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理论培训医技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321242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基理论培训医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基理论培训医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基理论培训医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基理论培训医技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基理论培训医技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基理论培训医技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基理论培训医技ppt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技科室“三基”培训,何为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在放射诊断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传统X线检查法外,尚包括CT、MRI、DSA 、ECT、B超和热像图等成像技术。这些成像的应用原理和方法虽不相同,但以影像诊断疾病是共同的,这些成像技术的关系非常密切,结合在一起,可以出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进一步扩大了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质量,并且逐步形成了现代医学影像学体系。在医学影像学的推动下,还促进了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医学影像学和治疗学更加紧密地结合,扩大了影像学科的临床应用领域。,X线的产生,高速运行的电子群突然受阻,便发生X线。X线发生装置主要要有:X线管、变压器和操纵台。 X线极灯丝通电后产生电子群

2、,变压器向X线管两端提供高电压,驱使电子群向阳极高速度运行,并撞击在阳极靶面上,其动能转换为99.8%的热能和0.2%的X线。,X线的特性,(1)穿透性:和X线管管电压有关,管电压愈高,产生的X线波长愈短,穿透性愈强,穿透性是X线的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X线可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这是X线透视的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可使胶片感光,形成潜影,经显影定影处理后产生影像,这是X 线摄影的基础。 (4)电离效应:X线对人体电离的程度与吸收的X线量成正比,这是X线防护和放射治疗的基础。 (5)生物效应:生物细胞特别是增殖性细胞经一定量的X线照射后可能产生抑制、损伤、甚至坏死;X线

3、治疗就是利用生物效应的特性。,常用的摄影,(1)体层摄影:通过体层摄影装置摄取指定层面像,主要用于:明确平片上难以显示的重叠较多的病变。观察病变内空洞,钙化及肿块边缘情况。检查支气管狭窄、闭塞或扩张。 (2)软线摄影:利用发射软射线的钼靶X线管进行软组织摄影,例如乳腺摄影。,造影检查常用的对比剂,对比剂分两大类:高密度对比剂有钡剂和碘剂,低密度对比剂为气体。 (1) 钡剂:为医用纯硫酸钡粉末,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混悬液,可口服或灌肠,主要应用于食管和胃肠道造影检查。 (2)碘剂:无机碘剂:刺激性较大,现基本不用。有机碘剂:品种繁多;分为离子型(如泛影葡胺等)和非离子型(如碘海醇、碘普胺、碘帕醇等)

4、。泛影葡胺常用作心血管和静脉、尿路造影。离子型对比剂具有高渗性,可引起毒副反应。非离子型对比剂具有相对低渗性、低粘度低毒性等优点,减少了毒副反应,适用于血管造影和CT增强扫描。碘油:碘化油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和肝癌介入治疗。 (3)气体: 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由于影像新技术的出现,这种对比剂现已少用。,【体格检查】,注意事项:注意用词准确(如“不能记录为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和肝脾不肿大”,应记录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和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辅助检查】 入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结果。 注意事项:写明检查日期。其它医疗机构所作的检查需注明机构名称和检查号。注意对原始检查资料的描述和动

5、态变化情况,不要仅写出检查结论。入院时无辅助检查资料时,可写空缺。,碘剂过敏试验,使用碘剂造影前,应常规做典过敏试验,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 (1) 皮内试验:取30%试验用造影剂皮内注射0.1 ml,10-15分钟后局部红肿范围超过1cm ,或伴有“伪足”形成者为阳性。 (2) 结膜试验:将造影剂1-2滴滴入眼结合膜囊内,3-4分钟后眼结合膜充血和有刺激征者为阳性。 (3) 舌下试验:以造影剂数滴滴于舌下,5分钟后感唇麻舌胀者为阳性。 (4) 口服试验: 5%-10%碘化钾溶液5-10ml口服,每天3次,连续2-3天。阳性反应包括结合膜充血、流涎、恶心、呕吐、手麻和皮疹等。 (5) 静脉试验:

