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28445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 验和启示 “ 【论文关键词】金融支持 农村建设与发展 经验 启示 【论文摘要】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 的支持,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的种种缺陷已经成为阻碍农村进步 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分析孟加拉国、泰国、美国、日本等国农村金 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我国农村金融 支持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 农村经济为中心,而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 融兴则农业兴,农村金融活则农业活。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 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构筑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支 持新农村 建设有较大的启

2、示。 一、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 与发展的经验 在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问题上,许多发展中国家 相继采用了各种金融手段,政府投入大量的补贴资金,设计出各种 干预政策,取得了有益的成果。孟加拉国和泰国就是两个相对成功 的范例。 GB 是为穷人设立的特殊银行机构,鼓励同一村庄中有 相同收入来源的穷人组成小组共同借贷,对参加小组借贷的成员有 最高财产限制,其成员基本以女性为主。小组每周开会,规定每人 每周必须存入少量资金(相当于 2-3 美分);贷款发放给小组成员, 还款义务由整个小组承担,并根据各组的信贷记录决定今后的信贷 额度;整个还款过程在有 5-7 个小组参加的公开大会上进行,给不 能按时

3、归还的人以巨大的社会压力。此外,GB 还要求组员将相当于 贷款金额 5%的资金存入小组基金,每个借款人必须将相当于总利息 25%的资金存入由格莱明银行管理的应急基金以备不测。这个基金 向成员提供各种保险服务、培训讲座来保证和提高借款人的还款能 力。GB 的贷款利率不高,必须接受补贴和捐助才能维持正常运营。 MFO 是向低收入人群提供包括信贷、存款、保险等金融服务的金融 组织。MFO 用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约束和监督作为还款保证,不要 求有抵押物;放贷决策权下放给信贷管理员,借款程序比较简单、 方便;还款率很高,在 95%以上。据估计,在孟加拉大约有 1000 多 家 MFO 均提供贷款,其中一些

4、吸纳存款,还有一些提供非金融服 务。放款大多采取 GB 银行的小组贷款方式。MFO 提供贷款的利率 较高,至少扣除通胀率后实际利率为正,能够弥补所承担的风险。 2、泰国的农业与农村合作组织银行(BAAC)。泰国政府一开始试 图利用已有的商业银行体系解决农村金融问题,要求每个银行至少 将其总贷款的 5%流向农业部门。尽管政府一再放宽限额条件,商业 银行仍无法达到要求。1966 年,泰国政府成立了农业与农村合作组织银行(BAAC),其是向农户提供贷款的专业化信贷机构,由财 政部领导,直接体现政府对中小农户的扶持补贴政策。 BAAC 在 农村地区的客户以大的农场主和涉农企业为主,而且一直在扩张业 务

5、范围,从而既为团体也为个体农民服务,以个体农民为主。 BAAC 在有限程度上依赖补贴,这主要是政府控制其贷款利率的结 果而不是由于自身运行效率低下(BAAC 不能提高贷款利率以弥补 成本)。根据 2006 年的一项测算,BAAC 只要将贷款利率提高几个 百分点,就可以完全独立。 BAAC 成功的最主要经验可以归结为 坚决抵制来自决策层的压力。财政部对 BAAC 的领导是帮助性和指 导性的,而不是行政干涉,BAAC 在自有项目和政府项目之间设立 了一道防火墙,防止风险传递。 二、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支持 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 以 1916 年创设联邦土地银行为起点,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6、起来。1933 年建立生产信贷协 会,并在 12 个农业信贷区设立了 12 个合作社银行。为了发挥国家 对农业发展的扶助作用,政府农贷机构也逐步建立起来。1933 年成 立商品信贷公司,其任务是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或对农业生产给 予经济补贴,借以控制生产,稳定农民收入。而为了发展农村电力 事业、发展农村通讯、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别,1935 年成立农村电 气化管理局。1946 年成立了专门为贫困农民提供贷款资金的农民家 计局。为了促进、帮助农村小企业的发展,维护小企业的利益,在 1953 年又专门成立了针对小企业提供信贷的小企业管理局。至此, 美国完善的农村金融格局基本形成。 总的来看,美国农村

7、金融制 度属于一种复合信用型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提供农业信贷 资金的机构中,既有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有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 二是在金融组织体系上,一般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 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多种金融机构形成了一个分工协作、互相 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美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本需 要,充分体现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和支持作用。 2、日本 独具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日本的农业发展与中国有许多相似 之处,地少人多、自然条件差、具有小农经营的历史传统。二战以 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农村金融体系, 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增加农业积累。 目前日本建立的农

8、村金融体 制主要包括合作金融和政府金融两部分,其中民间合作性质的农村 金融机构占主体地位,政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为重要补充。日本农 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协系统所办的信用事业部,是农协的一个子系 统,由基层农协的信用组织、都道府县的信用联合会、中央的农林 中央金库和全国信联协会三级构成。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经过多年 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合作金融体系。一是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政府背景深厚,带有一定程度的官方色彩。二是体系内的三级组织 之间并无行政隶属关系,上级组织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对下级组织进 行指导,整个体系内形成了独立的资金运行系统,保证了合作金融 体系的运行效率。三是信用合作体系立足于社区发展,树立

