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93p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305472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193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93p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93p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93p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93p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93p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93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93p(1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浏览2006年的考题,一、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运用,1、分析国家法律法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中的执行情况 2、分析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落实情况,1、分析国家法律法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中的执行情况 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能源政策、资源利用政策、环保技术政策、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等的相符性的分析;,2、分析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落实情况,掌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熟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的分类; 了解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二、项目分析,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 2

2、、建设项目工艺、环境影响因素、产污环节分析和污染源强计算; 3、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4、分析建设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5、不同工程方案(选址、规模、工艺等)的分析比选;,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基本内容及要求 工程分析前应作的准备工作 充分了解并熟悉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建设方案、运行调度方式等; 初步筛选出可能产生较大不利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 工程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点 工程概况分析:工程概况和一般特征;项目组成;主要原料与辅料及能源的名称、单位产品消耗量、年总耗量和来源;有毒有害原、辅料成分组成;,分期建设项目,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模; 改扩建项目应列出现有工程,说明依托关系;

3、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通过工艺流程分析确定污染物的产生环节; 污染物分析: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物料平衡和水平衡;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分析;,清洁生产水平分析:选择并计算清洁生产指标,分析确定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分两种情况: 具有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项目,如石油炼制、制革、炼焦、造纸等,将建设项目指标与标准数据比较确定清洁生产水平; 无基础数据可借鉴的项目,比较建设项目与国内外同类型项目的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的物耗、能耗、水耗和排放水平,找出差距,并提出改进建议,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分析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运行的可靠性

4、;措施不能满足环保要求时,提出改进建议或可行的替代方案 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要点 工程分析基本内容 工程概况:工程的名称、建设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提供工程特性表;工程的项目组成,工程不同时期的主要活动内容与方式,工程主要设计方案及施工布置,施工规划:结合工程的建设进度,介绍工程的施工规划,其中应详细介绍与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关系的规划建设内容和施工进度 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找出可能造成生态环境影响的活动(影响源或影响因素),明确其范围、强度和方式。如占地类型(湿地、滩涂、耕地、林地等)与面积、植被破坏量(尤其是珍稀植物破坏量)、淹没面积、移民数量、水土

5、流失量等,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废水需说明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废气需说明排放源位置、类型(固定源、移动源、连续源或瞬时源)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固体废物需说明工程弃渣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噪声需说明主要噪声源的种类和强度 替代方案:介绍工程选点、选线和工程设计中就不同方案所作的比选工作内容,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推荐方案的合理性,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工程组成完全:工程组成通常分为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 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组成可从设计文件中获得,但主要应考虑与环境有关的内容 辅助工程组成可通过类比调查确定,主要包括:对外交通(注意新改扩、已建和单列等不同情

6、况)、施工道路(分已经设计和尚未设计或仅有初步设计两种情况考虑)、料场、工业场地、施工营地、弃土弃渣场,重点工程明确:工程分析重点,应明确重点工程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运营方式等。一般还应将涉及的环境作为分析对象。其中重点工程指: 工程规模比较大、影响范围大或时间比较长的; 位于环境敏感区附近的,其规模不一定很大,但造成的环境影响较大重点工程的确定方法包括: 可研设计报告与现场踏勘相结合确定,类比调查与设计文件相结合 借助于投资分项(列入投资核算中的所有内容) 从环境敏感性调查入手反推同时应特别注意设计文件以外的工程,如 水利工程的复建公路(淹没原路而修补的山区公路) 公路修建

7、时的保通工程(草原上无保通工程会造成重大破坏) 矿区的生活区建设,全过程分析:全过程包括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退役和渣场封闭) 设计期分析重点:设计方案有无重大环境不合理情况,环境可行的合理替代方案的分析论证 施工期分析重点:一些特殊性的问题,如可能影响环境敏感区的施工区段施工方案分析;以及一些非规范性问题,如施工道路设计、施工营地设置等的分析,运营期分析重点:运营方式分析说明,如水电站的调峰运行情况、矿业的采掘情况等。同时关注不同环境条件下特别敏感的工程活动内容,如旅游高峰期的工程设计和应急措施分析

8、设备退役、矿山闭矿、渣场封闭等后期工程分析重点:后期污染控制、生态恢复和环境监测与管理方案等(也可列入环保措施中),无则补充完善;有则分析是否全面、充分,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产生污染的源,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和纳污环境等。污染可能发生于施工与运营期,评价等级一般为三级,控制要求选择与纳污环境功能区划密切相关,包括: 锅炉(开水锅炉或出力型采暖锅炉):烟气排放量计算及拟采取的除尘降噪措施和效果说明,要明确燃料类型和消耗量,一般选择烟尘和SO2作为污染物控制因子 车辆扬尘量计算:类比计算,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人均用水量乘以用水人数(如施工人数)的80%计,污染控制因子一般取化学需氧量(COD)

