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20362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 【摘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控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 和监督,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缺乏实施和 操作经验,单位内部机构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 制制度建设,建议各主管部门积极行动,加强对单位内控建设的指 导,内外合力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程 . 【关 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 一、行政事业单位开 展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 (一)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比较重视内部 管理和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 称规范)发布以来,经过宣传培训,各级领导对加强内部控制 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比

2、如,笔者所在的单位规范了各项业务 流程,相继修订完善了印章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明确 了资金的审批程序,确定了申报单位及管理部门资金监管的责任。 在辖区单位走访中发现,单位负责人都能认识到重大经济事项要实 行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能够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本质上 是重视内部控制的一种表现。 (二)不同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进 程差别较大 根据走访及从各种信息中了解到,级别高,规模大, 影响力强的行政事业单位更加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内控体系健全, 实际执行到位,而级别低规模小的单位相对而言对内部控制建设重 视不够。笔者所在的区级一些基层单位,由于单位规模较小,最小 的编制只有 4 个人,领导重

3、视抓业务工作,忽视内部控制,缺少基 本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无专职会计人员、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也 有的单位虽然有财务管理制度,但陈旧老化,不能适应当前国库集 中支付、公务卡改革的需要。 二、内外合力,推动行政事业单 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从单位层面上,推动规范实施 的切入点 (1)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组织机构。首先,成立单 位内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单位负责人(一把手)担任领导小组 组长,党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是单位内控体系建设的 最高权力机构。全面负责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工作的实施, 包括批准规范实施方案、布置内控培训、审批业务流程梳理结 果、确定风险及防范措施,审批内部控制手

4、册、审批评价报告等。 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和规则,建立健全集体研究、专 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的议事决策机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做好决策纪要的 记录、流转和保存工作。加强对决策执行的追踪问效。其次,建立 单位内控规范实施机构。实施机构应当包括财会、纪检监察、政府采购、基建、人事、办公室等部门,由领导小组指定一个牵头部门, 负责规范实施的具体工作。包括制定内控规范实施方案、组织 相关的学习培训、梳理单位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应 对策略及管控措施、编制内部控制手册。最后是要建立单位内控规 范自我评价机构,对内控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

5、行全面评价。自我 评价工作小组应由内控规范实施牵头部门以外的部门组成,并能独 立实施评价工作,体现制度的制定和自我评价相互分离。应当挑选 具备独立性、业务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人员组成评价工 作小组。自我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形成评价报告,并经单位领 导小组审议。单位领导小组应当将评价结果纳入对相关部门的考核 中,对报告中列示的问题应督促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必要时追究 相关人员的责任。 (2)制定内部控制手册。经过梳理各类经 济业务活动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 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等环节后,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单位内部 控制手册,明确各部门、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分

6、工和责任,形成 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认真开展运行。内部控制手册应当包括 单位各项业务的流程、业务审批权限、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等。 (3)重视人力资源控制,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机制。再完美的制度也 得靠人去执行,内部控制牵涉到单位的全体员工。单位应把好人员 入口关,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任用员工的重 要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控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 和分工,科学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确保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配备的工作人员具 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同时切实加强全体员工培训 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 (4)建立有

7、效的沟通机 制。单位的内部控制信息要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内部控制手册做到 公开透明,便于内部各级及社会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单位 财会部门应当与其他业务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定期开展必要的信息 核对,实现重要经济信息共享。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准确地收集、 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 间进行有效沟通,重要信息要及时传递给内控工作领导小组。 (5)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监督评价要宽严相济。内控体系强 调的是职责明确,责任可追溯。但过于苛严的责任追究机制,在抑 制乱作为的同时可能导致不作为,因此监督评价和责任追究中应注 意保护和鼓励,提高工作积极性,避免苛严追责,影响

8、内控实施和 单位正常工作。 (二)从外部管理层的角度,推动行政事业单 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1)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上 级机关)应积极力推基层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实施规范的内生动力。一是通 过加强内部管理,可以分清责任,减轻行政事业单位各级领导管理 有关事务的负担,降低错弊的可能性,提高工作效率。内控机制健 全后,各项工作可以自动有序进行而不需要过多干预。二是通过内 控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保护干部(包括领导自我保护) 的最好方式,用权的“任性”小了,来自利益相关方的压力就小了, 工作更加轻松愉快。三是根据上级要求做好内控制度建设,

9、是单 位创新的一个实绩。但是受限于单位人员少、内控专业胜任能力等 的限制,基层单位负责人可能会感到内控建设无从下手,暂时还是 凭经验或口头文件办事。如果主管部门发挥专业胜任能力、人员编 制、经费等优势,能为基层单位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内控体系范本, 适当增加内控编制和岗位,打消基层单位畏难怕累的顾虑,开展内 控建设可顺利推动。 (2)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推动 规范实施的联合工作机制。建议财政会同监察、审计等部门共 同成立。规范贯彻实施联合领导小组。发挥专业胜任能力负责 统筹部署规范实施工作,并负责规范的培训、执行、指导 和评估,对内控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 检查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