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组织行为学08章

艾力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35MB
约47页
文档ID:54306233
组织行为学08章_第1页
1/47

第八章 权力与政治,,教学目标,了解权利的来源和五种基本类型了解引发政治行为的因素了解权术或者影响策略掌握防止性骚扰的方法,指鹿为马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一节 权力,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组织中的权力在组织运作、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提高组织绩效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一、权力的概念 (一)权力的定义 权力是人们在日常经济和政治生活中经常遇到并切身感受到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组织中,权力是指个人或群体(A)影响或控制其他个人或群体(B)行为的能力不管这些人(B)是否愿意合作都会依照(A)所希望的去做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权力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动态的,它会随着个人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A对B的行为发生影响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力或潜力,并且是依赖性的函数A B A可以拥有权力,但不运用权力 B对A的依赖性越强,A对其权力就越大(大学文凭、父母资助、遗产继承) 依赖感建立的基础是:B感知有多少备选方案,以及由A控制的备选方案的重要性,,依赖性,重要性:如果没有人想得到你掌握的资源,就没有人会对你有任何依赖 稀缺性:如果某种东西是充足的,那么对他的拥有不会增加你的权力 不可替代性:一种资源越是没有切实可行的替代物,则拥有对该资源的控制而带来的权利就越大,权力与绩效的关系,,,业绩,,,有效,无效,个人权力,,授权,不足,充分,过多,确认权力所在,部门权力大小的判断: 1、组织高层中有多少来自该部门? 2、重要的跨部门团队或委员会中有该部门代表吗? 3、该部门资深经理的薪水与同级别其他人比如何? 4、该部门的办公地点在总部大楼吗? 5、该部门人均办公面积与其他部门相比如何? 6、该部门人数与其他部门相比是否有增加? 7、该部门人员的晋升比率相比其他部门如何? 8、该部门分配所得预算资金与其他部门相比如何?,部门经理权力大小的判断 1、组织中某人遇到麻烦时这位经理能为其求情开脱吗? 2、超过预算的开支可以获得批准吗? 3、在重要的会议上他的发言要作为一定的议程吗? 4、可以快捷的接近组织的最高决策层吗?,组织成员权力大小的判断 1、运用或调动组织内资源的能力如何? 2、与其主管领导的关系如何? 3、与同事的关系如何? 4、有与主管以上管理者的非工作交往吗? 5、可以做出例外的行为吗? 6、能影响主管或主管以上管理者的决策吗? 7、是否经常有关于组织的同级他人不知的消息?,(二)权力、职权与威信权力可以分为强制性权力或非强制性权力。

强制性权力是随着领导所担任的职务而来,即职权,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 1.权力和职权:职权是一种法定权,是组织正式授予管理者并受法律保护的权力,与职务相联系 2.威信:威信是指由管理者的品德、知识、才能、感情等个人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三)领导和权力的比较领导是指影响一个群体实现目标的能力权力是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组织中,领导和权力密切相关,群体目标的实现需要权力,领导者把权力当作促成目标达到的一种手段区别:就是领导始终以目标为基础,领导需要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方对目标有一致的看法而权力可以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存在,只要有依赖性存在即可二、权力的来源和类型,“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根据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将其分为三种主要类型:(1)传统型权威,它是由习俗和已接受的行为所授予的,即所谓“君权神授”;(2)魅力型权威,是指由领袖人物所具有的与其追随者建立特殊关系的能力而导致的权力,一定程度上来自于精英人士的个人魅力,即“举臂一挥、八方响应”的力量;(3)法理型权威,即以合法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性权威选举或任命的领导者以及一个正式组织的领导者都拥有这种类型的权力表8-1 权力基础的测定,五种类型的权力,(一) 法定权 通过组织职位所拥有的法定权力即为法定性权力。

