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及中国化理论的运用研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31771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列主义及中国化理论的运用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列主义及中国化理论的运用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列主义及中国化理论的运用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马列主义及中国化理论的运用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马列主义及中国化理论的运用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列主义及中国化理论的运用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列主义及中国化理论的运用研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马列主义及中国化理论的运用研讨 13200 字 重庆经验与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十大经验的典型体现, 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性,蕴含中国模式的精髓,又 具有鲜明的重庆个性,彰显了巴渝气派;对执政党经受四种考验(执政 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化解四种危 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 的危险),突破我国在科学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瓶颈,提供了开创性的 思路和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较成功的典 范。本文拟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 高度,对重庆的经验与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一、从中国共产党的

2、执政经验探究重庆经验与模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永葆先进性,一个 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总结自身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总结出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革命中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 设。邓小平反复强调,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我们党 的传家宝。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关于新时期党建的十条 经验。胡锦涛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论述党执政 55 年的 六条经验;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改革开放 29 年的十个结合基本 经验;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 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四条根本经验。从中国共产党 的执政经验观察重庆经验与模式,至少可以概括为

3、三个特征和内涵:第一,重庆经验与模式是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本地化 实践。建党 90 年来,波浪式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坚 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列主义必须随 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列主义看成是空洞、僵 硬、刻板的教条。马列主义的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 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我们党曾经犯过错误, 甚至遇到严重挫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某些指导思想脱离了 中国实际。我们党能够依靠自己和人民的力量纠正错误,在挫折中 奋起,继续胜利前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具有实事求是和自我批评 的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

4、。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精神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构成了根源于马列,开始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丰富于江泽民、胡锦涛,然后继续丰富 发展(简称源于马、始于毛、成于邓、丰于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是世界上一条最亮丽的思想轨迹和理论景象。其中,科 学发展观既坚持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 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实现了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列主义 中国化的高度统一。辩证唯物的发展观要求人们在具体工作中,必 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重庆市委、市政府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简单的

5、口号,而是深入把 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央精神同中国国情、地区区情结合起来,精心分析问题,认真解 决问题,实现了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实践本地化。其成功源 于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精髓。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协调区域发展存在的不平衡,突破行政区划界 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为此,2007 年 3 月,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作出了 314 总体部署,要求成为长江上游 经济中心、西部增长极和城乡统筹的直辖市。重庆市委、市政府在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 314 总体部署的过程中,坚持从重 庆大城市、大农村

6、、大山区等实际出发,注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积极探索民生导向的发展路 子;通过森林、畅通、平安、健康、宜居等五个重庆建设,改善发展 环境;实施民生 10 条和共富 12 条,建设两江新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 区、西永综合保税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 划、户籍制度改革,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开展唱红打黑、大下访等工作,经济社会步入了科学、健康发展的 快车道。重庆全面转变对内对外发展方式,受到海内外进步舆论的 广泛赞誉。其创新性实践,符合我党一贯提倡的,要把党中央的精 神同本地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工作的方针,

7、 是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在重庆的良好运用。第二,重庆经验与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前 60 年的优良传统与 后 30 年的科学发展精神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前 60 年的优良传 统,在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及毛泽东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 了艰辛探索,为马列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思想财富,以及以正 面为主的运用经验。中国共产党后 30 年的科学发展精神,集中体现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 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前 60 年的优良传统与后 30 年的科学发展精神的有机结合,在重庆得 到了显著的坚持与发展。其重要经验是三三制。其一,注重强化三大基础。通过加快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来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通过保障工人阶级的利益,引导 其自觉的阶级觉悟,来强化党的阶级基础;通过在非公企业中不断建 立健全党的组织

