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311973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基本态势,赵中建 教授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副所长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 副主编 ,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基本态势,受教育权的日益广受重视(教育民主化) 2. 重视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 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 4.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共存 5. 学校本位教育改革 6. 教育民营化 7. 教育国际化,1.受教育权的日益广受重视 全民教育思想的提出 1990年泰国宗迪恩世界全民教育大会 1996年约旦安曼国际全民教育咨询论坛10年中期会议 2000年塞内加尔达卡尔世界教育论坛,全民教育目标,满足“基本学习需要” 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

2、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因为“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以及作出决策所需要的”。,全民教育目标,* 到2000年普及并完成初等 教育 * 降低成人文盲率,到2000年减少至1990年水平的一半,2.重视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科文组织的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存,英美、中日等国的关注热点,英美:重学科知识,重学业成绩, 重更高标准,重 日本:轻松宽裕,生存能力 中国:素质教育,3.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从Lifelong Education 到 Learning through

3、out life 学习化社会 学习型组织 第五项修炼,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习惯,团队学习,建立共同愿景,系统思考,如何造就学习型组织(学校),改善心智超越自我,促进教师发展 建立共同愿景,引导学校发展 坚持团队学习,推动学校发展 运用系统思考,推动学校发展 建构学校文化,加速学校发展,4. 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共存 学会共存教育 学会共存意味着:“教育应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的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教育不但应致力于使个人意识到他的根基,从而使他掌握有助于他确定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而且应致力于使他学会尊重其它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可以使人们产生双重

4、意识:不但意识到自己文化的独特性,而且意识到人类共同遗产的存在”,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典型特征。全球化首先反映在经济领域,它形成了一个世界范围的、以金融市场为笼头的经济市场。一些人指出全球化潜在的积极作用,如市场开放无国界、贸易的扩大、资本的增加等,因而他们大力鼓吹和倡导全球化。另一些人则强调了伴随全球化而来的风险,如市场崩溃、经济主导政治、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 市场社会”取代“ 市场经济”、国家在公共政策领域中调节作用的弱化等,因而全球化也遭到一些力量和人士的强烈反对。,全球化给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影响,而且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同文化、传统、伦理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5、,反映出世界面临着文化统一性的威胁,威胁着文化的多样性,其结果还将导致人们在崇尚自己文化独特性和民族主义的同时,产生出对其他文化的不可避免的非宽容性和拒绝。,国际理解教育 和平文化 学会共存 国际教育大会在其通过的大会建议中,多次直接涉及国际理解教育的主题,如: 1948年的第11届会议通过的青年的国际理解精神的培养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教学第24号的建议 1949年的第12届会议通过的作为发展国际理解工具的地理教学第26号建议 1968年的第31届会议通过的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第64号建议 1994年的第44届会议通过的国际理解建议的总结与展望的宣言(第80号),这些建议书和

6、宣言的基本内容或特点,就是希望通过各级教育和各科教学,使学生学会对他人和其它文化的欣赏、尊重、理解和宽容,以促进国际的团结与合作。 列举若干内容: l 所有教学应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国际团结。 l所有教育机构的生活的安排,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合作精神,这是各国人民之间更好的相互理解所必需的。 l由于这种教学是新颖且复杂的,要求头脑的知悉和心灵的感悟,因而教师本人要有国际理解的精神并受到专门的培训,以使其能胜任作为整个教育必不可少的这部分的教学,不论这种教学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以上引自第24号建议)。,l认为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应致力于发展有利于国际理解和尊重人权的

7、态度和行为。 l教育应增进国际团结和对世界各国人民及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理解。教育应指出在处理世界问题上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应阐明所有的国家,不论它们在政治制度或生活方式上有何不同,都应有义务和兴趣为这一目标而合作。 l中小学课程中的大多数科目为国际理解的教学提供了机会学校应提供这样一种氛围,即学校内的任何成员都能获得对所有各种人予以公正、无私、宽容、尊重的素质; l国际理解教育应作为学校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予以计划和落实,每一学科都应通过有效的方式促进形成这一持续有效、协调发展的系统(以上引自第64号建议)。,5。校本教育改革,校本管理 校本课程 校本财政 校本教师培训 校本科研(行动研究),校

8、本改革中的领导才能之六要素 能够与校内成员共同拟订有关学校的愿景(远景) 具有明确、清晰、连贯的个人教育理念,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能有效地传递学校的愿景,从而取得教师、家长、学生的认同和支持 能行使5个方面的领导力:技术、人际、教育、象征和文化 能紧扣时代脉搏和掌握影响学校环境的各种变化要素 能让学校成员参与决策,协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校长五个方面的领导力 文化:紧控的价值,松控的制度,传递信念。潜移默化, 使学校成员能认同学校使命 象征:以言行去影响员工,使其认识到工作的方向与价值 教育:诊断教育问题,进行专业辅导与督导。设计教育活动 人际:提高士气,鼓励成功,增加合作,参与决策 技术:计划、

