感到内疚 B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高三历史试题(第 4 页 共 12 页) C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 D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美国希望

11、会议能顺利进行 17、1911 年 10 月 16 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约法规定:“鄂州政 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 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 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 或弹幼。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18、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

12、一个 1+X 的世界” 。对“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B目前尚不能确定 X 的值 C是一个常数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19、美国是机器标准化生产的创始国。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对此表示:“欧洲激进 思想倾向要求剥夺有产者自己的马车和漂亮衣服,相反,美国的激进思想可能主张赋予 普通人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和原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大卫波特用“机 器标准化生产”揭示的政治理念为: A平等 B自由 C民主 D博爱 20、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 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

13、季, 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 ”这本书是: A 日知录 B 明夷待访录 C 变法通议 D 天下郡国利病 书 21、下图为希腊哲学发展简图,由甲图转向乙图的关键人物是: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高三历史试题(第 5 页 共 12 页) 22、2009 年 12 月,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展,展出了以下图 片。某同学为此罗列出了以下四个主题,其中符合以下作品内涵的是: 图 1 海神波塞东与雅典娜之争的浮雕宝石 图 2 希腊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半身 像 图 3 春天画 图 4 怀抱圣子的圣母和天使及圣人 A东西文化交融的典范时代 B理性光

14、芒普照的艺术殿堂 C复杂的内心、细腻的情感 D禁欲主义下的人性尊严畅想 23、下图反映了 16 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对古希腊民主制度研究的人数变化曲线。你认为第 二至第五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因素是: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150016001700180019002000 年代 人数(千) 高三历史试题(第 6 页 共 12 页) A专制与民主思想的蜕变 B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 C思想领域的剧烈变化 D不同文艺流派的产生 24、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 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

15、,中国之强久矣, 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依据材料及李鸿章的洋务活 动,李鸿章可以接受的维新派主张应包括: 创办近代工业 改革中央机构 建立新式军队 实行民主政治 A B C D 选修二选修二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25、1830 年,在英国只有少数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 来,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 1969 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 满 18 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选举。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正确 的有: 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逐渐增多 经济发展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有利于政党政治的发展 议会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A B C D 26、影响和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理论形成的历史文件是 A英国权利法案的通过 B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C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