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第一章物流管理导论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295856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学第一章物流管理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物流学第一章物流管理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物流学第一章物流管理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物流学第一章物流管理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物流学第一章物流管理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学第一章物流管理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学第一章物流管理导论(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学,学习前的话 关于物流学:物流学是发展中的学科,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多个门类的专业知识,例如管理学、数学(大量的优化问题)、计算机科学、无线通讯、工程学以及系统科学等等。 关于课堂纪律:课堂纪律与期末成绩息息相关!,关于考试:考试成绩=平时表现30考试成绩70。平时表现包括纪律、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个人的见解;考试内容=讲课内容90其他10。 关于教:抛砖引玉。讲课内容70来源于教材,教材上有些东西不讲或略讲,讲课章节安排与教材有出入。 关于学:不要迷信教材、迷信专家,要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判断!资源共享,欢迎学术讨论。大量的讨论,要积极发言。,第一章 物流导论,本章结构,第一节 物流

2、的概念和基本职能、分类,第二节 物流管理,第三节 物流的性质与特点,第四节 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和基本职能、分类,一、物流的概念 二、物流的基本职能 三、物流的分类,物流的基本概念,何谓物流?从一瓶洗发水说起从超市的货架上随手取下一瓶洗发水,你能想到这瓶洗发水从走下流水线那一刻起,到你拿到手中为止,中间究竟被多少卡辆卡车运转到多少个物流配送中心?历经多少道批发商以及多少人的手才被送上货柜?他要经过多少道工序才变成你看到的样子?更重要的是,需要怎样做才能够更经济地将这瓶洗发水送到零售店里去?这就是物流!在这每一道工序或环节中起到衔接、转运和增值作用的就是我们说的“物流”。,物流

3、的定义,2001年8月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对定义的理解: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在此过程中需要经过经过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最佳(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同时,通过运输创造了时间价值、通过储存创造了空间价值,通过流通加工也创造一定的加工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进行物流的原因所在。,2、物流的定义,下面是日本、美国的有关经济组织对物流

4、概念所下的定义:,1、美国营销协会的定义(20世纪50年代)物流是对从生产阶段到消费或利用阶段物资的移动及货物处理活动的管理。,2、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的定义(20世纪60年代)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3、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物流是将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由生产地送达至消费地的所有流通活动。其内容包括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情报信息联系、物料搬运、订单处理、选址、采购、包装、运输、装卸、废弃物处理及仓储管理。 4、美国营销协会的定义(20世纪90年代)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原材料、半成品、最终产品

5、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如何理解物流创造价值? 如何创造,用什么方法,以什么途径,却是个大问题。主要有一种方法,三种途径。 一、物流从时间上创造价值物流利用时间来创造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节约时间,在这个的物流过程当中,利用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手段,使得物从出发点向目的地流程的过程中能够节约时间。在现在的市场竞争当中,时间就是金钱,通过时间的节约,在生产资料的物流过程中可以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充分利用机器以及人力资源,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在销售当中,同样也能够加快周转速度,从而创造价值;第二是维持物原来的状态来创造价值,严格的来说,

6、物在时间维度上的流动也应该是一种物流,例如,新鲜的苹果储藏在冷库当中延长新鲜的状态,来年再买,从而创造了价值。,第三、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经济社会中,需要和供给普遍地存在着时间性差,这可有很多例证: 粮食生产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即使人类已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创造人工条件使粮食种植不受季节影响,但周期性仍是改变不了的。这就决定了粮食的集中产出,但是人们的消费是一年365天,天天有所需求,因而供给和需求之间出现时间差。 水泥工厂一旦点火,生产就必须连续进行,每时、每天都在生产产品,但是其消费却带有一定时间隔的集中性。尤其在地球南北两个近极区,建筑施工有很强季节性,存在适合施工季节的集中需求,这

7、也出现了时间差。,凌晨磨制的鲜豆浆在上午出售;前日采摘的菜、果在次日出售等等,都说明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时间差,可以说这是一种普通的客观存在,正是有了这个时间差,商品才能取得自身最高价值,才能获得十分理想的效益。但是商品本身是不会自动弥合这个时间差的,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集中生产出的粮食除了当时的少量消耗外,就会损坏掉、腐烂掉,而在非产出时间,人们就会找不到粮食吃;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集中施工季节就会出现水泥供给不足,造成停工待料,而其他不消费季节生产出的水泥便不会无处可放,最终损失掉。 物流便是以科学的、系统方法弥补,有时是改变这种时间差,以实现其“时间价值”。,第四、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第1

8、个问题讲的是物流总体和不少具体物流遵循“加速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这一规律,以尽量缩小时间差来创造价值,尤其是物流的总体,讲规律主要从这一总体地位出发。 但是,在某些具体物流中也存在人为地能动地延长物流时间来创造价值的。例如,配合待机销售的物流便是一种有意识地延长物流时间、有意识增加时间差来创造价值的。当然,一般来讲,这是一种特例,不是普遍的规律现象。,二、物流从空间上创造价值(场所价值)“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这一场所的差别,创造的价值称做“场所价值”。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

