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8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4289621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8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8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8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8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8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课件38(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语文高考系列复习,古典诗歌比较鉴赏专题复习,比较阅读答题指导,示范仿写型,一、示例:,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06湖南卷),一、示例:,“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

2、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2、解题要领,读懂示范性文

3、字,找出示范性文字的鉴赏角度。结合示范性文字的鉴赏角度,读懂另外一首诗歌。不要随意添加、丢失鉴赏要点,最好也不要随意更改要点顺序。,比较阅读不同题型答题指导,联系课本型,一、示例:,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05北京卷),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

4、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2、解题要领,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赏。结合题意,找准比较鉴赏点(相同点和不同点),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元曲,联系王维的山居秋暝,完成后面的题目。,仙吕 后庭花赵孟頫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相同点:都描绘幽美入画的山水自然,赞美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由衷向往。,不同点:王维诗的结尾直接写出归隐的意愿,而这首散曲则含而不露,只用“归去休”三字作

5、了点暗示。,水乡秋雨来时充满动感的暮色:全幅造境,以水为主,写的是水乡景色,水乡风情。,(1)赵孟頫与王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精通诗画。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和赵孟頫的后庭花都是诗中有画。,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秋雨过后撒满宁静的月夜:三联写景,有山有水,写的是空山景色,村民生活。,后庭花描绘了,(2)这首散曲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在思想情感的内涵和抒发上,有很多相似支出,也有不同的的地方,请你说说它们的异同。,比较阅读不同题型答题指导,求同存异型,一、示例:,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

6、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答: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2、提问变体,两诗为什么都写到某一个相同的形象?某一相同形象在两诗中的寓意有何不同?某一相同形象在两首诗歌中的写法有何不同?同一艺术手法在两首诗歌中艺术效果有何不同?,3、解题要领,没有明确给出比较点的,

7、请找准比较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同时兼顾两首诗歌,对两首诗歌的鉴赏并重 。,比较阅读不同题型答题指导,优劣评价型,一、示例:,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05辽宁卷),“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心情”只要答

8、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2、提问变体,你是否同意(某一观点)?诗中哪句(字)更妙?哪个版本更好?,3、解题要领,正面回答,观点要鲜明,至于孰优孰劣,则可自由选择。 比较鉴赏时应有所偏重,可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鉴赏,得出“一有一无” 的结论。,课堂作业,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

9、替人愁。,(1)这两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2)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说理由。,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注:从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旌阳,山名。,(1)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黄诗中的“常口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以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对比,因而他的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

10、现。,(2)答案有两种。 喜欢欧诗的结句。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 喜欢黄诗的结句。结句是说弥漫在水天之间的风月在替人悲愁。以景物的凄凉衬托人的愁绪。拟物为人,以景传情,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专题训练第一组,一般地说,诗人咏琴,较多地从听觉的角度,感受 美妙琴音所创造的艺术氛围。如“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 松”(李白诗),“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诗),当然,也有不少诗人视角不同,往往不直接状写所咏 之物,而是藉此言彼,通过咏物,表达特定的思想,苏轼 和王令咏琴,正是这样。,若言琴

11、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 轼琴诗 古风寥落欲何寻,常记南风素意深。 闻说五弦弦未断,欲于何处借人琴。 不独区区操缦间,要期追逐古风还。 吾民有愠何当解,学得南风不敢弹。 王 令琴二首,这二首咏琴诗,打上了宋诗的烙印。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议论入诗。宋代 诗坛,注重议论入诗,借诗阐发一些哲理;二是注重 针砭现实,三是语言力避艰深晦涩,而求明白晓畅。 苏诗刻意表现理趣,王诗体现曲讽,,苏轼的琴诗,内容和形式都很特殊。在内容上, 该诗借物言理,言近意远;在形式上,该诗采用只问不答、 只驳不辩、答辩自在其中的手法。琴二首与苏轼琴诗比,虽内容和形式上不求 创新

12、,但借琴抒怀表意,也很耐人寻味。 “区区”是喜悦自 得的样子,“操缦”是拨弄琴弦,即弹琴,“愠”是怨恨、忧怨 的意思。诗人是把矛头直指当权者,抨击其不顾百姓的倒 行逆施。名为咏琴,实为讽刺现实。,李端鸣筝、柳中庸听筝与白居易夜筝比较谈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 端鸣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柳中庸听筝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夜筝,李端的鸣筝,其着眼点在于摹写弹筝者的神态。 此诗虽仅四句二十字,却极其自然

13、地将地点、人物、事件 等交代了出来。其格调是轻快的,这与柳中庸的听筝 不同之处。 柳中庸的听筝,则从听筝者的角度着墨,重在抒 写听筝感受。全诗直接写弹筝者动作的仅四字。“听秦筝” 三字,点破题旨。“无限秦人悲怨声”,为全诗定下了 “悲怨”的抒情基调 ,诗人借助了两个新颖贴切的比喻 ,抒写听筝的感受。,最后两句,将诗人的离情别恨与“悲怨”的筝声有机 地结合起来,互相映衬。写筝声,未用一个象声词, 但借助于比喻、联想等法,将筝乐化为具体可感之物, 也将诗人的离情别恨抒写得淋漓尽致。白居易的夜筝,此诗虽说也抒写了听筝者的 情感,但并非李端鸣筝中那妙龄女子的爱情,而 是“别有深情”;虽说也写出了听筝者

14、的感受,但这与柳 中庸的听筝给人的感受相异,写法上也不像柳诗那 样采用巧比妙喻等多种手法,而主要是采用了乐曲中的 “休止”,国画中的空白”技法。这首夜筝则主要通过 “弦凝”、“指咽”与“声停”等特写镜头,以“无声”表达深情。,这三首同题材的诗,都写听筝,但其着眼点都不在 表现弹筝者精湛的技艺,也不在描绘筝乐的内容,而是 “听筝之意不在筝”,借听筝以写人,三首诗各有侧重。李端的诗,着重摹写弹筝者的 神态;柳中庸的诗,着重描写诗人听筝的感受,并以此 抒写自己的离情别恨;白居易的诗,则主要表现诗中主 人公“别有深情一万重”。在写法上,李端的诗,主要用典,以一个生动的细节 表情达意,具有诗趣;柳中庸的

15、诗,主要采用新颖贴切 的比喻,将表达筝之“悲怨声”与诗人之“离别恨”结合 起来,化无形为有形;白居易的诗,则主要运用“空白” 的技法,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童心可掬 诗心相映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与雷震村晚比较谈篱落疏疏一径深,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起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 震村晚,宿新市徐公店写景,抓住农村特有的篱笆、 小路、树木、菜花等景物进行点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 幅春夏之交的乡村风景 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 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 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 这两首诗将儿童生活的“趣”这一角度作为切入口,再 现了孩子们的无忧无虑、天真可爱。,宿新市徐公店写孩子,运用了“定格”的手法, 当追黄蝶的孩子来到满地金黄的环境,花蝶一色令他们 眼花缭乱的时候,儿童是着急、呆立,不知所措,还是 拨开菜丛、继续寻觅,抑或无可奈何、失望而归?这些, 诗人并没有写出来,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雷震的村晚比较注重意境的创造,这首诗描绘 的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 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 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