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与决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331857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与决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计划与决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计划与决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计划与决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计划与决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与决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与决策(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计划与决策,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首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着眼于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资源总是短缺有限的。 针对未来,而未来具有不确定性。,2,一、计划的概念,1.计划有二重含义。,“动词”,计划工作: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并确定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名词”,计划:对未来活动所作的事前安排所形成的文本。,3,2.计划工作的必要性(计划的目的),(1)确定方向。 有的放矢。列宁:任何计划都是尺度、准则、灯塔、路标。,(2)减少变化冲击。 计划过程本身的价值: 明确干什么、怎么干,(3)尽可能减少浪费和冗余。,(

2、4)设定标准以利于进行控制。 计划意味着承诺、约束,便于控制,4,二、计划的类型,1.按重要程度: 战略计划:高层,总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构想,以及实现的途径,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指导性。 战术计划:在战略框架内,确保总目标和战略构想的实现,是资源供应及有效运用的具体计划 。 包括: 经营计划(中层)如年度目标计划 作业计划(基层)如工作流程等 2.按时间: 长期、中期、短期计划(如何衔接、协调),5,3、按详细程度 (1)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可,没有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的计划。 (2)指导性计划:只规定一般方针和行动原则。,指导性计划比具体性计划更可取。 当环境的不确定性高 当

3、组织处于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或衰退阶段,6,4.按照计划的表现形式(抽象到具体-孔茨),(1)目的或使命:组织存在的理由。,(5)程序:处理例行问题的步骤、方法、标准。(6)规则:允许或不允许,必须或不必须等。(7)规划:是综合性计划,包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资源分配等, 可大可小。 (具有系统性)(8)预算:数字化计划,使计划更精确。,(2)目标:目的及使命的具体化,是活动的终点及结果。,(3)战略:为实现目标所选择的发展方向、行动方针及资源分配的总纲。 (4)政策:指导和沟通决策思想的明文规定。,7,5.按职能:销售计划、生产计划、供应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技改计划、新品开发计划、财务计划

4、,8,三、计划工作的程序,根据目标评价方案,选择方案,编制辅助(派生)计划,编制预算使计划数量化,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确立目标,估量机会,计划工作步骤 图,9,四、计划的内容任务:六个方面(5 W 1 H),What- 具体任务、要求“做什么?”即明确一个时期的具体任务和要求。,Where- 空间布局 “何地做?”即规定计划的实施地点,了解计划实施的环境条件和限制条件。,Why - 宗旨、目标、战略 “为什么做?”即明确计划的原因和目的。,When- 时间进度 “何时做?”即规定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Who - 明确职责 “谁去做?”即明确实施计划的部门或人

5、员。,How - 政策、程序、规则 “如何做?”即明确实现计划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规则,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的预算、分配和使用,等等。,10,五、计划编制方法,运筹学; 经济计量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 系统动力学; 预测学; 滚动计划法; 网络计划技术; 等等,11,滚动计划法编制过程的具体解释,2005年编,实际完成分析,计划修正因素,宏观政策,外部环境,内部环境,2006年编,滚动式计划编制过程,12,1、滚动计划法,定期滚动修订计划的方法。 基本思想: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定期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要特点: “近细远粗”。,13,

6、滚动计划法的评价,第一,计划更加切合实际。 第二,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互衔接。 第三,加强了计划的弹性。,14,2、网络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用于任何行业的任何复杂项目的具体性管理计划。,15,1)基本原理是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 然后通过网络图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少的资源、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 图4-6便是一个双代号网络图。,16,图4-6,17,用网络图表示的建造房子的计划,1,2,4,6,7,3,5,3,2,0,1,3,1,1,1,B.打地基,A.设计房子和筹集资金,

7、C.订购和获得建筑材料,Dummy,G.收尾工作,F.选择地毯,D.选择油漆,E.建筑房屋,18,用网络图表示飞机的大修计划,19,3)网络计划技术的评价,网络计划技术 的优点 (1)能清晰地表明整个项目的各项作业的时间和相互关系,并能通过计算掌握完成任务的关键作业。 (2)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和资源利用实施优化。 (3)可提高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4)便于组织与控制。,20,六、决策,(一).决策含义 1、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目标,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合理方案的过程。,决策者 决策目标 备选方案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 环境状态 相关的后果,决策的要素,21,(二)决 策 程 序,22,(二)决策

