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2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429639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政治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政治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政治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政治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课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11.12.2,阅读并思考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共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特征? 4.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 5.什么是宏观调控? 6.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7.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如何理解,邓小平(19041997.2)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

2、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 它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可以为 社会主义所利用,不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但它们又是与自己的基本制度结合 在一起的,因而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共性,特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2.实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Why:社会主义本质决定。,3.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

3、调控,Why: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各部门、各企业及劳动者之间存在利益的一致性,国家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国有经济控制命脉,因而有雄厚的实力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导向作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走进生活,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通知(国十六条)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稳定农副产品供应 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 保障化肥生产供应 做好煤电油气运协调工作 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 规范农产品经营和深加工秩序 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 健全价格监管法规 加

4、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 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 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宽财政、稳货币”将成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主要思路,“调结构”和“防通胀”则成为明年的两大任务,此次会议要求将“稳定价格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民生八大工程包括:,1、教育:全面实施“人人技能工程” 2、就业:实现市场网络互联 3、医疗:实现人人就医有保障 4、住房:使城镇低收入家庭、农村无房户有 房住 5、社区服务:完成“四室三站一场”建设 6、饮水:解决榆林、延安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7、农村养老:农村6成老人可集中供养 8、信息:广播电视“村村通”互联网

5、宽带接入 行政村,四室 社区党支部办公室、居委会办公室、警务室、图书室 三站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指导站 一场 户外健身活动场,(二)加强宏观调控,1.Why:,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坚持公有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2.What:,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宏观调控的手段(How):,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A.经济立

6、法 B.经济司法),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家的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经济手段,经济计划: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等,经济政策: 1、财政和税收政策:财政收入和支出 2、货币政策:货币发行和回笼、利率政策、信贷方向。 3、价格政策:保护价和放开保护价、特别定价。 4、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计划、产业政策等。,走进生活,2年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减少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国家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调控措施?,中国人民银行2011

7、年11月30日晚间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经济学家认为,准备金率的下调将有助于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保护价收购粮食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

8、,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的调整,货币供应量的调整。,由国家制定,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1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2在一般条件下,两者配合使用,2011年11月30日,发改委宣布从12月1日起上调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其中销售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上调3分钱,上网电价全国平均上调2分5,并表示此次上调暂不涉及居民用电价格。同时还推出居民阶梯电价的全国性指导意见,把居民每个月的用电分成三档,并增加了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免费档。,背景:下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超过6%,其中,以食品为主体的一些关系民生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两位数,并呈现

9、出进一步上涨的趋势。一些经营者开始跟风涨价,有些甚至趁机制造涨价氛围,哄抬价格。如不及时加以抑制,必将误导市场预期,进而推动物价的进一步上涨。因此,根据价格法第三十条规定实行临时干预措施,不仅必要,也恰逢其时。,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提价申报或调价备案品种范围主要是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重要商品。,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市场是有效的 资源配置方式(基础),+,国家宏观调控(弥补),有形

10、手,无形手,手拉手 向前走,误区一: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调节作用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误区二:实施宏观调控主要靠行政手段,误区三: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才有国家宏观调控,认识上的几个误区:,区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侧重点不同:经济手段主要用于解决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行政手段主要用于解决市场秩序问题,如对假冒伪劣的处罚,对偷税行为的行政制裁,制定行业标准等。特点不同:经济手段具有引导性、间接性的特点;行政手段则具有强制性、直接性、迅速性的特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辨一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11、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财政贴息政策,按价格法处罚,国家勒令关闭 “五小“企业,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发出通知, 坚决取缔传销活动,巩固练习,2009年8月18日我国正式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国家发改委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各地招标采购的药品零售价格不应高于指导价。今年国家将提高水价以促进节约用水 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购买1.6升以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信息产业部发放3G牌照2009年10月1日,我国将实施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政府临时价格干预政府开通价格举报电话,行政,经济,行政,法律,经济,经济,行政,行政,

12、行政,行政,(2008年全国卷第24题)24.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企业发放营业执照,考题回放,A,(2008年全国卷第26题)26.2007年某地香蕉产量大增,且受“蕉癌”谣言影响,香蕉价格大幅“跳水”。应当地蕉农请求,政府对所谓“蕉癌”释疑解惑,通过政府信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帮助联系加工企业,从而稳定了香蕉价格。这说明香蕉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 A.在于信息公开的控制香蕉产量 B.要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C.依赖于香蕉加工业的发展 D.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考题回放,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