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幸福在哪里【第2课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4312708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幸福在哪里【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幸福在哪里【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幸福在哪里【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幸福在哪里【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幸福在哪里【第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幸福在哪里【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幸福在哪里【第2课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二 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童话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及效果。(重点) 2.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含义,体会劳动的快乐,感受劳动的价值。(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文中三个孩子得到了怎样的幸福?他们是怎样得到的?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你知道“幸福在哪里”吗? 2.二思:智慧的女儿为什么十年前没有直接告诉三个孩子“幸福在哪里”? 3.三悟:智慧的女儿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四拓:结合故事与现实生活,

2、说说幸福还可以是什么。,三个牧童每天驱赶牲畜到离村子很远的森林去,那里浑浊的泉水从凋落的树叶和青草下面慢慢地往外冒。,介绍泉水浑浊,为下文做铺垫。,理解:,水清得同镜子一样。,把清澈的泉水比喻成镜子,强调了泉水清澈的程度,与前文泉水的浑浊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孩子们的劳动成果。,品析:,突然,森林里出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淡褐色的辫子拖到脚跟,头上戴着一个白色的花环。,对姑娘的外貌描写体现了童话的什么特点?,“淡褐色的辫子拖到脚跟,头上戴着一个白色的花环”这是一个仙女的形象,体现了童话神奇、虚幻的特点。此外,通过外貌描写,烘托出人物美好的心灵。,再写出至少三个“面面相觑”这种AABC式的词语。

3、,示例:勃勃生机、欣欣向荣、息息相关、彬彬有礼等。,相信你还能说出更多这样的词语,试一试吧!,仿写,青年人看到这一切,激动地说:“我们的劳动虽然不伟大,但是它带来多大的好处呀!”,他们看到自己“不伟大”的劳动带来的“好处”却那么大,感到非常“激动”。这说明他们对劳动、对造福人类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理解:,突然,和十年前一样,在他们面前出现了美丽的姑娘。她丝毫没有改变,,智慧的女儿“丝毫没有改变”有什么寓意?,真理永远是“美丽、朴素和温柔”的。,什么是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形、姿态等)进行描写。 作用: 能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

4、性格,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而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2题。,外貌描写及其作用,你领悟到了真正的幸福了吗?请说说你的幸福吧。,示例: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时刻给我幸福。当鸡叫三遍的时候,妈妈的手已经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早点。临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着做午饭。下午,她的手又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晚饭。夜晚,当明月高悬的时候,妈妈的手又工作了:忙着洗衣服。总之,妈妈的手时时刻刻工作着。妈妈的手既是勤劳的手,又是充满母爱的手。妈妈的手带给我的总是幸福。,拓展,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

5、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三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各自的幸福。第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当上了医生,他认为幸福就是把饱受痛苦的病人治好;第二个孩子做了许多工作,他认为幸福就是做有益于人们的劳动;第三个孩子通过耕田种地,收获粮食得到了幸福,他认为自己的劳动没有徒劳就是幸福。,文中三个孩子得到了怎样的幸福?他们是怎样得到的?,1.一读:读课文,你知道“幸福在哪里”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串珠问题:,2.二思:智慧的女儿为什么十年前没有直接告诉三个孩子“幸福在哪里”?,因为智慧的女儿有智慧,她是留下问题给出时间,让三个孩子去“

6、领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领悟”的道理一定要来自自己的亲身体会。靠实践,有感受,别人说千万遍也不能替代。,3.三悟:智慧的女儿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智慧的女儿在文中出现两次。第一次点题,虽然没有说出问题的答案,但是她给孩子们指了一条路:用十年时间去探索幸福在哪里。第二次写她为三个人作了总结,把三个人的经验、体会提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的高度。,4.四拓:结合故事与现实生活,说说幸福还可以是什么。,示例:幸福是朋友无私的关怀,幸福是老人脸上的笑容,幸福是儿女成绩单上的满分,幸福在哪里,十年前清理泉水,医生 治病救人 工人 有益人们 农民 收获粮食,智慧的女儿引导他们寻找

