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的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12559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的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 有感的论文 兼以论语为文本 摘 要:今天看来,孔子是谁似乎已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而本 文通过对一部论语的细读、详解、体认和感悟却认为,其实这 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是很成问题的。而且在本文看 来,论语中所见到的“孔子”,无疑乃是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 绝无仅有或惟一的孔子,也是与今天的我们并无太多不同的有血有 肉、曾经年轻终而至于“道成肉身”的本己或属人的孔子。他是一位 诗人,也是一位哲人,这一点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同时更重要的 却是,其实他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哲人。 关键词:述而不作 为人子者 为人臣者 毋以有己 大戒 孔子是谁?谁不知道孔子?他不

2、就是那个满嘴的“仁义道德”、主 张“仁者爱人”、提出所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所 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圣人”、“至圣先师”或者更标准 地说,不就是那个什么“大成至圣文宣王”?不就是那个其学说被二 千多年来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们”如获至宝、奉为圭臬,甚至被他们 以“罢黜百家”之名、行“霸王道杂之”及“阳儒阴法”之实,玩于股掌之 间的中国诗人哲学家?既如此,则“孔子是谁”这个问题,不是问得 很傻么?难道真的不知道或可以不知道孔子是谁?这好像不行。历 史上的孔子就一个,怎么可以不知? 一、谁在说 孔子当真是如此的“孔子”?古往今来,无数位研读过孔子的后人 无不把论语视作其

3、最要紧也最本真的文章。astes)的角色,是 一个贼、一个强盗。他开设了一家专门拦劫过往行人的黑店。店内 设置了一张床(也被称作“普洛克路斯忒斯床”),当旅客前来投宿 时,他就按照那张床的标准和尺度,将身高者的两腿截短,并将个 矮者的身体强行拉长,以使大家与那张床的长短相等。结果怎么样, 绝大多数的造访者都被他如此这般地折磨致死了当然后来他也 被一个叫做忒修斯的角色给杀死了。但这个神话故事却告诉我们, 人为地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式的教育,对人尤其是对广大受教育者 而言,绝对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而且到头来,很可能是将他们置于 死地。别的不说,为这千篇一律的教育所造就出来的千人一面,对 这个世界来说,

4、到底会有什么好处呢?一句话,只能是死路一条。 大家都一样,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规则和标准造就出来的而且也都 是按照一个既定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的,那么一个人便不再成其为 人而是异化成了一个物品;这种物品若走向社会、拿到市场上去的 话,就会摇身一变成了商品。但这种商品,已不再是马克思资本 论中的那个“商品”,已不再具有“价值”而只具有“使用价值”也 就是说,其实这样的商品已不再是什么商品了;至少是不会卖上什 么好价钱的因为你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你的价值,已因此而不 复存在。尽管孟子尝有言曰“人皆可以为尧舜”19,但其中的问题却 是,“可以”却并不完全就等同于“一定”,而它本身则只不过具有一 种抽象的可

5、能性,并不等同于现实的可能性。此外,性自命出 篇亦云:“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如此看来,所谓”教”,又不仅 仅只是一个“道”,而且还是“德”(得)20;或者说,它既是“道”又 是“德”,合而言之,即为“道德”21。也就是说,所谓“教”或者“教 育”,在孔子、孟子、董仲舒、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外最伟大 的古典政治哲人那里,其原初意义,乃是所谓“道德”教育或者说“哲 学”教育;若用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哲人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的话说,它是所谓“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而且 “作为对完美的高贵气质和对人的优异的培育,自由教育在于唤醒一 个人自身的优异和卓越

6、”22并使他们去做他们自己所是的那个人 同时,这一点,施特劳斯的弟子阿兰布鲁姆(allen bloom),则又将其称之为“人的尊严”;而且,在他看来,“人的尊 严就在于去做自己所是的那个人。”23这句话说得一点儿没错。 然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24;“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 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须知“稀 罕的声音只能稀罕的耳朵才能分辨,稀罕的思想只有稀罕的思想才 能解释”,“如果劳动阶级有一天发现,他们现在可以凭教育和品德 轻而易举超过我们,那么我们就完了;但如果这没有发生,那么我 们就更完了”。据此以观,作为哲人、政治哲人的孔子,不可能不知 道这其中的道