二) 强制权强制权主要是指通过使用或威胁使用惩罚手段来影响他人的能力三) 奖赏权指通过使用奖赏的能力来影响他人四) 专家权专家权来源于专业技术、特殊技能和知识的影响力五) 参照权参照权的基础是对于拥有理想素质和人格、特殊背景和阅历、良好感情关系的人的认同 它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个人魅力权2)背景权3)感情权三、依赖:权力的关键,(一)依赖性的基本假设 权力关系产生于相互依赖,也就是说,权力最重要之处在于它的依赖性B越依赖A,则A对B的控制力越大,也就是A对B的影响力越大(二)影响依赖性的因素 1. 重要性 2. 稀少性 3. 不可替代性,,第二节 政治,一、政治行为(一)政治行为的定义 政治行为分为正当的政治行为和不正当的政治行为(二)政治行为的现实政治行为可能会导致积极和消极的结果:它可能产生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决定,而要避免政治行为则需要付出某些实际的代价小资料:以退为进的垂帘听政,政治行为的道德问题 问题1:出于个人利益的政治行为是否不符合组织目标? 是→不道德 否→问题2:政治行为是否尊重所要影响的人的个人权力? 否→不道德 是→问题3:政治行为是否公正、公平? 是→道德 否→不道德,,,(三)引发政治行为的因素,1.组织因素 (见表8-1)滋生政治行为的组织具有如下特征: 组织信任度低。

角色模糊 不明确的绩效评估系统 零和或非得即失的报酬分配体系 民主化决策 以高压手段追求高绩效 自私自利的高层管理者图8-1 组织中政治行为的可能性,,,2.个体因素 对权力的需求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倾向 控制点根据控制点可将人们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两类 冒险倾向二、印象管理和防御性行为,(一)印象管理“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又称“印象整饰”,指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印象的形成过程,简称IM高度自我监督者最关心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技术,⒈ 自我描述⒉ 从众⒊ 辩解⒋ 道歉⒌ 宣扬⒍ 吹捧⒎ 恩惠,印象管理技术在个体求职面试中发展出两种技巧,(1)印象管理技术针对本身的谈吐来发展(称为控制型,controlling style); (2)印象管理技术针对面试者来发展(称为顺从型,submissive style)在面试的过程中控制型的评价优于顺从型如果求职者在面谈时使用自我强化、自我推销和其他积极的控制型技巧,这样可以反映出求职者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那么面试者往往对运用控制型的求职者的动机、热忱,甚至专业技术等方面给予较高的评价,从而使求职者更容易得到工作。

二)防御性行为(1)避免行动有时最佳政策是避免行动最佳的行动就是不行动常见的有6种方法:① 过度顺从;② 推诿责任;③ 装聋作哑;④ 轻描淡写;⑤ 不切正题;⑥ 借故拖延2)避免受责为了不受到责备,发展出以下5种战术:① 建立缓冲;② 寻求安全;③ 正当化;④ 找替罪羔羊;⑤ 说谎三、权术和联盟,(一)权术:权力的战术 在组织中,权术指的是员工如何将权力基础转换为具体的行动权力拥有者在试图行使权力,或对别人的行为施加影响时,几乎都会采取标准化的方式七种权术或影响策略,1.合理化(reason) 2.友情(friendliness) 3.联盟(coalition) 4.谈判(bargaining) 5.独断(assertiveness) 6.高层权威(higher authority) 7.规范的约束力(sanctions),,按使用频率高低排列的权术,,,,(二)如何获取权力,同有权势的人建立联盟笼络或消灭 分裂和支配控制重要讯息,操纵经过整理分类的消息尽早表现你自己,累积和利用施恩图报循序渐进 事情在变好之前必须先变坏纳谏要谨慎,,1. 获得职位权力的策略与途径:(1)通过完成关键工作而获取职位权力;(2)通过正常的晋升而获取职位权力;(3)在克服危机中而获取职位权力;(4)通过上级领导者的赏识和信任而获取职位权力。