7、幸福,劳动创造幸福,十年后重逢话幸福,方便他人 幸福自己,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智慧的女儿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找到了幸福的故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默默无言的带路人 盲孩终于上学了,可是家里的人都没有时间送他到校,于是他要强地决定自己走了。 那天,他起得很早,拎着竹竿出了门,心里念着道路:“出门向右拐,过马路”他向右走去,突然,竹竿触到了墙。路呢?他焦急起来。怎么办呢? 他听到皮鞋声。“叔叔,盲校怎样走?”求助的口吻。“不知道。”同情而又无可奈何。 他又听到高跟鞋的声音。“请问,盲校怎样走?”盲孩问,“你知道吗?”“盲校?没听说过。”声音由近而

8、远。,他又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你知道盲校怎样走吗?”声音低得像对自己说。可是,没有答复。他只觉得竹竿的另一头被抬起来了,并且悄悄地向前走着,他不由自主地跟着走。“你知道盲校吗?”盲孩兴奋了。没人答复。“你要送我去哪儿?”又是无言。他马上认识到了,忙问:“你要带我去哪儿?”还是没有回音。他突然想起盲孩子被骗的故事,下意识地用另一只手顺着竹竿摸了摸,竹竿的另一头低一些。他想:这个人到底是好意人还是一个骗子。 竹竿的另一头被放在地下了。他愣了一下,耳边响起了铃声。啊,到学校了。他正想说声谢谢,细碎的脚步声远去了。,放学了,他的竹竿又被抬起来,还是悄悄地,另一头低一些。还是一句也没答复他的问话。就

9、这样,他们走过清晨,走过春天,走过那个好意人。 有一天,盲孩突然感到那个人的脚步声与平常的不一样,是那么的沉重,竹竿的另一头也高了许多,牵竿的力气也大了许多。盲孩急了,大声说:“不,你不是,我要跟他!” “他不会来了。他到河里去救人本来,他那么小,应该喊大人,可他他喊不出声”传来的是一个低沉的父亲的声音。重复好久,盲孩突然失声地痛哭起来。他扔开竹竿,发疯似地跑着。他要去寻觅那位默默无言的带路人,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张俞)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陶渊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诗经东门之池)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

10、月翁卷),【关于幸福的词语】,安居乐业 天伦之乐 前程似锦 幸福美满 金玉满堂 事业有成 丰衣足食 阖家欢乐,关于“幸福”的名言,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么伟大!圣西门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左 拉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穆尼尔纳素夫,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巴尔德斯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三个牧童把浑浊的泉水弄干净,并砌成了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找到了幸福,

11、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点拨:要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来回答。 参考答案:第一个孩子后来当了医生,他深为自己能够给人治病,使病人恢复健康而感到幸福;第二个孩子后来做过许多种工作,他深为自己勤勤恳恳地工作,给别人带来了益处而感到幸福;第三个孩子后来当了农民,他深为自己能生产粮食而感到幸福。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的。,三个孩子得到了怎样的幸福?他们是怎样得到的?,点拨:体会对比的好处,要从文中找出对比的地方,明白所发生的变化,再分析原因,作用自然也就体会到了。 参考答案:课文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十年前后的变化,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看到劳动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以及带给人们的幸福,在对比

12、中强调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这个中心。,课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十年前后的变化,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一、下列词语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面面相觑(min min xing x) B沼泽(zho z) C茂盛(mo shng) D砌成(q chng),A,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q qing f ln chn zi,砌 墙,铲 子,腐 烂,二、拼拼写写。,bo ku chng shu gng d,包 括,耕 地,长 寿,三、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用另一个音组词。(ch x) (qing jing) 牲畜 刚强 _ _,畜牧,倔强,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很多人说同

13、样的话。( ) 2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 3非常满足。( ),心满意足,异口同声,面面相觑,五、在括号里填上加点词的反义词,使句子通顺。 1浑浊的泉水被孩子们弄( )了。 2这里干燥的景象不见了,( )的沙土上布满鸟爪的痕迹。 3姑娘消失了,和( )时一样突然。 4这个我暂时保密,十年后再向你们( )。,清澈,潮湿,出现,公开,六、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水清得同镜子一样。( ) 2我代表学生,代表学生的家长,代表学校感谢你们。( ) 3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比喻,排比,拟人,七、句子加工厂。 1我知道我的劳动对人们有益时,我就感到了幸福。(改为反问句) _ 2一个孩子说:“我们来把泉水弄干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我知道我的劳动对人们有益时,我怎能不感到幸福?,一个孩子说,他们来把泉水弄干净。,八、课文回顾。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_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_弄成_,得到了_的祝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都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_的道理。,童话,一口喷泉,智慧女儿,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一口泉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