9、之间的空间差,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场所价值”。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之一,往往是通过集中的、大规模的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一个小范围集中生产的产品可以覆盖大面积的需求地区,有时甚至可覆盖一个国家乃至若干国家。通过物流将产品从集中生产的低价位区转移到分散于各处的高价位区有时可以获得很高的利益。例如,现代生产中钢铁、水泥、煤碳等原材料生产往往以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吨的大量生产密集在一个地区,汽车生产有时也可达百万辆以上,这些产品、车辆都需通过物流流入分散需求地区

10、,物流的“场所价值”也依此决定。, 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和上面一种情况相反的情况在现代社会中也不少见,例如粮食是在一亩地一亩地上分散生产出来的,而一个大城市的需求却相对大规模集中,一个大汽车厂的零配件生产也分布得非常广,但却集中在一个大厂中装配,这也形成了分散生产和集中需求,物流便依此取得了场所价值。, 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现代社会中供应与需求的空间差比比皆是,十分普遍,除了大生产所决定之外,有不少是自然地理和社会发展因素决定的,例如农村生产粮食、蔬菜而异地于城市消费,南方生产荔枝而异地于各地消费,北方生产高粱而异地于各地消费等等。现代人每日消费的物品几乎都

11、是相距一定距离甚至十分遥远的地方生产的。这么复杂交错的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差都是靠物流来弥合的,物流也从中取得了利益。这就是与一般力学运动十分不同的取得“场所价值”的运动。,三、物流从加工上创造价值加工是生产领域常用的手段,并不是物流的本来职能。但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现代特点,是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主要实体,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例如大的物通过分割变为了小的物流,小的物通过包装或者组合变为了大的物,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价值属性。物流创造价值,不是物自己创造了价值,而是通过

12、劳动,通过劳动作用于物使得物在属性(时间、空间、物理)上发生了改变,从而创造了价值。,物流的功能,物流的功能:运输、储存、配送、装卸搬运、包装和流通加工等环节,可以分解为三种形态: 运动状态(运输)可以创造“空间效应” 静动状态(加工、包装、装卸、检验)可以创造“形质效应” 静止状态(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应”,具体的物流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和信息等诸项活动。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流通加工活动还可能创造物资的形质效用。,物流的功能,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二、物流的特点,物流的特点: 第一,突出了流通,即把物流看成是流通的一部分。因为,它强调

13、了“从供应者到需求者”,强调了“流通加工”等; 第二,突出了专业物流活动,强调了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等几项专业活动; 第三,突出了物流的功能:“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三)物流与商流,流通,流通是介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克服生产与消费之间距离的活动,包括物流与商流。物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实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和在流通领域内的停滞(商品从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到消费者手中的物品流动过程),叫做商品的实体运动,简称物流。而期间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便是商流。商流:商品通过买卖活动(包括零售商处接获订货讯息,向供货商订货的一系列商业活动,具体包括市场需求预测、计划

14、分配与供应、货源组织、订货、采购调拨、销售、交易、谈判、契约、分配、结算等)而发生的价值形态变化(即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以及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和所有权的转移,叫做商品的价值转换,简称“商流”。亦即商品流动过程中的所有权转移。,物流与商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商流,指的是商品交换,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发生商品所有权转移时往往伴随着物流,也就是货物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体现联系。区别:在流通领域中有物流,在生产领域中也有物流。商流只存在于流通领域中。 物流学中的“流”:指的是物质的一切运动形态。包括移动、流动等等。既包括空间上移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也包括时间上的

15、移动(从一个时间保存到另一个时间,发生了时间流动)。,在生产企业中,存在着物质通过采购从原材料供应商手中进入到生产企业的库房中,然后再从原材料库房流动到生产线,在生产线中最后生产出产成品,转移到产成品库房中,然后从产成品库房在进入到消费者手中。这些都是生产领域中的“流”。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商流所反映的商品交换中包含所有权的转移,称为贸易或交易、买卖。而物流中的“流”,则不一定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一)物流活动与流通活动,购 销,信息,运输 储存 包装 装卸 加工,物流与商流的关系的几种情况,有商流、无物流产权交易 有物流、无商流企业内部物资调拨、展品物流、救灾物资 有商流和输入物流房地产开发

16、企业、服务行业 商流和物流时间上不同步商品的信用交易 商流和物流流转路径不一致电子商务 商流和物流合一商品配送,商流与物流的分离的积极意义,商物分离,使商品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的积极意义,物流的分类,2,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分类,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分类,供应物流:包括原材料等一切生产资料的采购、进货、运输、仓储、库存管理和用料管理等。 生产物流: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厂内运输(搬运)、在制品仓储与管理等。 销售物流:包括产成品的库存管理,仓储发货运输、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等。 回收和废弃物流:包括废旧物资、边角余料等的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的处理(废料、废气、废水等)。,按照物流系统的空间范围分类,地区物流:按行政区域划分(上海、山东等),按经济圈划分(苏锡常经济区等),按地理位置划分(长江三角洲地区等)。 国内物流 国际物流,按照产业分类,汽车物流 家电物流 药品物流 水产品物流 农产品物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