8、程序,(2)确定目标: 明确、尽可能量化,(3)拟订备选方案: 尽可能考虑到多个可行方案,(4)评价方案: “令人满意” ;强调可执行性,(5)选择方案。,(6)实施、评估: 把决策作为一个学习过程。,(1)识别问题,23,(三)决策标准的相关理论,1规范决策理论 :泰罗决策者可以实现完全理性,作出“最优”决策。 2行为决策理论:西蒙提出“满意”标准,决策者只能作出“满意的”决策。 最优决策要求:决策者要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决策者要发现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决策者有能力作出“最优”决策 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满意”标准,而非“最优”标准,24,(三)决策标准的相关理论(续),3.合理性决

9、策标准:哈罗德.孔茨“合理性”决策标准 主管人员必须确定的是有一定限度的理性,是“有限合理性”即强调: (1)积极行动方能达到 ; (2)了解环境和客观条件 ; (3)有据可依,力所能及; (4)发挥主观能动性。,25,(四)决策的类型,长期决策,短期决策,决策的重要性,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业务决策,决策的类型,决策的时间,决策主体,决策性质,决策涉及问题,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集体决策,个人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26,几种类型的对比,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1) 战略决策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战术决策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前者是根本性决策,后者是执行性决策。2)

10、 战略决策是战术决策的依据。,27,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比较,28,群体决策:勒温(lervon)的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所造成的经济困难,美国减少了对商业网点的食品供应量,同时为了补充食品的不足,又开始向居民供应大量由屠宰副产品制作的罐头,但却遭到了家庭主妇的抵制。为了找到说服家庭主妇的办法,勒温进行了一个实验。他把参加红十字会的妇女组成6个小组,每组1317人。他对其中某些组采用传统的宣传形式,请人给他们宣传关于购买罐头的好处,并希望他们去购买;而对另外一些组则采用新的、让他们自己讨论的形式,认识购买罐头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群体决定。一周后,勒温进行了访问,调查她们对购买罐

11、头的态度有多大转变,结果是听讲座的那些组里有3%的人改变了态度,而群体进行讨论的那些组则有32%的人改变了态度,去购买罐头。,29,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比较,30,决策的类型与转换,决策可能有多种结果吗?,否,决策结果唯一 确定型决策,决策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可以估计吗?,是,不确定型决策,否,风险型决策,是,31,(五)决策方法,第一类:定性决策方法,主观决策法。(1)德尔菲法(美 兰德) 请专家背靠背地(匿名信函)对需要决策的问题提出意见,决策者将各专家意见经过多次信息交换,逐步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得出决策方案。 (2)头脑风暴法(英 奥斯本) 将解决某一问题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在完全不

12、受约束的条件下,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应遵守4条原则: 不评价;想到什么说什么;越新奇越好;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32,第二类:定量决策方法指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决策。定量决策方法一般分为三种方法 1、确定型决策的方法:盈亏平衡法、线性规划法等 2、风险型决策的方法:期望值决策法、决策树法 3、不确定性决策的方法:保守法、乐观法、拆中法、后悔值法。,33,案例:,囚 徒 困 境,警察抓到了两个非法携带枪支的罪犯,按法律应各判入狱一年。但警察还怀疑这两人曾合伙抢劫银行。这可是重罪,只是没有足够的起诉证据,并向每个人提出下列条件: 1、如果两个人都不承认抢过银行,则按非法持枪罪各判一年刑期。 2、

13、如果一人承认抢过银行并供出同伙则可宽大释放,而另一人不坦白则要从重判 刑20年。 3、如果两人同时交代了银行抢劫案,则各判8年刑期。 用决策距阵表示刑律为:,34,案例分析,罪犯甲盘算: 乙: 不坦白 坦白 甲: 坦白 坦白 刑期 无 8年(避免20年失去自由) 罪犯乙的推理与甲完全相同,结果两个罪犯都交代了罪行。 该案例并不是一个法制故事,而是博弈论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应用的著名案例。本来两个人可能的最佳结局是入狱一年。但两人期望的最佳结局是获得自由。最终,两个人的合理选择却得到了入狱8年的结果。经济学家们研究这个案例,是因为“囚徒困境”现象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35,日本、美国和中国决策管理对比研究,36,在实际工作中不可分割交织在一起。,决策是对活动目的的方向,内容,方式的选择; 计划是对组织成员一定时期内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 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计划与决策的关系,37,问题在于:组织目标不清、职责不明!,通常的“对策”,加快决策速度的措施 下放权力 制度化 避免决策失误的措施 集体决策 多方论证,可能导致的结果 失控 协调工作量大增迟迟不能决策 无人负责,38,结 论,组织决策效率与效益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提高组织决策的效率与效益,必须明确组织的目标和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并改变基于个人信息的个人决策方法。 关键在于掌握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