9、,引导非公人士对党的认同感,来扩大党的群众基 础。其二,深入推进三项制度建设。即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 接待群众制度;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制度; 群众意见定期处理反馈制度。其三,扎实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大下 访、大走访。近年来,20 万名干部走访群众近 100 万次,解决各类 矛盾纠纷 11 万余件,200 多万群众直接受益,群众信访总件次和总 人次大幅度下降;二是三进三同。三进是进基层、进农村、进农户, 三同是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三是通过帮扶财物和送脱贫致富 项目结穷亲。这些制度和措施的效果表明,必须全面完整地理解、 运用和创新建党 90 年的有益经验,而不应当用后

10、 30 年的经验去否 定前 60 年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包括大学生学工学农等)。 当前,执政党及其政府只有真正站在工农知等劳动者立场上,协调 包括劳资关系在内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基层 党建工作在工作内容与工作形式上必须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党 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面对上访和闹事等众 多社会矛盾和难题,单靠强力部门和信访部门,难以防微杜渐地解 决问题,还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重庆干部多下访,群众少上访, 便是一条有效经验。第三,重庆经验与模式倡导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的宗旨和 价值观,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 本宗旨,密切联

11、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90 年来党的发展历程表明,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 本。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邓小平指出: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胡锦涛在庆祝建 党 9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 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 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 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并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走共同富裕道路,是党

12、的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 内在要求。重庆市委书记多次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 党克敌制胜的法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都要眼睛向下, 动起来,跑下去,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重庆经验与模式牢牢把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 核心这一精髓,并以此为立足点,把为人民服务与以人为本结合起 来,解决了各项发展为什么人的问题和人民拥护不拥护这一关键问 题,从而化解了脱离群众的危险。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永 葆先进性的特点: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 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13、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其中,五个重庆建设,切实改善民生,满足了群众衣食住行 的需要;扫黑除恶,交巡警平台建设,加强了警民联系,提高了群众 的安全感;机关干部大下访、三进三同、落实三项制度,维护群众切 身利益,改善了党风、政风。十大民生工程,想得细、措施实,是 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重庆经验与模式把执政为民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努力体现 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决定,把缩 小三个差距作为贯彻落实主题、主线的重要突破口,走民生路,念 共富经,努力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要求坚持共建、共享、 共富,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相脱节、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协调、基 本公共服务不均

14、等问题,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在构建增长极、经济中 心和内陆开放高地中同步缩小三个差距,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共富 12 条条条紧扣缩小贫富差距,其中明确规定,普通职工的收入变动 要与企业的高管收入、劳动生产率、净利润率和本地消费价格挂钩, 实行同步变动,从而在全国率先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维护劳 动者收入正常增长的合法权益和发展成果如何分享的难题。这种务 实行为和有效措施,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整体经济社会环 境,以群众的实际感受为最高评价标准,必然促使重庆居民幸福感 等多项经济社会指标排在全国前列,使党的宗旨和价值观得到贯彻,真正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探究重庆

15、经验与模式党的建设理论经历了从两个文明、 三个文明再到四个文明、五个文明的发展完善过程。重庆在五个 文明建设方面都有创意。第一,以民生共富为导向的经济建设。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 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人们的意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是以 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工作,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经 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

16、路,必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 并让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逐步地实现合乎不同 时期和不同水平的共同富裕。重庆率先提出走民生共富为导向的发 展之路,就是把改善民生、缩小差别、共同富裕,既作为发展的目 的,也作为发展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良性互动。这符合科学发展 观强调当前要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从 2010 年 6 月至 2012 年底,重庆决定投入 3000 亿元,办好 10 件民 生大事:一是建设 4000 万平方米公租房,解决 70 多万户中低收入 群众住房困难;二是实施万元增收工程,使非市中心区的两翼 95%有 劳动能力的农户三年增收万元以上;三是森林覆盖率达到 40%,城区 绿化率达到 35%,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 市;四是在重庆中小学、幼儿园配备校警,建成 500 个交巡警平台, 提升群众安全指数;五是提前实现重庆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使 300 多万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六是培养照顾好 130 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 外出务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