7、理;否则,他就不会说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5了。“哲学问题首先不在于沉思什么、用何种哲学方法想问 题,而是如何处置哲人或哲学与人民的关系。哲学与人民的关系问 题是第一性的,先于哲学之所思的东西。从这一意义上说,哲学首 先而且本质上是政治的。这个世界没有真理,只有解释可 谓是对哲学最本质的精辟说明:哲人沉思什么,并不头等重要而是 知道对谁说、如何说,但今人却倒过来问:谁在说”。因此作为哲人、 政治哲人的孔子,在论语之中,才总是十分有意地将自己与民 众(the mass)严格区分开来;而且,即使作为教育家、自由教育家 的他,面对自己的众多弟子,也总是要十分审慎地处理“对谁说”、 “说什

8、么”以及“怎么说”等一系列十分棘手的问题即使当他们纷 纷向自己问起过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亦概莫能外。当然,这一点亦 完全可以具体归结为其所谓的“因材施教”思想;但其中的问题却是, 这是否已深入到这一问题的内部并触及了其内在的症结,是否已搔 到了个中的痒处? 三、怎么说 既然知道“对谁说”,那么自然就应当知道“说什么”、“说多少”以及 “怎么说”。应当说发现论语中似乎到处都充斥着谎言并没有问 题,而且说论语中的孔子是“假话真说”而不是“实话实说”大概 也不无道理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发现”;但这种问题意识、这种 仅仅停留于文本表象的“问题意识”,老实说,未免又太肤浅、太浅 薄了别忘了,其实尼采早就曾说

9、过,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哪一位 真正的哲人是“真正诚实的”;至于孔子本人,当然也不例外但 其中的问题却是,这到底是他无意的还是有意的?是他在有意欺骗 普天之下所有的人还是他在有意欺骗其中那些绝大多数的民众(the mass)?而且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仍是:究竟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为 什么要欺骗?难道仅仅意识到他在说谎、在欺骗就足够了?难道仅 凭这一点就可以妄加揣度、遽下结论说:他是“假话真说”而不是“实 话实说”?话也不能这么说;否则,也太小看我们中国古代的圣人了。 难道圣人的孔子真的是这样一个“孔子”? 思想史大师施特劳斯告诫我们:“面对大思想者明显的矛盾必须慎 微,留心此处可能有难言之隐”。而这“明

10、显的矛盾”,大概就意味着 “大思想者”很可能在“说谎”;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之所以要“说谎”, 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埋藏着“难言之隐”。换句话说,在他们“明显的 矛盾”之处或者在他们“说谎”的背后,亦很可能存在着某些“难言之 隐”对此,他们深知不好说或者他们根本就拿不到台面、说不出 口。 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从苏格拉底、泰勒斯甚至更早的时代 起,原初、原生、原创或真正意义上的所谓“哲学”(或者说是政治 哲学),其本身大概就不是什么可以用来讲给大多数民众们听的东 西;否则,若每个人都像当年那位少时佣耕的陈涉那样,怅恨久之 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或者说,都像当年初见秦始皇打自己 眼前走过的

11、项羽那样,说上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的话,那么众 多无辜的人们又将会因此而重新遭遇到怎样的一种灾难性的命运安 排呢?因此还是孔夫子对此看得最为真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 之”。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上,这往往被称作“苏格拉底问题”;或者可 以按柏拉图的说法,将其称之为“高贵的谎言”(noble lie)。否则, 其结果势必将走火入魔(gone mad)而这并非意味着什么“愚民 政策”,亦非表达什么“身教大于言传”的道理康有为对此尝作如 是说,“民不可使知,故圣人之为治,常有苦心不能语天下之隐焉” 26。那么,为什么不能“说”、不能“白”或不能“言”?曰“言则陷天 下于洪水猛兽”,曰“言”则就要变

