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剂(07-04-22)分析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310866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风剂(07-04-22)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治风剂(07-04-22)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治风剂(07-04-22)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治风剂(07-04-22)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治风剂(07-04-22)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风剂(07-04-22)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风剂(07-04-22)分析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 风 剂,一、概念: 组成:以辛散祛风或滋潜熄风的药物为主; 作用: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治证:风病。 *风邪致病的特性: A:善行而数变(起病急、发展迅速) B:风性主动(眩晕、震颤、抽搐、角弓反张) C:风为百病之长(证型:风热、风寒、风湿、风痰等),*外生(外受风邪而致)外风证(真中风);“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内经 风病*内生(由内脏病变所致)内风证(类中风);“肝风内动”、“风从内生”素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病机十九条,二、分类、适应证、代表方: 1、疏散外风风邪侵犯人体肌肤、筋骨、关节、经络所致之证。*侵犯肌表:头痛,恶风等表证(参见解表剂)*上犯头目:头痛反复发作,

2、日久不愈(头风)川芎茶调散*中于经络:口眼歪斜,手足不能运动大秦艽汤*与湿热相搏于肌肤:皮肤瘙痒、湿疹消风散 风邪 *与痰湿瘀阻于肌肉、筋骨、关节:肢体挛痛,麻 木,屈伸不利(风湿痹证)独活寄生汤(参见 祛湿剂)*中于经络:口眼歪斜(风瘫)牵正散*风毒阻于经络:口噤不开,手足拘急,角弓反张(破伤风)玉真散。,2、平熄内风肝肾功能失常所致之内风病。*热极动风(肝经邪热炽盛,热极动风):高热抽搐、痉厥羚角钩藤汤*阴虚阳亢、气血上逆(肝肾阴虚,阳亢化 脏腑 风):眩晕头痛,中风昏倒,半身不遂 功能 镇肝熄风汤 失常 *阴虚风动(肝肾阴血亏虚、虚风内动):瘛疭神疲,脉气虚弱大定风珠*血虚生风(血虚风动

3、):筋脉拘挛,手足 阿胶鸡子黄汤,三、使用注意: 1、治风之法首辨风病的类型。外风宜疏散, 内风宜平熄。 2、辨别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性的虚实,配伍相应的药物,可与祛痰、清热、化湿、化痰、活血祛瘀等法配合。 3、外风与内风兼夹者,立法用方,应该分清主次,全面照顾。,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川芎 荆芥去梗,各四两 白芷 羌活 甘草各二两 细辛一两 防风去芦,一两半 薄荷叶不见火,八两【用法】,【主治】 外感风邪头痛证或头风头痛证。循经上犯头目: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袭表,邪正交争:恶寒发热,目眩,鼻塞; 风邪外袭之征:舌苔薄白,脉浮。【病机】风邪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 【治法】疏风止

4、痛。,风邪,【方解】 君:川芎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尤善治少 阳、厥阴经头痛。臣:羌活祛风止痛;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祛风止痛;善治阳明经头痛。* 羌活、白芷与川芎相须为用,增强祛风邪,止头痛之力,以祛少阳、厥阴、阳明、太阳四经之风邪而治四经之头痛。,佐:细辛辛散搜风,散寒止痛,通鼻窍, 并治少阴经头痛。薄荷 辛散疏风,清利头目。 荆芥、防风疏风止痛。清茶苦寒清上降下,清利头目,且制约诸祛风药之温燥、升散。使:甘草调和诸药。,【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头痛,鼻塞,脉浮等。2、临证加减: 若头痛属风寒者,可重用川芎,并酌加苏叶、生姜等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 若头痛久而不愈者,可加全蝎、僵蚕、桃仁、红

