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之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尔维格之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8906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击队之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尔维格之歌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游击队之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尔维格之歌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游击队之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尔维格之歌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游击队之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尔维格之歌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游击队之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尔维格之歌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击队之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尔维格之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击队之歌 唱支山歌给党听 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尔维格之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击队之歌,红色经典,教学大纲:,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作曲家,游 击 队 之 歌 欣 赏,介 绍 歌 曲 的 曲 和 词,作 品 的 影 响 力,贺绿汀(19031999 ) 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贺揩等,湖南邵阳市邵东县人,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家。他创作了很多作品,作品体裁多样,在中国有重大影响。他共创作了3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近百首歌曲,6首钢琴曲,6首管弦乐组,10多部电影音乐,还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他的歌曲游击队之歌、垦春泥、嘉陵江上,在抗日战争期间流传海内外,至今仍是音乐会和歌咏活动中的伟唱曲目。,创作背景:,这首旋律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歌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7

2、年创作的。“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沿沪宁、陇海、同蒲铁路线作抗日宣传工作,于1937年底到达晋西南的临汾,住在城郊的刘庄八路军办事处。此时他创作了这首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的歌曲,在洪洞县高庄召开的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会上首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游击队之歌的曲:,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其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像。歌曲以ABA再现二部曲式为结构。第一、二、四句相似,第三句

3、则完全不同,它在节奏、旋律、调性上与其他各句形成明显对比,全曲音域集中,形像鲜明,语言通俗,这也是这首歌能在群众中久唱不衰的原因。,游击队之歌的词:,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歌词介绍:,抗日战争初期,我军挺进华北、华中,深入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所谓“游击战争”,即“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

4、打,打不赢就走”。这首游击队歌用歌曲的形式为我军游击战法作了一个形象的注脚。直到多年后的今天,还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群众的喜爱,这是与其内容的战斗性和音乐形象的鲜明生动、群众性的语言和通俗的形式分不开的。,影响力:,新中国建立以后,游击队歌一直在我军中广泛传唱,并多次列入总政治部向全军推荐的歌曲,成为我军歌咏活动的必唱曲目。游击队歌也曾有其各种改编曲,其中作为军乐曲的游击队歌更为动人。,在1964年首演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根据游击队歌编排的游击队舞无疑是这首军旅歌曲最形象的阐释。,20世纪90年代初,这首游击队歌毫无争议地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唱 支 山 歌 给

5、 党 听,红色经典,教学大纲:,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唱 支 山 歌 给 党 听 欣 赏,歌 曲 赏 析,作 品 的 影 响 力,歌词创作背景:,1933年3月,姚筱舟出生在江西铅山县石塘镇。1949年5月他参加了解放军。1954年,赴朝参战的姚筱舟回国后来到陕西铜川矿务局担任宣传、秘书工作,姚筱舟1956年任焦坪煤矿任技术员。然而,1957年元旦,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4名矿工遇难。虽然姚筱舟当时不在现场,但作为技术员,他还是受到撤职并下矿采煤的处分。姚筱舟下井后,常常倾听老矿工吟唱高亢的陕北民歌。与煤矿工人生活、劳动在一起,他逐步地了解了矿工,爱上了矿工。姚筱舟说:“我认为煤矿工人是最

6、可爱的人,他们牺牲了自己应该享受的那部分阳光,把脏、苦、累留给自己,把光、热、笑贡献给人民。”他与矿工亲如兄弟,矿工也把他当成了亲人,经常和他一起喝茶、拉家常,不时还谈起旧社会的磨难和共产党的恩情。他记录下许多矿工编的顺口溜和歌谣:“党是妈,矿是家,听妈的话,建设好家”;“鞭子是窑主的枪杆子,煤窑是窑工的棺(材)板子”等等。姚筱舟听多了,记多了,自己也产生了写诗的冲动。1958年初春,一个风雪交加之夜,姚筱舟守在煤油灯下,一口气写了三首小诗,其中包括唱支山歌给党听。 这支歌就是由姚筱舟作词、朱践耳谱曲、才旦卓玛首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词作者简介:,姚筱舟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技术员。出生于1

7、933年3月江西铅山县石塘镇。姚筱舟写的唱只山歌给党听,1965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优秀群众歌曲”星星啊星星,荣获山西“煤乡之春”优秀歌曲奖,并被电视艺术片乌金花选为插曲之一至今姚筱舟被人们称为矿工作家。主要作品1958年6月26日第八期总路线诗传单上发表唱只山歌给党听;70年代,他与其他几位同志一起,编写了霸王窑与矿工恨两本矿史;80年代,写了星星啊星星、当我戴上矿灯的时候、矿山情深深等歌词与散文30多首(篇)。90年代,又写了一杯茶一杯酒、矿灯与炉火、矿工,你好等歌词、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等作品。十几年中,他为陕西铜川矿务局参加各种汇演写了约40多首歌词,还写了铜川矿务局局歌和鸭口矿、三里

8、洞矿的矿歌。,曲作者简介:,朱践耳(1922)作曲家。原籍安徽泾县人,出生于天津。早年即自学音乐,1940年开始作曲。1945年赴苏北解放区,在苏中军区前线剧团工作,1947年任华东军区文工团军乐队长兼指挥。建国后在上海、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任作曲。1949年起担任过上影、北影、新影、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等处专职作曲。1955年入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师从巴拉萨年学习作曲。1960年回国,先后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专事音乐创作。I985年兼任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1989兼任上海音协主席。主要作品有交响乐 第一交响曲 、第二交响曲、第四交响曲、交响大合唱英雄的诗篇 、