12、成社会现实,就会“致使亿万京陔 寡妇,穷巷惨凄、寒饿交迫、幽怨弥天而以为美俗”27,正有如尼 采的扎拉图斯特拉之所谓“蛋和蛋壳都破碎了”这太可怕了,但 却绝非危言耸听。也许康子并不知柏拉图之所谓的“高贵的谎言”, 但他却不可能不深谙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28、”大道可安而不 可说”29。于是乎,他最终才要“蒙谤忍垢而不忍白焉”吧。然而, “不忍白”并不等于不“说”、不“白”,而“微言”也并等于不“言” “微言”无疑乃是业已“说”出来的话,只不过是没有大张旗鼓地“说”、 明目张胆地“说”而最终使之退藏于密、隐而难明罢了。但问题却是, 既如此“不忍”,又孰能知之?由此可见,“对谁说”、“说什么”

13、、“说 多少”以及“怎么说”,真是太重要了。其实,论语中的那位总是 在不厌其烦地与弟子们对话的孔子,其良苦用心,胥在于此。 纵观一部论语,据本文统计,其中一个“问”字竟达 121 个之 多,占其全篇文字总量(15921)的近 1%,主要有:“问仁”、“问礼” 、“问孝”、“问知”、“问耻”、“问政”、“问友”、“问明”、“问死”、“问 陈”、“问行”、“问君子”、“问为仁”、“问知礼”、“问为邦”、“问事君” 、“问成人”、“问子产”、“问子西”、“问管仲”、“问礼之本”、“问禘 之说”、“问事鬼神”、“问善人之道”、“问闻斯行诸”、“问崇德辨惑”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且

14、其中还有诸 多虽无“问”之名而有“问”之实者。放眼过去,信手拈来,真可谓是 一曲曲凄美哀婉、愁肠百转的“千万次地问”。 细心的读者定会发现,对弟子们每一次这样的“问”,孔子本人都 会“因材施教”、十分审慎地给予回答即使被问到了同一个问题, 他也都会分别给予不同的回答。这自然不免要在弟子们中间造成一 定的疑惑甚至混乱。诸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这 无疑使弟子公西华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对此,孔子说得十分明白:“求也退,故进之;

15、由也进,故 退之。”30而这无疑乃是其中最典型的事例,而且是孔子本人 亲口交待给我们的。此外,至于其他与此相关的事例,更是不胜枚 举。尽管孔门中的众多弟子都是付了学费前来这里学习的31,但 乃师孔子却并不是对他们每个人之所问都要说、都要语或者都要回 答的。对此,孔子本人同样说得十分明白:“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32换言之,孔子之本意寓于微言,非 中材以上不能知。小康之世平庸至极,贤圣们会活得百无聊赖。他 们的理想与百姓生活间扞格不入对此,他们心知肚明,但却又 不得不明言:“民不可使知,故圣人之为治,常有苦心不能语天下之 隐焉。”33不管怎样,论语中的孔子的确有“政治

16、的声音”,而 历史学家与文学家们,却往往是听不见的。当然,这同样没什么好 奇怪的,“欺骗或迷惑民众是必须的”因为他们在“气质上和天性 上不宜听”“稀罕的声音”;或者更干脆地说,他们天生就没有长着可 以听出这种声音的耳朵。而且这一点又是怪不得别人的,要怪就怪 他们自己怪自己那与生俱来、自然而然、自己如尔、不可移易 的禀性或者天性(nature)。“天命之谓性”,没有人可以改变。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 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 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 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34“不敢”?为什么会“不敢”? 这是因为,哲人要对国家负有责任,而且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是,尽 量使得人民与君王和谐相处”。因而“谎言中便有一种无辜,谎言是 对某事有良好信仰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