5、花等以搜风活血止痛。 3、现代运用: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鼻窦炎所引起的头痛,属风邪上犯者。 4、现代研究:本方具有镇痛、镇静、抗炎、解热、抗缺氧能力等作用。,大秦艽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组成】 秦艽三两 川芎 独活 当归 白芍 石膏 甘草各二两 羌活 防风 白芷 黄芩 白术 茯苓 生地 熟地各一两 细辛半两 【用法】,【主治】 风邪初中经络证。气血痹阻,筋脉失养:口眼歪斜,舌 络脉空虚 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正邪相争,营卫不和:恶寒发热,肢 风邪入中 节疼痛;风邪郁而化热:苔黄。【病机】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治法】 祛风清热,养血活血。,【方解】君:秦艽祛风清热

6、,通经活络。臣: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 疏风散邪,搜风通络。佐:当归、白芍 (即四物汤)熟地、川芎 养血柔筋。*四药相配:一则使筋脉得养,令舌体柔和,手足 强健;二则“济风药之燥”,使祛风而不伤阴血。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寓扶正御风。生地、石膏、黄芩清泄郁热,制祛风药之温燥。使(兼):甘草和中、调药。*配伍要点:搜散风邪与养血活血法相合,祛邪与扶正并举。,【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手足不能运动等病程较短,并兼有表证。2、临证加减: 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生地等清热之品; 若夹痰湿,去生地、石膏、加陈皮、胆南星、 若阴天,多湿气,故加生姜以祛风散湿; 若心下

7、痞属于气滞者,加枳实以行气消痞。 3、现代运用:面神经麻痹、脑血栓形成、 脑血管痉挛、脑出血性中风、脑缺血性中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属风中经络者。,消 风 散 外科正宗,【组成】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胡麻仁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各一钱【用法】,【主治】 风疹、湿疹。* 有谓: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胜则动”、“痒自风来”。毒湿郁于肌肤、腠理之间:皮肤斑疹色红,瘙痒;湿热浸淫:斑疹抓破后渗出津水,或遍身云片斑点; 病邪尚浅:舌苔白或黄,脉浮数有力。【病机】 风毒与湿热相搏,浸淫血脉,郁于肌肤腠理。 【治法】 疏风养血,清热除湿。,【方解】君:荆芥、防风 疏风散邪而止痒。牛蒡子、

8、蝉蜕 (止痒必先疏风)臣:苍术祛风燥湿 苦参清热燥湿 除湿清热木通渗利湿热 佐: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当归、生地、胡麻仁 滋阴润燥,养血活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使: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疏风药+祛湿药+ 清热药+养血药;外透内清,上疏下渗。,【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皮肤疹出色红,瘙痒,或抓破渗 出津水,脉浮数。2、临证加减:临床应用时,视风、热、湿之偏盛而加减治之。 如风毒盛者,加连翘、银花以疏风解毒; 湿热盛者,去胡麻仁,加地肤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湿; 血热盛者,加赤芍、紫草以清热凉血。,3、现代运用: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 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

9、玫瑰糠疹银屑病、急性肾炎等属风毒湿热者。 4、现代研究:本方具有抗过敏、免疫抑制、抗炎等作用。 5、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组成】 独活三两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风 川芎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二两 【用法】,【主治】 风寒湿痹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风寒湿邪内阻: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肌肤麻木不仁,畏寒喜温。【病机】风寒湿日久不愈,肝肾损伤,气血不足。 【治法】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方解】 君:独活善祛下肢筋骨间的风寒湿邪而通痹止

10、痛。桑寄生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止腰腿疼痛。 臣:细辛、肉桂心辛散寒湿,温通经脉而止痛;防风祛风胜湿而止痛,透邪外出。*辛、防助独活祛风散寒去湿,止痹痛。秦艽搜筋肉之风湿,通经止痛。杜仲、牛膝益肝肾、强筋壮骨,止痹痛。*杜仲、牛膝助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佐:当归芍药 养血活血以治风、体现“治风先治干地黄 血,血行风自灭”。川芎人参、茯苓益气健脾。*杜仲、牛膝与佐药相配,益肝肾,补气血,扶正祛邪。 使:甘草调和诸药。,【临床应用】 1、辨证要点:腰膝冷痛,关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2、临证加减: 对痹证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之效;