9、交响幻想曲血染的红花、交响组曲黔岭素描、管弦乐节日序曲、民乐合奏翻身的日子、唢呐协奏天乐、歌曲打得好、接过雷锋的枪 、唱支山歌给党听、 清晰的记忆 、电影音乐在烈火中永生等。,演唱者:,才旦卓玛(1937.6-),女,中国文联副主席,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藏族民歌手,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西藏日喀则人。藏族。大专文化。196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1月至1957年8月,在西藏日喀则文工团当学员。1957年8月至12月,在西藏公学预科学习。1958年底到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从师著名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主要歌曲有翻身农奴把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阿玛列洪、酒歌、

10、我们在相聚等。录制有唱片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唱 支 山 歌 给 党 听,歌曲赏析:,歌曲是三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充满深情和激情,表达了雷锋对党的热爱。第二乐段体现了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时而悲痛凄楚,如泣如诉,充满了对旧社会的仇恨;时而壮怀激烈,字字铿锵,具有部队歌曲的音调特点,表达了雷锋跟党闹革命的决心。第三乐段再现第一乐段的主题,加深了旋律的印象,并把音乐推向高潮,再次强调了歌曲的中心思想。,影响力:,1963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高潮。唱支山歌给党听就是在这次高潮中产生的一首优秀歌曲。它的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是雷锋从报上摘记的一首诗,作者为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职工姚晓舟(笔名

11、蕉萍)。作曲家朱践耳将其谱成山歌风味的独唱曲,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由胡松华首唱。红色影响:这是一首深情悲怆激昂的“三部曲”式歌曲,情感诉求十分强烈,凡有过相似经历的人,都能产生强烈共鸣。经农奴出身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再度演绎,很快流传全国,几十年久唱不衰。,让我们荡起双桨,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让 我 们 荡 起 双 桨 欣 赏,歌 曲 简 析,作 品 的 影 响 力,教学大纲:,歌曲创作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深刻贯彻落实了毛泽东主席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明确了文艺与政治、人民和生活等的关系。而为了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方方面面的巨变,以及对各阶层、各民族、各年龄段人

12、民的关注,当时的电影界也投拍了大量表现这方面内容的电影,作为祖国未来的少年儿童,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电影主角,并有了祖国的花朵这部电影的问世。让我们荡起双桨之所以能够经久传唱,主要还是它优美的旋律和意境。作曲家刘轵在歌曲里虽然融入了许多民族音乐的元素,但同样适时的加入少年儿童这个年龄特有的活泼和朝气。而乔羽顺着刘炽的旋律意境而填上的“推开波浪”和“阳光洒在海面上”,更让意境因之具象化,跃然纸上、近在眼前。与此同时,歌词中更是设置了“谁给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悬念”,又将现实生活的平静安宁,以及小朋友的欢乐幸福,与英雄先烈的付出得以联系在一起,寓教于乐又乐以载道。并因此呈现出一幅新中国各年龄

13、段人们团结一致、互为联系的美好图景。,词作者简介:,乔羽(1927 今)山东济宁人。原名庆宝。著名词作家,在中国有“词坛泰斗”之称。1946年入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学习。曾任华北大学三部剧本创作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曾担任中国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文化部剧本创作室创作员。1977年后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乔羽的创作与时代同步,上个世纪50年代,他著有电影文学剧本刘三姐、红孩子,歌词我的祖国、牡丹之歌、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作品。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乔羽

14、创作的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巫山神女、夕阳红、爱我中华、祖国颂等歌词表达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因而他的作品广泛流传,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之作。 乔羽代表作品: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等。,曲作者简介:,刘炽(19211998)原名刘德荫,作曲家。陕西西安人。幼年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1939年入延安鲁艺师从冼星海学作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后任煤矿文工团副团长。作品包括歌剧音乐,大合唱、电影音乐各10部,及其它中、小型音乐作品。作品:歌剧有白毛女(曲作者之一),减租会果园姐妹牧羊姑娘(与人合作),火,阿诗玛等;电影

15、音乐陕北牧歌、祖国的花朵、风暴、英雄儿女、大渡河、哪是我家等;其它有工人大合唱、边疆战士大合唱、祖国颂、天天向上、荷花舞、牧笛,第三、六套广播体操音乐,管弦乐哀乐等。童声大合唱英雄少年、天鹅之歌、山谷里的回声、蓝天和大地、金色的小船等。他的歌曲翻身道情、崖畔上开花、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在大地上栽种鲜花、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新疆好、祖国颂等几代人共同传唱,其中翻身道情、新疆好、菏花舞获世界青年联欢节奖。祖国的花朵获电影音乐奖。让我们荡起双桨获各种全国奖。我的祖国获全国首届金唱片奖。祖国颂已成为各种庆典必唱歌曲之一。新近创作的卫士的摇篮矿工是人类的太阳获全国歌曲金奖。,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简析:,

16、课文中这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第一小节描述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令人陶醉。 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真切感受,同时又充满童趣。第三小节则由尽情欢乐中的少年儿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真挚的感激之情。“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在诗歌三个小节的末尾重复出现,丰富了诗歌意境,读来亲切感人,这也是本课结构上的一个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