9、,或氨氮、生化需氧量(BOD)。 工业场地废水排放量:根据不同设备逐一核算并加和,污染因子视情况确定,如砂石料清洗可取SS,设备清洗、机修等可取COD和石油类等 固体废物:根据设计文件给出量确定 生活垃圾:人均垃圾产生量与人数乘积,土石方平衡:根据设计文件给出量计算或核实 矿井废水量:根据设计文件给出量确定,必要时进行重新核算 其他分析:不同施工方式和运营方式的对比分析;一些特殊项目的风险分析,如公路运输农药时,车辆可能在跨越水库或水源地时发生事故性泄漏等,以上相关内容详见技术方法P12P27,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2、评价环境质量现状 3、确定环境敏感区域、

10、敏感点与环境保护目标 4、环境容量分析,现状监测方案的基本构成 监测要素及监测因子的选择 布点:采样点数,布点方法(大气:功能区布点、网格布点、同心圆及扇形布点法;水:断面布点法) 样品采集:注意监测时间和频次要求 样品分析:参照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及程序,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2、判断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3、选择评价标准 4、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5、确定评价重点 6、设置评价专题 7、选择、运用预测模式与评价方法 8、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含非正常工况),五、环境保护措施

11、分析,1、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2、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3、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4、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技术经济分析 5、制定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六、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1、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范围 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 3、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 4、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重点及内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范围 与建设项目有

12、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验收监测与调查标准选用的原则 国家、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若环评未作具体要求,应核实污染物排放受纳区域的环境区域类别、环境保护敏感点所处地区的环境功能区划情况,套用相应的执行标准,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以及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建设项目环保初步设计中确定的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处理效率;处理设施;环保设施进、出

13、口处污染物浓度;废气排放筒高度。对既是环保设施又是生产环节的装置,工程设计指标可作为环保设施的设计指标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应选择与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相配套的方法标准。未作明确规定者,优先选用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且行业排放标准具有执行优先权 标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大气污染排放口的考核 排放高度的考核 有组织排放源的考核 无组织排放源的考核 明确标准值的含义:连续1h采样平均值或1h内等时间间隔采集样品平均值,实测浓度的换算:燃煤电厂、锅炉、工业炉窑等实测烟尘、SO2、氮氧化物(NOx)等排放浓度应分别按标准要求换算为相应过剩空气系数、出力系数

14、、炉型转换系数、掺风系数时的值后再与标准值比较 区分各相似标准的适用范围正确选用。如工业炉窑标准、锅炉标准与火电标准;焚烧炉标准与危险废物焚烧标准 位于两控区的锅炉,除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外,还应执行所在区规定的总量控制指标,污水排放口的考核 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考核 清净下水排放口,原则上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他行业排放标准要求的除外) 总排口可能存在稀释排放的污染物,在车间排放口或针对性治理设施排放口以排放标准加以考核,外排口以排放标准进一步考核,对其他:重点考核与外环境发生关系的总排口污染物排放浓度及吨产品最高

15、允许排水量(部分行业)。其中,前者以日均值计,后者以月均值计 废水混合排放口以计算的混合排放浓度限值考核 同一建设单位的不同污水排污口可执行不同的标准 检查排污口的规范化建设 噪声考核 厂界噪声背景值修订,昼夜等效声级的计算:计算时,夜间噪声等效声级应加上10dB后再行使用 指标考核 设计指标:按环评报告书或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指标,考核环保设施处理效率、处理设施进、出口浓度控制指标 内部控制指标:企业内部管理或设计文件确定的指标,考核不同装置或设施处理的污水在其他污水混合或处理前的浓度或流量等,竣工验收重点及其确定依据 验收重点 核查验收范围 确定验收标准:从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标和总量控

16、制满足要求三方面考虑确定 核查验收工况 核查验收监测(调查)结果 核查验收环境管理,检查验收现场 验收结论 确定依据 项目可研、批复以及设计文件确定的项目建设规模、内容、工艺方法及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设施,包括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规定应采取的环保措施,以及污染物排放、敏感区域保护、总量控制等要求,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针对建设项目提出的具体环保文件要求 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的敏感区 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验收监测技术要求 验收工况要求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验收监测污染因子的确定,各单项环境要素监测技术要求 污染物总量核算技术要求 环境

17、质量监测技术要求 在线自动连续监测仪校比技术要求,以上内容详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第14章,七、环境可行性分析,1、项目规模、选址、布局、选线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2、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正确性的判别 3、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结论分析及整改方案建议分析 4、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5、正确填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选址选线及布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 是否绕避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不对敏感目标造成直接危害 是否符合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含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 不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 从区域或大空间长时间范围看,选址选线不影响区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潜在价值的地区或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