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外语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20360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外语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外语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外语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外语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外语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议外语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浅议外语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 fr e e lplicit learning)、外显知识(explicit knoplicit knowledge)的理论假 设兴起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从此有关该假设的讨论成为语言学、 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热门话题之一,同时也引起了二语习得研究者 和外语教学者的极大兴趣。研究者们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外显知识能 否转化为内隐知识这一问题上,即两者是否存在接口。 一、外显知 识与内隐知识 1、外显知识与内隐知识的定义 外显知识是“学习 者关于某种语言的组成成分及该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的知 识”1

2、论文,换言之,外显知识就是关于语言和语言使用的知识。“内 隐知识是完全默会的知识本论文来源于毕业设毕业论计业设计算机 毕业论文毕业 w.free,文 lw.n 业论,w.fr 篇论毕业 free,是学习者无 意识的知识,即学习者不知其所知。”2内隐知识还被定义为“偶尔习 得、隐性储存、自动使用的知识”。3 要想更好解外显与内隐知识 的定义,有必要了解习得与学得的概念。习得与学得是 Krashen 提出 的假说4。习得是一种类似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是一种潜意识的 过程,是注意意义的自然交际的结果,不需对语法精细的学习。学习者 几乎意识不到这种学习,但却在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因此又被称为隐 性学

3、习、非正式学习或自然学习。学得是通过学习规则或讨论规则 而对外语或二语知识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 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 念的掌握。 2、外显知识与内隐知识的实质 从上述定义来看,外 显知识和内隐知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知识,两者是有区别的。Ellis 概 括了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一些对立特点,认为外显知识对任何年龄 的学习者都是可学的,非系统的可及性知识,是学习者对语言规则能有 意识地用语言表达的、在运用中可以通过控制处理的陈述性知识。 而内隐知识则是学习者只在关键期才可以学的、系统的可及性知识, 是学习者对语言规则的直觉、不能用语言表达

4、的、在运用中通过自 动处理的程序性知识。1如戴炜栋等曾指出:如果说外显知识是用于 语言控制性处理的陈述性知识,那么内隐知识则是关于语言自动化使 用的程序性知识。5内隐知识无法用语言表达,外显知识则可以用语 言描述。 笔者认为把外显和内隐知识理解成两种不同知识的观点 是不正确的,两种知识实质上是同一种知识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处 的不同状态,与学习者掌握语言时所处的时间和环境有关。众所周知, 儿童对于母语的学习,属于习得范畴,习得的语言知识处于隐性状态: 无法用语言表述母语规则,但是可以自动、准确使用;若处于关键期的 儿童处于外语的语言环境当中,他们仍可以习得该语言,该语言知识仍 可以处于隐性状态

5、。成年人在母语环境中学习外语则属于学得范畴, 所学得的语言知识最初处于外显状态;随着对该知识的掌握不断强化, 理解不断深入,学习者逐渐能够熟练应用,该语言知识也逐渐由外显状 态转变为内隐状态:学习者可以自动准确使用这种知识。如果成年人 在外语的环境中学习该语言,学得的比例要高于习得的比例。原因在 于过了关键期后,习得语言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成年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较强,fr 论文机毕流平计百设计,对语法规则等知识掌握的能力要强 于儿童。大多数成年人是由学习外显知识即语言知识的途径学习外 语的。 两种知识虽然本质上是同一知识在不同时期、阶段所处的 不同状态,它们在不同状态下所发挥的功能也存在着区别。

6、笔者认为 外显知识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起主要作用,新的语言知识以显性状 态存在于学习者的短期记忆中 7uC 论文,毕业论文交流 lw.nw.流 平毕业机毕 fr 文交论文,载计毕业业设业论,毕业,起着对学习者语 言输出的监管作用;内隐知识的作用则贯穿始终,决定着语言使用流利 与否。krashen 认为学得的知识体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发挥作 用:时间、学习者专注于语言形式、学习者知道语言规则。6340- 249 学习者在语言输出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注意输出语言的形式、内 容等是否与该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等一致。监管作用的结果 是:导致好的学习者语言输出速度的减慢,导致差的学习者不能输出正

7、确目的语。这个时期的语言知识还不能融入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中。 随着语言知识输出频率的增加,新语言知识监管次数扩大,新的语言知 识(即外显知识)逐渐融入学习者中介语系统中,直到最终成为中介语 体系的一部分,并且成为内隐知识(显性知识的监管作用链接迅速,对 语言输出的延缓作用几乎为零),这时的外显知识已转变为内隐知识: 学习者几乎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语言输出成为自动、自发的习惯性 行为。 二、接口理论 外显知识多通过课堂指导的方式有意识地、 有控制地进入学习者的短期记忆中,但它不能像内隐知识那样在交际 当中自动和自由地使用。对于通过正式指导获得的外显知识能否向 内隐知识转化的争论,出现了无接口说、

8、弱接口说、强接口说和动态 接口假说等几种不同观点。 7uC 论文-论文-,毕业,起着对学习者 语言输出的监管作用;内隐知识的作用则贯穿始终,决定着语言使用流 利与否。krashen 认为学得的知识体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发挥 作用:时间、学习者专注于语言形式、学习者知道语言规则。6340- 249 学习者在语言输出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注意输出语言的形式、内 容等是否与该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等一致。监管作用的结果 是:导致好的学习者语言输出速度的减慢,导致差的学习者不能输出正 确目的语。这个时期的语言知识还不能融入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中。 随着语言知识输出频率的增加,新语言知识监管次数扩大,新的语言知 识(即外显知识)逐渐融入学习者中介语系统中,直到最终成为中介语 体系的一部分,并且成为内隐知识(显性知识的监管作用链接迅速,对 语言输出的延缓作用几乎为零),这时的外显知识已转变为内隐知识: 学习者几乎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语言输出成为自动、自发的习惯性 行为。 二、接口理论 外显知识多通过课堂指导的方式有意识地、 有控制地进入学习者的短期记忆中,但它不能像内隐知识那样在交际 当中自动和自由地使用。对于通过正式指导获得的外显知识能否向 内隐知识转化的争论,出现了无接口说、弱接口说、强接口说和动态 接口假说等几种不同观点。 7uC 论文,毕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