11、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己、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 正虚不重者,可减地黄、人参。,3、现代运用:慢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风湿性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者。 4、使用注意:若痹证属于湿热实证者,非其所宜。,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组成】 羚羊角片先煎,一钱半 霜桑叶二钱 川贝母去心,四钱 鲜生地五钱双钩藤后入,三钱 滁菊花三钱 茯神木三钱 生白芍三钱 淡竹茹鲜刮,与羚羊角先煎代水,五钱生甘草八分 【用法】,【主治】 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证。充斥内外:高热不退。内扰心神:烦闷躁扰,甚则神昏。 肝经热炽 热极动风,手足抽搐,甚至发为痉厥。

12、风火相煽 灼伤阴液: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病机】 肝经热盛,热极动风,灼伤阴液。 【治法】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方解】 君:羚羊角清热凉肝,熄风止痉。钩藤清肝,平肝,熄风止痉。*羚羊角、钩藤相合,增强凉肝熄风、清热止痉之力。 臣:霜桑叶散热清肝。滁菊花清热平肝。*桑叶、菊花共用,助君药以清散肝热而熄 风。,佐:鲜地黄清热凉血,滋阴增液。生白芍滋阴养血,平肝熄风,缓急舒筋。*地黄、白芍相须为用,以滋养阴液,柔肝舒筋。川贝母、淡竹茹清热化痰,以防痰闭心窍。茯神木舒筋解挛,宁心安神。 使:甘草调和诸药。*配伍要点:羚羊角 + 钩藤;桑叶 + 滁菊花。,【运用】 1、辨证要点:高热,烦

13、燥,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2、临证加减: 热盛者,可加大青叶、夏枯草等以增强清肝之效; 热邪内闭、神志昏迷者,可配合紫雪、安宫牛黄丸等以清热开窍; 神昏痰鸣者,可加天竺黄、姜汁以清热豁痰; 抽搐甚者,可加全蝎、蜈蚣以增强熄风止痉作用。,3、现代运用:*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原发性高血压、妊娠子痫、脑溢血、休克型肺炎、小儿脐风等属肝经热盛,热极生风者。 4、现代研究:* 本方具有解热、镇静、抗惊厥、促进意识恢 复的作用。,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 怀牛膝一两 生代赭石轧细,一两 生龙骨捣碎,五钱 生牡蛎捣碎,五钱生龟板捣碎,五钱 生杭芍五钱 玄参五钱 天冬五钱 川

14、楝子捣碎,二钱 生麦芽二钱 茵陈二钱 甘草一钱半【用法】,【主治】 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肝肾阴亏,肝阳偏亢, 头目眩晕,目胀耳鸣阳亢化风,风阳上扰。 脑中热痛,面色如醉 中风先兆亢阳上扰于心:心中烦热。亢阳犯胃,胃失和降:时常噫气。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歪斜风阳上扰 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 中风血气逆上 移时始醒;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病机】 *肝阳偏亢,阳亢化风,气血逆乱;*肝肾阴亏。 【治法】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方解】君:怀牛膝 重用之引血下行以降折亢阳 补益肝肾。臣:代赫石 降气镇逆,平肝潜阳。*怀牛膝、代赫石均量重而用,相互配合,重在引血 导气下行,又能平肝镇逆,以治气血并走于上之证。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平肝潜阳,又敛阴安神。 佐: 生龟板、生杭芍滋阴柔肝,潜阳熄风。*龙、牡、龟、芍与代赫石相须为用,其重镇潜阳而熄风之力尤强。玄参滋水养阴以制浮火。天冬养阴滋肾而清火。 *玄参、天冬配合白芍,重在滋阴以制阳,柔肝以熄 风。与重镇之药相配又增强滋阴潜阳而熄风之效。,茵陈 清泄肝阳之有余,条达肝气之郁滞,川楝子 以利于肝阳的平降镇潜。 生麦芽使:甘草和中调药,与麦芽相伍,养胃和中。* 配伍要点:a. 怀牛膝 + 代赫石;b. 配伍茵陈、川楝子、生麦芽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