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95862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调歌头-苏轼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水调歌头-苏轼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水调歌头-苏轼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水调歌头-苏轼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水调歌头-苏轼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苏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调歌头-苏轼(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制作者:(中文0703班) 王丽飞,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兄弟情谊深厚,当时苏轼41岁,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和他弟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不欢,时值中秋苏轼作词怀之。,写作背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宋胡寅曾说苏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向芗林后序),指出了苏轼词风所创造的一种新的美学风范。陆游说

2、苏词:“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 ” 李清照则认为苏词“往往不协音律” 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配乐朗诵),基本字词:给红色的字注音:,宫阙 朱阁 无眠,玉宇 绮户 婵娟,( )区分于“阕”字,( ),( ),( ),( ),( ),qu,y,min,g,q,chn,区分宫阙之“阙”与上下阕之

3、“阕”,阙:音qu。本义指古代宫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引申为帝王的住所。 阕:一音qu。本义是止息,引申为完了、终了之义,如上下阕指的就是一段词的完了。另一音为 qu,同“缺”,缺乏,过失之义。,咬文嚼字,注释:,1.水调歌头: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2. 丙辰:熙宁九年(1076)。 3. 子由:苏轼弟,名辙,字子由。 4. 绮户:雕花的门窗。 5. 婵娟:美女。此处指月里嫦娥,用以代指月亮月色美好。,课文赏析,朗读提示: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示例(上

4、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重读)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重读)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音生)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重读)人间!,课文赏析,下片:请同学们自己感悟朗诵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重读)时圆?人有(重读)/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重读)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文赏析,上阕: 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问-猜-欲-恐(明月清辉逼人,美酒香醇醉人,东坡不禁奇想联翩 ) 起舞-何似在人间?(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恐不胜寒,人间温暖亲切,脚踏人间泥土、热爱人生 ),课文赏析,下阕: 难眠怀弟-探

5、求人生哲理. 照无眠(思亲之情,不能自已。 )-何事长向别时圆?(婉转真挚,体验独到,足见怀人之深之切) -古难全(旷达洒脱自我排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寄寓与祝愿),据课文注释,发挥想像, 再现这首词所描述的意境:,音乐欣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综合提升:,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联系何在?,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

6、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实景: 明月、 酒、 青天、 “我”、 风、 清影、 朱阁、 绮户 虚景: 宫阙、 琼楼玉宇,3、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语句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4、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 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综合提升:,古人咏月,知识拓展,“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影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西。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运用你的想象,试根据这首词写一篇表现作者内心感情变化的散文。,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