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立制度(分立,制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04845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权分立制度(分立,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权分立制度(分立,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权分立制度(分立,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权分立制度(分立,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权分立制度(分立,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权分立制度(分立,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权分立制度(分立,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权分立制度(分立,制度) 第一篇: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特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特点三权分立的思想最初是由洛克、孟德斯鸠等人提出的,尤其是孟德斯鸠系统地对其内容进 行了阐述。他的三权分立思想中既强调权力的分工,又强调权力的制衡,这对美国三权分 立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是独立战争后,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 求,在 1787 年美国宪法中所确立的政权组织形式。其主要内涵是指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 行政权与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与法院行使,三权彼此独立,但又互相制约、保持均 衡的一项政治制度,所以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是三权既分工又互相牵制的综合体。美国 200 多年的历史也已经证明:

2、三权分立制度对于维护美国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功不可 没。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从权力的来源上保障各自的独立性,使三种权力保持平行,是一种严 格的三权分立模式。三大部门权力来源不同,相互平行。根据这个原则所设计的体制,国会参议院议员由各州 选民选举(最初是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1913 年第十七条修正案生效后改为现制) ,众议 员由各选区选民选举产生;总统由选民选出的选举人组成的选举团选出;联邦各级法院的 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但一旦被任命,如无失职行为就终身任职。因此,三个 机关的地位是平行的,其中没有一个是最高权力机关。2、三权分立体制下的立法权、

3、行政权与司法权在动态的运作过程中维持彼此之间的制衡关 系。三权的分立与制衡不是简单的权力分配,也不是简单的权力制约,而是在动态的权力运作 过程中体现各自的价值,展现各自的权威,实现相互的协作。这也是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重要区别。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下,国家权力是僵化的,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分工,君主是绝对权威。而在美国制宪者的设定下,国家权力的任 何一方均不拥有绝对权。宪法根据各自特点赋予每种权力以威力的同时,又为每种权力戴 上了 紧箍咒 。美国国会是立法机关,有权制定法律,但法律若想生效的话,必须经过总 统的批准。当总统不认可国会通过的议案时,他就可以行使否决权。

4、而参议院和众议院又 可以分别以 2/3 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最高法院可以对国会及总统行为进行违宪性审查, 使二者的活动纳入宪法设定的轨道。同样,国会和总统也有制约最高法院的上方宝剑:最 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和任命,由参议院批准。国会拥有对联邦法院法官的弹劾权。 简而言之,只有在权力行使的过程中,三权分立的价值才得以充分体现。这就是美国三权 分立制度设立的精妙之处。3、三权分立制度所设定的权力界限存在含混不清、相互交叉之处,为权力在现实中的倾轧 埋下伏笔。一方面,这是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制衡思想的体现。三权的制衡是通过模糊权力的界限、 重叠权力的行使领域而实现的。比如缔约权、人事任命权,均需在

5、国会与总统的共同行使下才能够实现,成为双方长期争夺的目标。另外一方面,这种局面的出现应该说是和宪法 规定不明确有直接关系的。除了明文规定所造成的立法权与行政权互相干预以外,宪法中 许多语义不明的笼统规定,也在两权之间引起了许多矛盾。实际问题在于,宪法提供了相 当大的弹性空间供国会、总统发挥 由于权力规定的不明确,总统与国会各自按照宪 法已经授予他们的权力 合理 推断出衍生的权力,造成两权冲突。比如有关战争权的规定, 宪法规定总统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但同时又规定国会有宣布战争的权力。正因为此,战 争权一直是国会与总统的焦点之争。4、三权分立体制设定了这么一套分权与制衡的模式:用分权机制与程序机制

6、实现对政府权 力的排除性控制;用否决机制与弹劾机制实现对政府权力的反抗性机制。美国宪法根据权力的性质不同,将其分配给不同的部门,并以列举、分类等形式将权力专 属化,防止权力集中。宪法为每一个权力设定既定轨道,以期三权能按照既定轨道运行。 同时,宪法又设定了制裁措施,一旦出现权力滥用,偏离运行轨道的情况时,相应的否决 权、弹劾权就可以发挥威力。第二篇:三权分立制度在美国的确立三权分立制度在美国的确立三权分立制度是当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利坚合众国是实践三 权分立制度的代表国家。作为建国不到 300 年的新兴国家,1787 年制定的美国宪法就明确 了要通过三权分立实现权力的制

7、衡。那么美国在建国初期为何要确立三权分立制度呢?回 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三权分立制度和美国的建国背景。简单来说,三权分立制度就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即对于实行 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来说,三权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国家机构,各自独立,相互制衡。三 权分立制度是资产阶级分权思想的杰作,17 世纪英国人洛克提出了分权思想的雏形,并在 启蒙运动中由法国人孟德斯鸠发展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完善形式。资产阶级随 商业的发展而来,他们渴求政治上民主、自由、平等,希望政府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干涉。资产阶级相信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而分权思想正是在国家 机