9、为社员 服务的理念,金融机构的设立坚持立足基层、方便农户、便于管理 的原则。四是为了保证合作金融安全、健康地运行,建立了农村信 用保险、临时性资金调剂的相互援助、存款保险以及贷款担保等制 度。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优势是其将合作金融机构与国家的 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紧密相连,服务领域相对固定、信息资源较为 充分、贷款决策成功率较高,各级信用社独立性较强、经营自主权 较大,同时也易于政府对基础行业的扶植。而缺陷则是业务范围狭 窄、资金利润薄、靠政府优惠、财政压力大。 “ 三、对我国农村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从以上国家的农村金融体制建设 可以看出,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导致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资金

10、的使 用成本都比较高,正规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涉足农村金融 市场,引起市场引导的失效。因此,在农村金融体制构建过程中, 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必要的和有效的。结合各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 来看,在农村金融体制构建早期,政府的支持与干预的确起到了十 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干预并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最终目标。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干预只能越来越阻碍农村金 融市场的发展。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 定、部门性政策倾向以及普遍存在的严重的法律和规章性障碍等因 素,政府干预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所以我国要构建和谐农村 金融体制,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政府干预的问

11、题。 1、在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干预中,要把握好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直 接干预指运用公共资金直接投入农村金融,间接干预指为农村金融 发展创造环境,如宏观经济、产业政策、法规环境等。我国政府应 当把直接与间接两种干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创造一个有 利的宏观环境,如审慎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贸易自由化,鼓励国内 储蓄;同时建立一个适合市场交易的法律框架,如清晰的产权或使 用权、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合约强制执行机制等。另一方面,对农 村金融机构可以适时提供资本或者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再融资;所 有这些补贴或优惠应该是透明和临时的,一定要尽可能地减少长时 间的直接介入。如对合作金融,在农村资金少、储蓄动员又

12、不够成 功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用再贷款的形式临时向合作金融机构注入资 金,但对于合作金融过于强烈的政策干涉可能会挫伤合作会员的合 作积极性,影响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 2、政府干预必须注重农 村金融的造血机制,尤其是农村资金的储蓄动员。光靠政府资金的长期注入不可能真正解决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直接过长时间的干 预也会破坏市场机制,从而导致资金的分配效率低下。要尽力吸引 城市资金,至少不能再抽取农村资金,让农村资金尽可能地在农村 体系内循环。 3、小额信贷不仅是有效的扶贫方式,更是一种特 殊的金融形式。应参照国际经验发展农户自助组织,逐步将其转化 为小额信贷机构,允许其在法律监管下自由决定利率,以法律

13、形式 保证其金融合法性和规范性,给予明确的政策支持。政府同时应建 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构造以 GB 模式为基础的农村小额信贷体系。【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 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 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 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高 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关 键词】高校周边 安全隐患 创新 治理路径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 校园为中心,受到高校辐射带动,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 社会环境的总和。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反过来对高校

14、的 改革发展又产生影响。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 人才培养;反之,则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本 文就当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和治理路径创新做一粗浅探析。一、高 校周边安全隐患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逐步 进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剧增 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最直接的一个表征。高校办学规模的扩 大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商机无限” 的地方,因此,高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各式各 样人群的到来。大量人口的聚集和相对滞后的社会治理,使得高校 周边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一)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15、。高校 的聚集功能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把各类优秀人才和学生招进校 园,另一方面各类捕捉“商机”的人员也聚集到校园周围。聚集在 高校周围的人员十分复杂,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人员;有经商的、 打工的,也有社会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流窜人员、复杂人群的聚集, 使得校园周边环境十分复杂。这些人员中,由于目的不同,或是为 了经济利益的争夺,或是为了土地权属的争议,或是为了个人权益 的争纷,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矛盾激化引发的冲突,对高校和高 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在校园周边,林立的各种吧、酒吧、 歌舞厅、小旅馆、出租房等存在着无证经营的情况,经营者与高校 学生之间由些细小矛盾引起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

16、生;还有一些经 营者为降低成本,没有按要求安装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特 别是消防设施,这给在这些场所消费的学生人身和财产上的安全带来了隐患。更有甚者,如社会闲散人员、流窜人员,在高校周边游 荡,时刻都威胁到高校师生的安全,尤其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高校, 师生遭到勒索、敲诈、抢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二)食品安全 存在隐患。饮食消费是高校学生最主要消费,高校学生消费的特点 是希望得到“物美价廉”的食品。由于高校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各 异,对食品的要求是花样多、变化快,这对于首先要保证不同收入 家庭的学生均能有饭吃、不能随意涨价的学校食堂来说,是巨大的 挑战,无论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时刻变化 的需求,这为校园周边的餐饮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校园周边的 小餐馆、大排档,甚至流动摊点以其花样多、口味好、价格低吸引 了学生的到来,但是这样的就餐环境条件卫生差,有的摊点就是几 块木板搭起来的,许多摊点是无证经营、无卫生许可,从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