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54312658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201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201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201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201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最新 2011201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30 分)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 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3第一学段,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 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

2、,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 、(旋转)、 对称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 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的经 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简答(40 分)1、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对“数与代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答:(一)数的认识(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 示 大数。(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

3、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 行 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7)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 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 2,3,5 的倍数的 特 征,能找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8)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 大公因数。(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二)数

4、的运算(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 过 三步)。(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 步 为主,不超过三步)。(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5、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三)式与方程(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 3x+25,2x-x3)。(四)正比例、反比例(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 估计另一个量的值。(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五)探索规律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2、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答: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

6、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 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 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 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 善教学过程。(一)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重视评价学生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五) 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 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三、论述题(30 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

7、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答: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 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 数学的愿望。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 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

8、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 教学 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 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 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 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四)培养学

9、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 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1.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B )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教师成长 情感、态度、价值观 2.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3.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C

10、) A. 强调探究性学习 B. 强调合作学习 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 强调 STS 课程设计思想 4.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B)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5. 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 ) A.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6.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A )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7. “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C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

11、质 D. 抑郁质 8. 下列关于中学教育的高中阶段的性质表述有误的是(D ) A. 普通教育性质 B. 基础教育性质 C. 社会主义性质 D. 义务教育性质 9.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B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10.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D )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恰当地组织教材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 B. C. D. 一、填空题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 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

12、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 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 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 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 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4、“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 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 机能的发

13、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 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指的是 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 方法的结合,是完成任务的方法的总和。 6、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7、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数 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

14、数学的信心;(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3)注重培 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 讲授课 、 自学辅导课 、练习课 、复习课 、 实践活动课 、实验课 等。 9、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 (1)口头检查法 ; (2)直观检查法 ; (3)实习检查法 。 10、 那些对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为教学的重点。 11、所谓秧田式是指 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 式 。 12、所谓“教育”, 应当是一项既着眼

15、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 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 要基础。” 13、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 自信心 、自我负责精神 、 意志力 、对数学的价值意识 、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4、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 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 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5、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 、表格式 、 程序式 三大类。 16、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 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7、练习法是指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8、“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 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 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