8、构内部造就制衡机制,防止任何一方出现权力膨胀,影响民主政治的大局。再回顾历史,把目光投向北美大陆。我们知道,美利坚合众国始于北美大陆的 13 块英国殖 民地,它的老东家英国在 17 世纪中后期就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治上的进步促进了经济 的迅速发展,海外殖民产业兴旺。英国本土倒是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可它对待殖民 地小兄弟们就不仁慈了,政治上、经济上的剥削和压榨严重阻碍了殖民地的正常发展。北 美大陆就成了反抗的先锋,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勤奋勇敢的各族移民、孰不可忍的英国 统治使北美殖民地人民举起了反英大旗,于 1776 年 7 月 4 日宣告独立,并在 1783 年得到 英国的承认。接下来,

9、美国建国先驱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制定宪法,完善政府建制。由于当时的美国由 13 个殖民地联合组成,自然存在权力分散的思想。参与制定宪法的不少 代表最初还希望建立邦联制的美国,经过多次政治博弈之后才最终确立联邦体制,这一定 程度上遏制了地方主义思想的蔓延和国家权力的分散。启蒙思想是引导美国建国先驱们的重要思想,18 世纪的激进思想家多认为,建立只拥有有限权力的政府是保障民主政治的必 要条件。潘恩曾说: 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另外,美国人还具有很深的反国家、 反政治传统,这来自殖民地农业社会的个人主义和自治精神。再者,联邦宪法出炉之前, 各州的新宪法大多已采用三权分立制度,所以,参与美国宪

10、法制定的代表们考虑的不仅是 如何强化国家权力(即确立了联邦制而非邦联制) ,还考虑的是如何限制国家权力。于是乎,美国宪法规定,一切立法权力属于国会,一切行政权力属于总统,一切司法权力 属于最高法院及其下级法院。而三者之间还存在权力制衡,举几个例子:总统对国会通过 的法律具有否决权;国会有权弹劾总统;联邦法官由总统任命,还要经参议院批准。这样, 三权分立制度通过宪法的确认在美国得到实践。历史证明,虽然美国经历过国会权力大于总统的国会制政府时期和总统权力强化的强势总 统时期,美国政府机构也有过大量的政治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但三权分立制度却有效 防止了严重的专制和独裁倾向。分权思想指导的政治制度也

11、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年轻的美国 成长为影响世界的超级大国,对于美国的崛起,三权分立制度功不可没。第三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制度的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体,是我国人民创造的用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的政权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最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着国家的 重大事务,体现着国家生活的全貌,是其他政治制度赖以产生和建立的基础,因而是我国 的根本政治制度。与我国不同,西方国家普遍采用 三权分立 制度。 三权分立 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保持资本统治的有力工具。虽然从形式上 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 三权分立 制度都设置体现行政职能、

12、立法职能、司法职能的机 关,但作为国家政体,两种制度是有根本区别的。两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根本不同。 三权分立 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其理 论基础是洛克和孟德斯鸠等倡导的分权学说。在封建社会末期,新生的资产阶级顺应客观 形势的变化,借助中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民主理论,提出了各种试图打破封建束缚的政治要 求。他们主张设议会以限制王权,设法院以维护自由(自由买卖) 、公平(等价交换) 、人 权(财产权) 。资产阶级充当人民领袖,通过他们所竭力争取的代议制、选举权等民主形式 的实现,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扩张的法律。所以,最初的 三权分立 实质上是阶级分 权,是社会变革的过渡状态,有削弱王权、

13、反对封建的意义。及至资产阶级用革命手段夺 取了整个政权,早先那种阶级分权的暂时现象便不再存在了。资产阶级专政是资产阶级独 占、不与他人分享的政权制度。资产阶级握有全部国家机器,但仍然需要用 三权分立 来 包装,以便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烽火中,由中国 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基本原则是民 主集中制。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特点是工农武装割据。早在 1931 年,中国共产党就 遵循马克思关于打碎旧国家机器的原理,运用巴黎公社及苏维埃的经验,在红色革命根据 地创立了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在抗日战争时期,又创建了各个边区的参议会

14、;解放战争 时期,又发展成为各级人民代表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确定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长期以来,这一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着巨大的积 极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性、真实性,而 三权分立 制度则体现出虚假性、欺骗性。事 实上,统治权力在任何国家都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西方国家把分工谎称为分权,设置了 由资产阶级统一控制的三个机关来扮演互相制衡的不同角色。然而,他们的议员、行政官、 法官,哪个不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们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哪一项不是资产阶级意志和 利益的体现?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真正的民主制度。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5、 ;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主要来自工人、 农民、知识分子等各方面的人士,体现了真正的人民性。我国宪法又规定, 国家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这表明:我国各机关 的地位并非平列。由于立法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相统一的过程,而且法律是全 国人民都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立法机关居于主导地位,而不是像西方那样 三权分立, 互相制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治国效率优于 三权分立 制度。西方国家囿于 三权分立 的原则、程 序和各种具体制度,其政权

16、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有些国家政党轮替 频繁,有些国家议会常常迫使内阁倒台或者弹劾总统,有些国家的行政首脑动辄对议会通 过的法案行使否决权甚至解散议会等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效率上则远比 三权分立 优 越。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 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 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说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 行,我们决定建立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澄清关 于 三权分立 的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引导人们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 对切实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篇:为何我国不能采取三权分立的制度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在这边和大家讨论这个话题-我国为什么不能采取三权分立的制度。在这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