如何获得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1,如何获得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2,2. 获取个人权力的策略与途径:(1)通过人格感染力而获取个人权力;(2)通过自身专长的提高而获取个人权力;(3)通过感情和利益的投放而获取个人权力;(4)通过特殊关系而获取个人权力三)联盟:取得和增加权力的重要战术,联盟的逻辑就是:团结就是力量联盟是透过积极地追寻某单一目标而结成的非正式团体,它是取得和增加权力的重要战术在那些注重合作、承诺,以及参与决策权的组织中,联盟的扩展比较容易建立共识;若处于专制和等级森严的组织中,扩大联盟的规模就很难做到其次,联盟与组织内的依赖性程度有关 最后,联盟的形成也会受员工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的影响第三节 性骚扰,性骚扰在中国正在成为日益凸现的社会问题 据1995年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70名31~45岁的被调查妇女中,有52人(占74.29%)认为,性骚扰在近10年来比以往有所增加一、性骚扰:工作场所的不平等权力,(一)什么是性骚扰凯瑟琳·麦金农(美)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两性关系现存的“正常”模式是,男人视妇女为“现成可用的东西”,因而他们可以随意“攫取”妇女的资源性骚扰”使妇女处于臣属地位,因为它加强了男人的权力,妇女仅仅被视为“性对象”而丧失了其他身份。

性骚扰定义-1,美国联邦政府“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1980):“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向对方做出不受欢迎的、与性有关的行动或要求,及其它语言举动,均会构成性骚扰:1.迫使对方接受有关行为,作为受雇或就学的明显或隐蔽的要求及条件;2.对方接受有关行为与否,将成为影响个人升迁或学业成绩的先决条件;3.有关行为具有以下目的或导致以下后果: (1)不合理地干扰个人工作或学业; (2)制造一个令人不安、不友善或令人反感的工作或学习环境性骚扰定义-2,欧盟委员会(1991)指出,性骚扰“是一种不被接受的、损害人们尊严的行为”,“在工作场所中无论是来自上司或同事的如下与性有关的言行,均将被视为性骚扰:1.它被另一方视为过度的、不受欢迎的和令人生厌的;2.它被或明或暗地当作一种前提或条件,用以对另一方在业务培训、受雇、续聘、提升、工资及其它与职业有关的方面产生影响;3.这种言行制造了一种威胁、敌意和不友善的工作环境性骚扰定义-3,我国香港特区《公务员性骚扰投诉指引》对性骚扰的定义是:如对一名女性提出不受欢迎的性需要或获取性方面好处的要求,或对女性做出其不受欢迎的,涉及“性”的行径,并预期对方会感到冒犯、侮辱或惊吓,就是对女性做出性骚扰。

我国香港《性别歧视条例》对性骚扰也作了相应的界定,这就是:一方向另一方做出不受欢迎、与性有关的冒犯行为,包括不情愿的身体接触、性贿赂、提出与性相关的行为给予某种利益的条件此外还包括不涉及身体接触的言语、图文展示、眼神及姿势等,公共场所性骚扰,公共场所(如公共汽车、影院、集会)通常是人们遭受性骚扰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5年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该妇女权益保障法将“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写入这部法律性骚扰应该是一个广义概念,不光妇女是受害者,男性以及各种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是性骚扰的牺牲品,小资料:各国关于性骚扰的立法情况,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西欧的一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初出现了性骚扰一词,该词有了正式的法律概念,这个法律概念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总的来说,性骚扰的立法分为两类:一、在平等机会法律下禁止性骚扰;二、在劳动保护法中制定关于性骚扰的立法二)权力与性骚扰,罗宾斯(1997)认为,权力的概念是理解性骚扰的关键性骚扰在组织中被定义为任何非自愿且与性本质有关的言行,而此言行会对个人的工作有所影响。

无论性骚扰是来自于上司、同事还是下级,上司和员工的两极关系可以最好地表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