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姜酚和姜醇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20423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姜酚和姜醇的药理作用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姜酚和姜醇的药理作用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姜酚和姜醇的药理作用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姜酚和姜醇的药理作用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姜酚和姜醇的药理作用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姜酚和姜醇的药理作用及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议姜酚和姜醇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fr e e la 是姜科(Zingiberaceae)姜属 ZingbierBoehm.多年生草本植 物姜 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根茎,是常用的中药材,是药食两用 植物。药用部分为新鲜根状茎-论文 m4.6mm,5m)分析,二元线 性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在 280nm 波长下检测,结果显示母姜与子 姜中 6-姜酚量分别为 3.0614、1.7752mg/g,8-姜酚量分别为 0.9660、0.7821mg/g,10-姜酚量分别为 0.7514、0.4780mg/g.陈燕等9 以辣椒碱作外标,用 C18 色谱柱,水-乙腈作流动相梯度洗

2、脱,使用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采用程序加温方式,用 HPLC 测定了姜油树脂中以姜酚和姜烯酚为代表的姜辣素本论文来源于 L/min 下,用标准曲线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了姜中的 6-姜酚。曲翔 等11以 6-姜 RpI 论文,毕业酚肟为内标测定姜及其制品中 6-姜 酚的量,色谱柱为 DiamonsilC18 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 脱,体积流量 1mL/min,检测波长 280nm,结果表明,6-姜酚在 10.552700g/mL,6-姜酚肟在 10.432670g/mL 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 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83 和 0.9998.6-姜酚的检测限 为

3、 2.12g/mL,6-姜酚肟的检测限为 2.09g/mL.6-姜酚对 6-姜酚肟的相 对校正因子为 1.285g/g.王维皓等12以自制 6-姜酚为对照品,用 AlltechC18 色谱柱,以乙腈-甲醇-水(43552)作流动相,在 280nm 波长处,采用程序加温方式,用 HPLC 标准曲线法测得生姜 中 6-姜酚的量在 1.352.87mg/g. 采用 HPLC 可在常温下测定, 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然而,姜酚色谱峰以及内标都需要姜酚对 照品,是其限制性因素。另外,对姜酚的测定方法还有气相色谱与 质谱(GC-MS)联用法、HPLC-MS 联用法和 HPLC 与紫外光谱 (HPLC-UV

4、)联用法13. 1.3 姜酚的药理作用 20 世纪 80 年 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姜酚及其同系物的分子结构、药理作用进行 了大量研究,证实了姜酚具有强心、保肝利胆、调血脂、抗血小板 聚集、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止痛的药理作用。 1.3.1 强心作 用 生姜醇提取物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 有兴奋作用,并且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研究表明其有效成 分是姜酚类物质。姜辣素中的 6-姜酚、8-姜酚和 10-姜酚可通过激活 骨骼肌浆内质某种相关酶,增加心肌细胞肌浆内质摄取而加强心肌 收缩力,姜酚的强心作用随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14.8-姜酚 (110?6310?5mol)对豚鼠的

5、离体左心房有增加收缩能力的作用, 对豚鼠右心房既有增加收缩能力的作用,又有变时性 (chronotropic)作用。8-姜酚(310?6mol)可以增加离体心房细胞 的纵向收缩的程度和速率。虽然 8-姜酚能增加心房收缩压,但 110?6310?5mol 的 8-姜酚几乎不影响豚鼠左心房的功能。用钙电极测定胞间的钙离子浓度表明:8-姜酚(310?6310?5mol)加速 心肌的钙离子吸收。姜酚(110?6310?5mol)激活心肌 Ca2+- ATP 酶活性15. 1.3.2 保肝利胆 以 DA)的生成,提高脑组 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 Na+,K+-ATP 酶活性,清除体 内自由基

6、所造成的神经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性损伤,减轻脑细胞膜 的通透性;能有效保护缺血再灌注大脑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同时改 善缺血组织代谢和缺氧状况,减少乳酸生成,从而减轻组织代谢性 酸中毒;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生姜提取液中的主要成 分为姜酚,推测生姜提取液的上述抗氧化活性是由姜酚产生的。 1.3.5 抗肿瘤 Park 等19利用 ICR 小鼠皮肤肿瘤模型,证实 6-姜 酚具有抗肿瘤刺激因子活性的作用。局部使用 6-姜酚可明显抑制 7,12-双苯蒽引起的雌性 ICR 小鼠的表皮乳头状瘤生成。Park 等19 研究了 6-姜酚诱导 HL-60 细胞凋亡作用,发现 3050mol/L 姜酚可 明显抑

7、制 HL-60 细胞的 DNA 合成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 6-姜酚具 有细胞毒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生姜乙醇提取物中的 6-姜酚可 明显抑制 Datlons 淋巴腹水瘤细胞和人淋巴细胞生长,RpI 论文, ,毕业 RpI 论文,毕业显着抑制中国大田鼠卵巢细胞和 Vero 细 胞生长,并明显抑制 DNA 对胸腺嘧啶核苷酸的摄取20. 1.3.6 其他 干姜醇提物及其所含姜酚和姜脑有显着灭螺和抗血吸虫作 用,5mg/L 姜酚可完全消除曼氏血吸虫毛蚴对蜗牛以及尾蚴对小鼠 的感染。Manjree 等21报道了 6-姜酚可抑制昆虫生长,使昆虫厌食、 体积收缩直至死亡。 2、姜醇 2.1 姜醇的结构 g