6、30%试验用造影剂1ml静脉注射,观察1分钟,阳性者有恶心、呕吐、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值得注意的是碘剂过敏试验阴性者,造影过程中仍有可能出现严重反应,故应加强防范。,碘剂过敏反应及防治,碘剂过敏反应分为轻度反应和重度反应。 (1) 轻度反应:可有荨麻疹、面潮红、流涎、喷嚏、流泪、胸闷、气急、腹痛、恶心呕吐和头昏头痛等症状。轻度反应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处理。 (2) 重度反应:喉头和支气管痉挛,引起气喘和呼吸困难。神经血管性水肿,可见大片皮疹,皮肤、粘膜出血及肺水肿等。过敏性休克、昏迷、抽搐等。心脏停博。 重度反应需紧急治疗,对神经血管性水肿者可肌肉注射异丙嗪25-50m

7、g。喉头或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l或氨茶碱0.5-1.5g或喘定1-2g置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2000-4000ml中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400mg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10mg,以抑制机体的过敏反应。除此之外,根据情况予以输氧、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抗癫痫和抗休克治疗。 (3) 碘剂预防措施:仔细询问过敏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做好碘过敏试验。经静脉注射碘剂造影时,先注入1ml造影剂,观察1-2分钟,无不良反应再继续注射。用药量根据病人体重、年龄和体质情况 而定,不可随意加大造影剂用量。造影检查前口服拔尼松或氯苯那敏,造影前1小时再

8、肌内注射苯海拉明50mg,可减少大剂量和快速注射造影剂的危险性。对高危人群宜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阅读申请单,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明确检查部位和目的要求。 (2)确定投影位置,选择适当大小胶片,安置好照片标记如X线号、日期、左右、顺序等。 (3)做好投影前的准备,除去影响投照部位的衣物,腹部摄影还应清洁肠道。 (4)摆好投影位置,病人肢体放置为求稳定舒适。选择适当的焦-片距,对好中心线. (5) 根据投照肢体厚度及病人的年龄、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投照条件。(6)根据投照部位合理选用滤线器或其他滤线设备。 (7)投照胸腹部时,应训练病人呼吸和屏气动作。 (8)启动机器,调节控制台上各

9、旋钮,核对表针指示情况曝光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机器仪表指针工作状况,以便及时发现机器故障。 (9) 较复杂的投影,应待X线处冲洗出并符合诊断要求时,再让病人离去。出现误差,应及时补照。 (10)填写摄影记录和各项技术条件并签名。,X线摄影步骤及注意事项,制定X摄影的曝光条件,制定曝光条件要根据电源情况,机器性能、投影部位的组织结构和病理状态而定,可按下列具体情况实施。 (1)根据投照部位确定X线量。例如躯干和腹部为150-200mAs。头颅为100-200mAs,四肢和肺部为10-50mAs。(2)要把病理状况增减千伏值。例如骨质疏松、气胸、肺气肿等应适当降低千伏值;而对骨质硬化、胸腔积液、胸膜肥

10、厚等要增加千伏值。 (3) 体重较大或体格强壮者应适当增加mAs,小儿和老看到人应适当降低mAs。(4) 使用遮线筒、滤线器投照应适当增加mAs,不用增感屏投照时就加大mAs。 (5) 焦-片距不同,应适当向升降mAs和千伏值。 (6) 石膏固定部位投照时应增加千伏值。 (7) 其他如胶片感光速度、增感屏增感作用、显影液新旧和温度高低,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摄影条件,并作相应的调整,X线检查报告的书写,规范化的X线诊断报告应当包含以下的内容: (1)一般项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X线号、检查和报告日期、住院或门诊号、申请科室、病室和床位、检查方法、投照部位和位置、照片顺序等均逐项填写清楚。 (2)

11、叙述部分:应在全面观察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顺序描述异常X线所见,与诊断有关的阴性结果也应加以说明。复查时应与原片进行对比。需要时辅以简明示意图。 (3)诊断意见:应以X线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以得出客观的诊断结论。临床和X线表现典型者肯定诊断,X线缺乏特征性时可结合临床诊断,临床和X线均无特征性而难以下结论时可提出某种或某些诊断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总之,X检查报告书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字迹端正,并且要用正楷签名。,X线检查时的防护,(1) 工作人员的防护: 充分利用各种防护器材,例如铅围裙、手套