9、组织、协调、推动学校事务工作,6。教育民营化,就定义而言,民营化是指一个过程一个“化”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从较高程度的公有制、投资和/或控制向较高程度的私有制、投资和/或控制过渡的过程。然而,民营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模棱两可的概念。这一点可以从变化的三个维度加以说明:所有权、投资权和控制权。其中一个维度的改变并不一定要求其余两个维度的改变;而且这些变化的确有可能会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比如,非政府性投资的增加,并不一定要求转变学校的所有制形式,也不一定非要给予非政府性投资者比先前更多的控制权。同样,给予非政府性投资者更大的控制权也不需要所有权和投资权二者的任何变化。,学校民营化的四种模式:

10、 公立学校所有权的转移。有意将现有的公立学校的所有权(从含义上讲,和控制权)转到私人的手中,这或许是民营化最显著的一种模式。由非赢利性向商业性运作的转移,虽然这一变化方式比较罕见,但是这种变动相当激烈。,在不对现存教育机构重组的情况下,调整公立和私立学校部分之间的平衡。这种民营化的模式是在学校类型的不断变换的动态平衡中逐步形成的。这样,公立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可能保持一种恒定状态,但是与之平行的私立学校可能得到准许或鼓励要求增加数量和扩大规模。可能有两种情况出现,公立学校所占的部分扩大,但私立学校的部分更为扩大。或者,公立学校所占的部分缩减,而私立学校部分可能缩减度不大、维持原状或继续扩展。,增加

11、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金投入和支持。政府可以通过给私立学校提供经费或其他支持的方式来加强私立学校部分。有些政府正在试行教育券制度(system of vouchers),即家长可以自由地决定是否将他们的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由政府提供专项资金,支付部分或全部的学费。,增加对公立学校的私人投入和/或控制。在这种民营化的模式中,学校名义上依旧属于政府所有,但其中非政府性投入和/或控制的比例却在提高。一些国家的政府经历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度过这种危机,家长和社区不得不给他们的学校增加经费资助。在另一些国家中,政府的财政状况一直保持良好,但是出于理念或者其他的原因,政府要求校长们应当对市场表现得更为敏感一

12、些。,7。教育国际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中就曾以“ 团结之路”为题,专门论述教育的国际合作,其中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性,并认为“ 学生的流动也和教师的流动一样,可以扩大他们在智力方面和文化方面的眼界,也可以使他们能够找到通向最好的或最专门化的机构的道路”。而它在时隔24年后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是这样看待高等教育与国际合作的关系,认为“ 高等教育机构拥有利用国际化来填补知识空白和丰富各国人民之间和各种文化之间对话的很大优势”。,教育国际化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真正融入全球意识环境中的教育经验,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课程中的国际内容; 2)与

13、培训和研究有关的学者和学生的国际流动; 3)国际技术援助与合作计划。,从历史上看,留学生教育基本上属于文化交流的范围,但进入20世纪尤其 是二战以后,留学生教育越来越与国家的关系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招收外国留学生,并制定有一系列鼓励和吸引留学生的方针政策。这种方针政策基本上经历了从援助(aid)至贸易(trade,即市场化)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的政策演进过程。,例如在澳大利亚,政府招收外国留学生(即国际学生或海外学生)的政策就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在1974年之前,外国留学生须同澳大利亚学生一样交纳一定的学费,但可部分或全部减免学费并受

14、到联邦政府的资助。从1974-1979年期间,外国留学生则无须交纳学费,即同澳大利亚学生一样享受免费高等教育。但从1979年起,政府规定外国留学生须交纳培养成本三分之一的费用,而且这一缴费到1988年增至培养成本的55%。1984年杰克逊委员会在向联邦政府提交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澳大利亚教育服务中的国际贸易作为澳大利亚的一种重要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联邦政府在1985年宣布了应对外国留学生收取全额费用的指南书;1988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法更是从立法上明确规定所有留学生必须交纳全额培养成本,并且规定了各类学科专业的最低收费标准,即规定所有的澳大利亚高等院校不得收取低于政府确定的收费标准,除非

15、学校事先获得联邦就业、教育、培训与青年部高等教育司的批准,以防止各高等学校“削价竟销”。,正是在将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作为一种出口贸易和产业的政策下,澳大利亚收取全额学费的外国留学生在持续地增长(如表1数据所示),其教育创汇收入已从1994年的21亿澳元上升至1995年的25亿澳元和1996年的30亿澳元,其中14亿澳元来自高等教育领域的留学生(53200人,占全澳大学生总数的7.4%),以至于教育在1996年成为澳大利亚服务性行业中的第5大创汇“产业”。 从90年代起,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政策继续朝着“从贸易到国际化”的转变,由联邦政府的一些有关部共同协调外国留学生的政策。当然,实施招收

16、外国留学生的“国际化”政策并不意味着改变原先的全额收费的做法,正如在实施全额收费的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仍对一些外国留学生给予一定的资助。,表1 澳大利亚各级教育全费国际学生:1986-1991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中小学教育 无 846 2532 4204 7792 7838 高等教育 无 622 2393 6130 14379 20219 中等后教育* 255 1820 5976 9883 7137 8907 英语语言教育 4248 3843 10277 11981 17757 10918 总 计 4503 7131 21128 32198 47065 47882 * 中等后教育包括技术与继续教育和私立工商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