8、inge 和 zinger 均为姜的意思,而 gingerol 和 zingiberol 都以“ol”结尾,人们 常将 2 个词都译为姜醇,可能是姜醇与姜酚用词混乱的原因。在一 些文献报道中很多都将姜醇与姜酚混用,实际上大部分是对姜酚的 论述,而对姜醇的报道较少,对于姜醇的结构有很多不同的认识。 林正奎等22在四川生姜精油化学成分研究中,利用 GC-MS-DS 技 术和 Kovats 保留指数的方法在生姜精油中鉴定出 42 个香气成分。 结果表明四川生姜精油中单萜烯以 -水芹烯为主,单萜含氧组分虽 多,但量都较低;而倍半萜量较高,主要含有 -姜烯、-红没药烯、 -檀香醇、芳-姜黄烯和姜醇(1)

9、等。且其中含有高沸点的倍半萜 含氧成分,表明四川生姜精油香气的持续性。 Brooks 等23在 生姜精油中发现了一种萜烯醇,称为 zingiberol(2),提到生姜精 油具有持续香味,认为 zingiberol 赋予了姜持续的香味。 Li 等 24采用 GC-MS-DS 技术,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来风生姜精油进 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精油中主要含有单萜类单萜醇、醛、酯等 含氧衍生物,倍半萜类等;高含量的单萜及其含氧衍生物构成了生 姜清雅的香气特征。根据 GC 主要峰(保留时间 33.50)、对应的MS(m/z)和相对丰度与文献中姜醇的匹配度 89%,a 等25认为 zingiberol 是

10、-eudesmo(l 顺势环和反式环结合)立体异构的混合物 (4),并且已经通过 NMR 法确定。以上得到的姜醇结构见图 4. 2.2 姜醇的合成 生姜中姜醇的量少,不易分离。姜醇的生产还主 要以合成为主26,合成路线见图 5. 2.3 姜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 用 关于姜醇的报道较少,对其作用的研究更是有限,更多的是 将其与姜酚混淆。 2.3.1 抗肿瘤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在研 究中将 40 只实验鼠分成 2 组,这些鼠均接种人类结肠癌细胞。其中 20 只鼠在接种癌细胞前后分别注射 6-姜醇,每周 3 次,每次 0.5mg. 另外 20 只实验鼠以同样方式注射稀乙醇溶液,作为对照组。实验结

11、果表明,注射 6-姜醇的实验鼠体内癌细胞生长速度比对照组明显要 慢。实验鼠体内肿瘤约在接种癌细胞 15d 后形成,注射 6-姜醇的实 验鼠仅有 4 只体内出现可以检测到的肿瘤,而对照组实验鼠体内形 成肿瘤的数目高达 13 只。注射 6-姜醇的 20 只实验鼠体内形成肿瘤 的时间也比对照组明显滞后,前者为接种癌细胞后 38d,后者是 28d.Park 等27利用 ICR 小鼠皮肤肿瘤模型,证实 6-姜酚具有抗肿 瘤刺激因子活性的作用。局部使用 6-姜酚可明显抑制 7,12-双苯蒽引 起的雌性 ICR 小鼠的表皮乳头状瘤生成。Park 等27研究了 6-姜酚 诱导的 HL-60 细胞凋亡作用。发现

12、 3050mol/L 姜酚可明显地抑制 HL-60 细胞的 DNA 合成和活性,6-姜酚诱导产生的细胞毒和抑制细 胞繁殖物质与细胞凋亡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6-姜酚具有细胞毒和细 胞抑制剂作用。 2.3.2 在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陈美琴 28选择 45 例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试验组使 用姜醇局部涂擦后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3.3%,而对照组 1 次穿刺成功 率仅为 62.2%;静脉炎组 11 例的红、肿、痛症状有明显改善,有 5 例 患者硬化血管弹性得以恢复。结果表明,姜醇的使用能够提高浅静 脉穿刺困难患者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使用姜醇对于静脉炎的治 疗有一定的疗效。 2.

13、3.3 在预防长春瑞滨所致化疗性静脉炎中的 应用 张春贵等29将 72 例肺癌手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长春瑞滨所致的化疗性静脉炎,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姜醇与紫花烧伤膏外涂进行预防, 观察并记录输注长春瑞滨 2 个疗程后静脉炎 RpI 论文,毕业 RpI 论文,毕业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局部外涂姜醇与紫花烧伤膏 能有效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3、结语 姜是一种开发价 值很大的作物,在医药、食品、香料工业中开发前景广阔。作为传 统中药,历版中国药典都有收载。其成分复杂,主要是倍半萜 和单萜类,生物活性多样,具有抗微生物、调节血脂、抗炎、抗衰 老等作

14、用。其成分包括精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成分。姜酚类成分为姜辣素主要活性成分,分为单芳环和双芳环庚烷 2 类,对姜 酚的准确测定对于干姜及其产品的品质及姜的药效学研究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由于姜酚的量较少,干扰测定的成分较多,化学和热 不稳定性,增加了其测定的难度。对姜醇的报道较少,部分将姜酚 与姜醇混淆。 药理作用方面,姜酚已被证实具有强心、保肝利 胆、调血脂、抗血小板凝聚、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姜醇本身报 道相对较少,其作用研究更是有限,与姜酚类似具有抗癌作用,但 机制未见报道。 本文就姜酚与姜醇结构及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和 探讨,不难发现对姜酚的研究较为深入,对其结构和药理作用较为 明确;而姜醇的研究则较少,姜醇在文献中出现多种不同结构,甚 至与姜酚混淆,原因主要是:(1)翻译不规范;(2)没有明确定 义姜醇;(3)没有统一的对姜酚的认识等。为了纠正这种情况,应 该对姜中姜酚、姜醇的认识达成共识,并加以定义,形成一种完整 的系统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