12、和防护眼镜等。 控制原发射线,例如选择适当的曝光条件,缩小照射野,透视前暗适应,间断透视缩短曝光时间等。 减少散射线:例如加强X线管的消散措施,按标准设计机房,扩大散射线的分散面并削弱其强度。 定期健康检查。 (2) 受检病人的防护: 皮肤至焦点距离不得少于35cm。 非投照野用铅橡皮遮盖,尤其是生殖腺和胎儿,避免对怀孕妇女进行腹部照射。 缩小检查野,减少照射次数,避免短期内多问题位重复检查。,PACS及其工作原理,(1)PACS的含义:是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英文首字母组合。一套完整的PACS必须包括:数字

13、化图像的采集。网络的分布。数字化影像的管理及海量存储。图像的浏览、查询及硬拷贝输出。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放射信息系统(RIS)无缝连接。 (2)PACS的工作原理:由不同来源的成像设备产生病人的诊断及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如局域网)把图像传送到数据库,图像在数据库的管理和控制下以不同形式储存,通过自动路由或预提取,将图像自动送达指定的工作站点,或通过网内不同工作站以一定的方式查询、检索,图像从存储数据库中通过网络传送至终端显示器,即可观看到同一病人的多幅图像,或同时观看来自不同成像设备的多幅图像。它遵从的国际标准协议有DICOM3.0技术标准(用于图像数据交换)和HL7技术标准(用于文本数

14、据交换)。,CT及其适用范围,CT是利用X线对人体扫描所获取的信息,经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重建图像,比传统X线检查方法的密度分辨率显著提高,能够分辨各种软组织结构间的微小密度差异,因而扩大了X线检查范围,提高了图像质量,并促进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CT扫描的适应范围主要是: (1) 检查颅内疾病:如脑外伤、出血、梗塞、肿瘤、感染、变性和先天性畸形等的诊断,同时也可诊断某些脊椎、椎间盘和椎管内疾病。 (2) 检查眼耳鼻喉疾病:如对眼眶、鼻窦、鼻咽、喉问题、中内耳等疾病诊断很有帮助。 (3) 检查胸部疾病:可早期发现肺癌及肺、胸膜和纵隔的原发和转移瘤,但需要在胸问题平片基础上有目的的进行

15、。 (4) 检查腹部和盆腔疾病:常需要与B超结合进行检查。,CT成像的基本原理,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经数字/模拟转换器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像素),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什么是CT值,CT值表示是一种相对密度,它以某种物质的衰减系数与另一种参考材料(水)的衰减系数相比较而得出,单位HU,其公式 如下:CT值=(物水) /水1000 其中为被测物质吸收系数。各种物质的吸收系数可查表获取,例如骨皮质的吸收系数为2.0,

16、空气的吸收系数为0,水的吸收系数设定1.0。1000为分度因数。,MRI及其临床应用价值,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所产生的信号经计算机重建图像的新一代成象技术,可使某些CT扫描能显示的病变成像显影,当前MRI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主要用途如下: (1) 颅内疾病特别是鞍区、后颅窝和脊髓病变的显像明显优于CT。 (2) 直接显示心脏大血管内腔,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可在无创伤条件下进行。 (3) 骨关节和肌肉系统疾病显像比CT清楚。 (4) 对纵隔、腹部和盆腔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肺部和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有限。 (5 ) 增强MRI能进一步提高其敏感性,造影剂可采用Gd-DTPA。(马根维显),

17、医学影像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所谓医学影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全员参与,充分发挥组织管理和专业技术的作用,建立一整套严密完整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体系和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QC)体系,以达到合理的最低辐射量和最低医疗费用,确保影像质量,机器设备质量,放射防护质量,人员工作质量,并使成本管理等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1) 质量保证(QA)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即通过有计划的系统活动,力求在尽可能减少X线辐射剂量和医疗费用的同时,不断改进医学影像技术,以获得最佳影像质量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2) 质量控制(QC)是质量保证的一个完整部分,是一系列独立的技术步骤以确保影像质量的满意,即通过特定方法和手段,对影像诊断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和维修,以及对影像制作过程进行监测和加以校正,从而保证获得高质量的影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